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操作工艺规范及要求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发泡工序常见步骤的操作方法与要求
1.铜管粘贴
把铜管置于要粘贴的工件表面,分散开,居中放置(图纸有特殊要求除外),先用胶纸固定两头圆弧处,均匀分布铜管,两铜管间距偏差≤10mm ,粘贴铜管时,铝箔胶带要紧贴铜管两侧(如图一所示)粘接牢固,。
接口处粘接好,防止发泡料进入铝箔胶带下边顶起铜管。
2.发泡箱体合成
2.1板材拼接:需要拼接的板材用卡条连接(平整高低差小于1mm ),上面再粘上铝箔胶带防止漏料。
如果是直接口,则根据图纸尺寸,重叠部分直接用铝箔在内部粘牢固。
2.2钉木架:根据图纸要求,选用合适尺寸的木条(如果木条过长并弯曲,必须锯开分节使用)木条长度根据工件调整两木条对接处缝隙≤3mm ,木条与工件对接处间隙≤1mm ,对接处必须用海绵胶带封住缝隙。
2.3预埋件固定:预埋件按照产品图纸中位置放置,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偏差应保证在±3mm ,然后用相应的图一:铜管粘接示意图
铝箔胶带
铜管 图二:木条对接示意图
木条与工件间隙 木条与木条间隙
工件 木条
海绵胶带
固定方法(根据情况选择铝箔胶带、双面胶、订钉子)固定,固定后,由班组中另外一个人拿图纸校核尺寸及件数,防止出现位置不对,漏埋等不良现象。
2.4刷胶:对于不锈钢砂板材质的表面在室温低于20℃时表面必须刷胶,刷胶后放置30min后方可注料。
2.5订钉子:钉子之间的间隙为100mm±10mm,要求:钉子均匀平整。
2.6尺寸校核:工件完全订好后,对照图纸对尺寸校核未注线性公差按照(尺寸1mm∽1500mm 之间为±1mm尺寸1501mm∽4000mm 之间为±2mm)操作,角度未注公差为±1˚。
注:校核尺寸必须量对角。
3.装模(适用于非整体模具)
打开模具后,清理干净模具中遗留的发泡料,把工件放入模具中,工件不靠模具侧壁的面要用挡条挡住,
模具侧壁
工件位置
挡板
顶杆
图三:平板模与直角模具俯视图
然后用顶杆顶住(挡条和顶杆可用材料为木条、方管、矩形管等),挡条的长度为被挡的“工件面长度-100mm”厚度为“工件发泡层厚度0-1mm”。
顶杆与侧壁的间隙≤1mm。
4.合模
对于用快速搭扣合模的模具直接按顺序扣紧搭扣即可。
对于用螺栓固定的模具需要用“对称上螺丝法“(拧螺丝对角拧,可以让要被固定的部件更加均匀的被固定,避免不均匀而卡死的现象)分三步先将对称的螺丝拧紧。
第一步不要到位,只要拧到底就可以。
然后再按相同的步骤将螺丝稍微拧紧,最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将螺丝拧紧到位。
一般的螺丝都是分三步才拧到位,这样可以避免个别螺丝受力不均匀,拧螺丝的一般规律是从里往外,松螺丝则相反。
这个拧紧螺丝的方法,要点就是对角线方式,逐步地拧紧,使各紧固点受力均匀。
5.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