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若∠α与∠β同旁内角,且∠α=50°时,则∠β的度数为( )A .50°B .130°C .50°或130°D .无法确定 【答案】D【解析】同旁内角只是一种位置关系,并没有一定的大小关系,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才互补, 故选D.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A .2B .3C .4D .5 【答案】D【解析】∵方程2x +a ﹣9=0的解是x=2,∴2×2+a ﹣9=0,解得a=1.故选D .3.多项式241a +再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其成为一个多项式的完全平方,则不同的添加方法有( ) A .2种B .3种C .4种D .多于4种 【答案】B【解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分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详解】解:若4a 2是平方项,∵()2244121a a +=±±,∴加上的单项式为±4a ,若4a 2是乘积二倍项,∵4a 4+4a 2+1=(2a 2+1)2,∴加上的单项式为4a 4,则不同的添加方法有3种.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2222a ab b a b ±+=±,其特点为:(1)左侧为三项;(2)首、末两项是平方项,并且首末两项的符号相同;(3)中间项是首末两项的底数的积的2倍.4.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5,2B .()3,4-C .()6,3-D .()4,6--【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小手盖住的点在第四象限,结合第四象限点的坐标特点,分析选项可得答案.【详解】根据图示,小手盖住的点在第四象限,第四象限的点坐标特点是:横正纵负;分析选项可得只有B符合.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进而对号入座,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5.已知: 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 ,令关于的函数(是正整数),例:=1,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C.D.或1【答案】C【解析】根据新定义的运算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做出判断.【详解】A. ==0-0=0,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所以,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 =,= ,当k=3时,==0,= =1,此时,故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设n为正整数,当k=4n时,==n-n=0,当k=4n+1时,==n-n=0,当k=4n+2时,==n-n=0,当k=4n+3时,==n+1-n=1,所以或1,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明确运算的法则,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6.已知: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若∠1=70°,则∠2的度数是()A.130B.110C.80D.70【答案】B【解析】分析:由a∥b,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3的度数,又由邻补角的定义即可求得∠2的度数.详解:∵a∥b,∴∠3=∠1=70°.∵∠2+∠3=180°,∴∠2=1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邻补角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7.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详解】解:从上边看得到从左往右3列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第一列是二个小正方形,第二列是一个小正方形,第三列是一个小正方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8.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a+5>b+5 B.-2a<-2b C.32a>32b D.7a-7b<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A.∵a<b,∴a+5<b+5,故本选项错误;B.∵a<b,∴﹣2a>﹣2b,故本选项错误;C.∵a<b,∴32a<32b,故本选项错误;D.∵a<b,∴7a<7b,∴7a﹣7b<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对不等式性质的应用,注意:不等式的性质有①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9.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A.为了了解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的方式B.调查济南市初中学生利用网络媒体自主学习的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C.调查某中学七年级一班学生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D.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答案】D【解析】A、为了了解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B、调查济南市初中学生利用网络媒体自主学习的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C、调查某中学七年级一班学生视力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故本选项错误;D、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0.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体育委员小强到体育用品商店购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若购1副羽毛球拍和1副乒乓球拍共需50元,小强一共用320元购买了6副同样的羽毛球拍和10副同样的乒乓球拍,若设每副羽毛球拍为x 元,每副乒乓球拍为y 元,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得【 】A .()x+y=5010x+y =320⎧⎪⎨⎪⎩B .x+y=506x+10y=320⎧⎨⎩C .x+y=506x+y=320⎧⎨⎩D .x+y=5010x+6y=320⎧⎨⎩ 【答案】B 。
【解析】根据等量关系:购1副羽毛球拍和1副乒乓球拍共需50元,得x+y=50;根据用320元购买了6副同样的羽毛球拍和10副同样的乒乓球拍,得6x+10y=320,联立可得出方程组x+y=506x+10y=320⎧⎨⎩。
故选B 。
