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受众的感知觉接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菲斯纳定律
• 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德国的物理学家G·费希纳 认为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用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 可觉差(JND)来决定。他推导出一个对数定律;P =K㏒I用以确定感觉大小与刺激程度之间的关系 ,其中P为感觉量,I指刺激量,K是常数。由此公 式可知,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 度是按算术级数上升。这一结论为我们以前所述 的增加广告信息的强度可以提高广告受众对广告 的注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2、联觉的产生 • 美国生理心理学家汤普森指出了联觉的生理机制 :“一种感觉之所以会引起另一种感觉,是外界 信息进入感官后,向神经中枢输送时,转辙改道 的缘故。” • 联觉的产生还由于人们的经验的作用。在人们的 大脑中储存着关于某事物不同属性的有关信息, 形成待殊而固定的神经联系。当感觉到事物的某 一属性时,由于这种特殊联系,可能暂时地接通 其他属性的信息,而形成联觉。
• (二)广告中的各种刺激物的强度必须在绝对感 觉阈限之内 • 由于太强或太弱的刺激均超出了感受性的范围, 所以广告中的各种刺激物的强度必须在绝对感觉 阈限之内。比如,户外广告牌的高度与距离,以 及字体的大小都要在受众的绝对感觉阈限之内, 这样才能被受众觉察。
• (三)差别感觉阈限的运用 • 1、产品的变化要考虑差别感觉阈限 • 首先,在产品的创新和更新换代的过程中,要设 法让消费者觉察到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改善。 • 其次,在产品的数量的增减上也要注意受众的差 别感觉阈限。 • 第三,在产品的价格上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
• 联系: • 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 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 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 物整体的知觉。 • 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对某客 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 那么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 • 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 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 ,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 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 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1.视觉(vision)
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是个体辨别外 界事物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左右的信息是 靠视觉获取的。 颜色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
第三章 广告受众 的感知觉接受
传媒学院· 李荣祥
第一节 广告受众的感觉 一、什么是感觉(sensation)
1、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二、感觉的分类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
2.听觉(hearing)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 听觉的三个基本特性: 音调——声波的频率 音响——声波的振幅 (强度) 音高——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
3.其它外部感觉 嗅觉(sense of smell)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 引起的。 味觉(sense of taste)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 化学物质。 皮肤觉(skin sense)指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 种各样的感觉,叫皮肤觉(肤觉)皮肤感觉可 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觉等。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 绝对感受性是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绝对阈限 标定了绝对感受性。 • 绝对阈限越低,即能引起感觉所需的刺激量越小 ,绝对感受性就越高,即对刺激越敏感;反之亦 然。也就是说,绝对阈限和绝对感受性成反比。 • 用字母S代表绝对感受性,用R代表绝对阈限,则 两者间的数字关系可表示为:S = 1/R。
(二)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 人类的无论哪类感受器,对刺激的反应总存在一 定的局限。太小或太弱的刺激无法觉察,而太强 的刺激,则又可能导致回避觉察,正如身体回避 太烫或太冷的刺激那样。
绝对感觉阈限和上阈限
• 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阈 限。 • 被感受器觉察到的最大刺激值即为上阈限。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标志的演变
(四)受众联觉在广告中的运用
• 1、联觉的定义 •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 表象的现象称为联觉。 • 美味看得见 •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 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 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
4、外部感觉 • 运动觉反映我们四肢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收缩 的程度,运动觉的感受器是肌肉、筋腱和关节表 面上的感觉神经末梢。 • 平衡觉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 • 机体觉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各种器官的状态。它 的感受器多半位于内部器官,分布在食道、胃肠 、肺、血管以及其它器官。
• 思考:如何在视听觉的媒 体中来表现嗅觉、味觉、 肤觉及人的外部感觉?
