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之我见
摘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注意学生们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实践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关键词:地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有用的地理”,遵循这一理念,那么老师们在实行新课程标准地理教学改革中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学生们的“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也就是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驱动器,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他们的驱动力。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更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作一个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共同处于无拘无束的“自由地呼吸”这种亲切的地理教学氛围中。
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
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地理老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
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精湛、诙谐、幽默的
语言,可亲可敬的教态,机敏的教学机智,都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互动教学”更应在地理教学中得到体现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
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
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
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向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我在八①班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
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终,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
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
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3、“地图化”是地理教学过程的必然趋势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实践能力”的主要路径。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
由于初中地理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
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体现。
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也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
地图教学能力是指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制作地图,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
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
地理教学中涉及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埋综合能力的一种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
教师应让学生从以往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把培养读图能力作为教学主要目标之一。
4、“新情景”在地理新课引入时必少不可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教师非专业科任或兼任现象普遍,所以,新课引入方法,不外乎有两种:一是“讲”法:“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老师现在讲……”,这样就将师生互动的课堂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
另一种是“翻”法。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
成看书划书的枯燥文字教学课。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经常采用下面一些行之有效的新课引入方法:地理新闻引入法,师生评述国内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师或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头脑冲浪法,教师提出地理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游戏引入法,利用课件或制作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5、“能力化”是地理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
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要与地理教学评价的改革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
近年来,中考政史学科采取开卷考试,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欢迎,非毕业班的段期政史考试都这样进行。
有的地方,初中地理教学评价也由原来的闭卷改为开卷,开卷的范围从地图、课本改为只“开”地图,不“开”书,体现了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重在读图、用图的分析能力,学生很重视,教师教学积极性也高,所以我认为,地理学科也要像政史学科一样“全开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操作上也比“闭卷”方便的多。
我认为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真实的地理水平,可以引起教师注意地图教
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
学生感到,这样的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可以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地理水平。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