二、填空题题11.如图所示: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______.【答案】CD .【解析】根据三角形中高线的概念即可作答.【详解】由题意可得:△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CD,故答案为C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高线的概念,三角形的高即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 12.如图,△ABC 中,AD 是高,AE 是∠BAC 的平分线,∠B=70°,∠DAE=18°,则∠C 的度数是______.【答案】34°【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D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ABC 中,AD 是高,∠B=70°,∴∠BAD=20°,∴∠BAE=38°,∵AE 是∠BAC 的平分线,∴∠BAC=76°,∴∠C=180°-76°-70°=34°,故答案为:34°.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13.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BC、AD、BE的中点,且S△ABC=8cm2,则图中阴影部分△CEF的面积是_________.【答案】1cm1【解析】由点E为AD的中点,可得△ABC与△BCE的面积之比,同理可得,△BCE和△EFC的面积之比,即可解答出.【详解】如图,∵D为BC中点∴S△ABD= S△ACD=12S△BCA,∵E为AD的中点,∴S△ABC:S△BCE=1:1,同理可得,S△BCE:S△EFC=1:1,∵S△ABC=8cm1,∴S△EFC=14S△ABC=14×8=1cm1.故答案是:1cm1.【点睛】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及三角形面积的等积变换,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14.把一堆苹果分给孩子,如果每人分3个,那么多8个;如果前面每人分5个,那么最后1人得到的苹果少于3个,有________个孩子,_____个苹果.【答案】1 21【解析】设有x个孩子,y个苹果,则由题意得:y=3x+8,1≤y-5(x-1)<3,求解即得.【详解】设有x个孩子,y个苹果,由每人分3个,那么多8个得:y=3x+8,由前面每人分5个,那么最后1人得到的苹果少于3个得:1≤y-5(x-1)<3,即1≤3x+8-5x+5<3,5<x≤1,故有1个小孩,3×1+8=21个苹果.故答案是:1,21.【点睛】考查了实际问题列出不等式,解题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不等式求解可使实际问题变得较为简单.15.如图,小章利用一张左、右两边已经破损的长方形纸片ABCD做折纸游戏,他将纸片沿EF折叠后,D、C两点分别落在D′、C′的位置,并利用量角器量得∠EFB=66°,则∠AED′等于_____度.【答案】1【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DEF,根据折叠求出∠D′EF,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EFB=66°,AD∥BC,∴∠DEF=∠EFB=66°,∴∠D′EF=∠DEF=66°,∴∠AED′=180°−66°−66°=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2),B(4,0),点N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N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答案】 (2,1)【解析】直接运用线段中点坐标的求法,易求N的坐标.【详解】点N的坐标是:(0420,22++),即(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线段的中点. 解题关键点:理解线段中点的坐标求法.17.已知21{43x y x y -=+=,则x+y=__. 【答案】43【解析】试题解析: 21{43x y x y -+=①=②, ①+②得:3x+3y=4,则x+y=43.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常见的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三、解答题18.先化简,再求值:4422222x y x y x xy y x y --•-++,其中42,58x y ==. 【答案】化简为原式=x y +,代值为原式=100.【解析】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对原式的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约分,代入x 、y 的值即可.【详解】解:原式=22222()()()()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x y +.将42,58x y ==代入原式=42+58=100.【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式化简时先要对分式的分母、分子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约分化为最简分式,最后代值即可.19.分解因式:(1)﹣1m 1+8mn ﹣8n 1(1)a 1(x ﹣1)+b 1(1﹣x )(3)(m 1+n 1)1﹣4m 1n 1.【答案】(1)﹣1(m ﹣1n )1;(1)(x ﹣1)(a ﹣b )(a+b );(3)(m+n )1(m ﹣n )1.【解析】(1)首先提取公因式﹣1,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1)首先提取公因式(x ﹣1),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3)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结合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即可.【详解】解:(1)﹣1m 1+8mn ﹣8n 1=﹣1(m 1﹣4mn+4n 1)=﹣1(m ﹣1n )1;(1)a 1(x ﹣1)+b 1(1﹣x )=(x ﹣1)(a 1﹣b 1)=(x ﹣1)(a ﹣b )(a+b );(3)(m 1+n 1)1﹣4m 1n 1=(m 1+n 1+1mn )(m 1+n 1﹣1mn )=(m+n )1(m ﹣n )1.【点睛】考查了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关键.20﹣|2|【答案】.【解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及立方根的定义依次计算后再合并即可求解.【详解】原式=5﹣=【点睛】本题考查了与算术平方根、绝对值及立方根有关的计算,熟练运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及立方根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已知1x a y =⎧⎨=⎩是方程的解.(1)当b 的值.(2)求9a 2+6ab+b 2+1的值.【答案】(1)(2)6.【解析】(1)将.(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9a 2+6ab+b 2+1=(3a+b )2+1,然后再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当y=1,代入方程得:解得(2)原式可化简为:9a 2+6ab+b 2+1=(3a+b )2+1∵1x a y =⎧⎨=⎩∴∴(3a+b)2+1=2+1=6.∴9a2+6ab+b2+1=5+1=6.