• 1、通过典型事物形象、色彩使受众进行联想 • 2、通过技术的处理可以表现气味、味道、听 觉等 • 3、通过人的表情、动作
• 广告要使广告受众产生联觉,应考虑其两个因素 : • 一是广告受众的感觉经验。通常产生联觉的,是 广告受众十分熟悉的有丰富感觉经验的事物、如 草莓的美味早就存在于广告受众的感觉经验之中 ,一旦出现草莓诱人的形象就会触发广告受众的 味觉反应。 • 二是联觉的产生有其神经联系的持点,它常常发 生在那些不同属性状态上有部分相似之处,或不 同属性性质上有部分相似的物体上。
四、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 (一)感受性 • 感受性是指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主 要指感受器官对相对应的适宜刺激产生的感觉。 人有各种感受器,每一种感受器只对某一种特定 的刺激反应,这种特定的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 应刺激。不同的感受器有不同的感受能力,不同 的人,其感受能力也不同,这种反映刺激物的感 觉能力,叫做感受性。
• 20世纪80年代,这种暗含的广告似乎有了发展。 在美制的《外星人》一片中,一种李斯牌巧克力 暗含广告插入其中,使其销售量激增了70%之多 。近些年来.美国摄制的5种最叫座的电影中,竞 有60余种商品(包括猫食、烈酒、防臭剂、化妆品 乃至机油)在观众的“不知不觉”中做了“暗含广 告”。据载,时下,美国已有30多家暗含广告公 司应运而生,专门为各厂家在电影中作暗含广告 提供服务。这些都引起了人们对阈下知觉的浓厚 兴趣。
五、感觉原理在广告中的运用
• (一)不断地增大刺激值或更换广告的表现形式 • 由于感觉具有适应性的特点,在广告传播过程中 ,如果受众长时间接受一种广告刺激,久而久之 ,可能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因此广告主必须 采取对策,比如增大刺激值,或者进行广告形式 的创新,才能让受众更好的感觉广告。 • 通常,从未见过的新奇形象能刺激人产生更大的 兴奋,印象也特别深,而再好看的东西看多了, 不断重复就会引起“视觉餍足”的现象。在广告 设计中如果我们能够在形状、方向、色彩、造型 等方面巧妙地构思,制造出新奇感,这也是一个 打破视觉适应性的有效方法。
• 3、广告中联觉的运用 • 广告更多地要借助大众媒介进行传播,因而它更 多地借助于视觉、听觉,为了使广告受众由广告 中的视觉、听觉信息而产生食其味、触其物的感 觉,就必须借助联觉。 • 颜色产生味觉 • 颜色产生冷暖感觉 • 色听感
色彩的心理感觉 前进色(凸)——暖色系:红、橙、黄等 退缩色(凹)——冷色系:绿、蓝、紫等 视觉心理感受 幻灯片 面积大——高明度色、淡色(白) 22 面积小——低明度色、浓色(黑) 轻色(软)——高明度色(中等纯度、中高明度) 浅色、浅蓝、粉紫、黄色、白色(淡黄草绿) 重色(硬)——低明度色(表面粗糙色) 深色、黑色、紫、深蓝、单一暗色 触觉心理感受 干——暖色系:红、橙、黄等 湿——冷色系:蓝、青、紫等 暖色——红、橙、黄、褐色 冷色——绿、蓝、紫、白等 听觉心理感受 高音——红、橙、黄、白(高明度) 低音——蓝、青、紫、黑(低明度) 精神心理感受 积极色——(欢乐):红、棕、橙、黄等 消极色——(忧伤):蓝、紫、黑等 华丽——彩度高、高明度、不同色搭配 朴实——彩度低、低明度、不同色搭配
• 一些研究者在实验室里展开了研究,并且表明: ①人们可以对阈下刺激作出反应。②阈下刺激难 以影响人们的行为。
第二节 广告受众的知觉接受
• 一、什么是知觉 • (一)知觉的定义 •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
• (二)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 区别: • 1、产生的来源不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 ,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 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 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出了人的知识经 验和主观因素的参与。 • 2、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 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 的反映。 • 3、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 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 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五)阈下知觉与广告
• 对于阈下刺激人们觉察不到,却仍然会有反应, 这种情形定义为阈下知觉。 • 20世纪50年代,某些广告主曾经尝试给予消费者 不能觉察到的广告信息(阈下刺激),并从中考察 这些信息是否可以说服人们去购买特定商品。他 们把阈下广告置于电影中,具体地说,在电影放 映期间,可口可乐和炒玉米的广告快速地闪现在 银幕上,以至于观看者无法觉察到它们。据报道 ,在6个星期内,炒玉米的销售提高58%;呵口可 乐饮料的销售提高18%。
香味营销、味觉营销
• 味觉营销是指以特定气味吸引消费者关注、记忆 、认同以及最终形成消费的一种营销方式,是对 消费者味觉、嗅觉的刺激,有别于传统视觉刺激 。 •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显示,人会把气味与特定的 经验或物品联想在一起。人们以往以为自己嗅觉 不发达,但其实气味对人类的生活影响甚大,味 觉营销随之被推出,淡淡的香味如同标签一样, 让消费者一闻就想起特定的品牌。 • 嗅觉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