【点睛】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2.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保日,为提倡低碳环保,某公司决定购买10台节省能源的新机器,现有甲、乙两种型号的机器可选,其中每台的价格、产量如下表:经调查:购买一台甲型机器比购买一台乙型机器多12万元,购买2台甲型机器比购买3台乙型机器多6万元.(1)求a、b的值;(2)若该公司购买新机器的资金不超过216万元,请问该公司有哪几种购买方案?(3)在(2)的条件下,若公司要求每月的产量不低于1890吨,请你为该公司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方案.【答案】(1)3018ab=⎧⎨=⎩;(2)有 4 种方案:3 台甲种机器,7 台乙种机器;2 台甲种机器,8 台乙种机器;1 台甲种机器,9 台乙种机器;10 台乙种机器.(3)最省钱的方案是购买2 台甲种机器,8 台乙种机器.【解析】(1)根据购买一台甲型机器比购买一台乙型机器多12万元,购买2台甲型机器比购买3台乙型机器多6万元这一条件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设买了x台甲种机器,根据该公司购买新机器的资金不超过216万元,建立一次不等式求解即可,(3)将两种机器生产的产量相加,使总产量不低于1890吨,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分别求出对应的成本即可解题.【详解】(1)解:由题意得12 236 a ba b-=⎧⎨-=⎩,解得,3018ab=⎧⎨=⎩;(2)解:设买了x台甲种机器由题意得:30+18(10-x)≤216 解得:x≤3∵x为非负整数∴x=0、1、2、3∴有 4 种方案:3 台甲种机器,7 台乙种机器;2 台甲种机器,8 台乙种机器;1 台甲种机器,9 台乙种机器;10 台乙种机器.(3)解:由题意得:240+180(10-x)≥1890解得:x≥1.5∴1.5≤x≤ 3∴整数x=2 或 3当x=2 时购买费用=30×2+18×8=204(元)当x=3 时购买费用=30×3+18×7=216(元)∴最省钱的方案是购买2 台甲种机器,8 台乙种机器.【点睛】本题考查了利润的实际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租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难度较大,认真审题,找到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并建立方程组和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23.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且都为36°,求多边形的边数及内角和.【答案】10;144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边数等于多边形的外角和除以每一个外角的度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然后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试题解析:360°÷36°=10,(10-2)•180°=1440°.所以它的边数为10,它的内角和为1440°.【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记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利用正多边形的边数等于多边形的外角的度数360°除以每一个外角的度数求解是常用的方法,一定要熟练掌握.24.解方程组.(1)25 7320 x yx y-=⎧⎨-=⎩(2)3(1)5,5(1)3(5).x yy x-=+⎧⎨-=+⎩【答案】(1)55 xy=⎧⎨=⎩(2)x57 y=⎧⎨=⎩【解析】(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1)25 7320 x yx y①②-=⎧⎨-=⎩由①的得:y=2x-5③把③代入②得7x-3(2x-5)=20解得x=5,代入③可得y=5则原方程的解为55 xy=⎧⎨=⎩(2)3(1)55(1)3(5)x yy x-=+⎧⎨-=+⎩原式整理为3y83-5y=-20 xx-=⎧⎨⎩①②①-②得:4y=28解得y=7,代入①得:3x-7=8 解得:x=5则原方程的解为x57 y=⎧⎨=⎩【点睛】本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计算法则.25.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分别以AC、BC为一腰在AB的同侧作等腰△ACD和△BCE,CA=CD,CB=CE,∠ACD=∠BCE=30°,连接AE交CD于点M,连接BD交CE于点N,AE与BD交于点P,连接CP.(1)线段AE与DB的数量关系为;请直接写出∠APD=;(2)将△BCE绕点C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探究线段AE与D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求出此时∠APD的度数;(3)在(2)的条件下求证:∠APC=∠BPC.【答案】(1)AE=BD,30°;(2)结论:AE=BD,∠APD=30°.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1)只要证明△ACE≌△DCB,即可解决问题;(2)只要证明△ACE≌△DCB,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2-1中,分别过C作CH⊥AE,垂足为H,过点C作CG⊥BD,垂足为G,利用面积法证明CG=CH,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证明∠DPC=∠EP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解:如图1中,∵∠ACD=∠BCE,∴∠ACD+∠DCE=∠BCE+∠DCE,∴∠ACE=∠DCB,又∵CA=CD,CE=CB,∴△ACE≌△DCB.∴AE=BD,∴CAE=∠CDB,∵∠AMC=∠DMP,∴∠APD=∠ACD=30°,故答案为AE=BD,30°(2)如图2中,结论:AE=BD,∠APD=30°.理由:∵∠ACD=∠BCE,∴∠ACD+∠DCE=∠BCE+∠DCE,∴∠ACE=∠DCB,又∵CA=CD,CE=CB,∴△ACE≌△DCB.∴AE=BD,∴CAE=∠CDB,∵∠AMP=∠DMC,∴∠APD=∠ACD=30°.(3)如图2﹣1中,分别过C作CH⊥AE,垂足为H,过点C作CG⊥BD,垂足为G,∵△ACE≌△DCB.∴AE=BD,∵S△ACE=S△DCB∴CH=CG,∴∠DPC=∠EPC∵∠APD=∠BPE,∴∠APC=∠BPC.【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面积法证明高相等,属于中考压轴题.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方程组23x yx y+=∆⎧⎨+=⎩的解为1xy=⎧⎨=∇⎩,则被遮盖的∆、∇的两个数分别为()A.1,2 B.1,3 C.2,3 D.4,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将x=1代入②得:1+y=3,解得:y=2;将x=1,y=2代入①得:2+2=4.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2.计算12+16+112+120+130+……+19900的值为()A.1100B.99100C.199D.10099【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分数的性质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原式=11111 1223344599100 ++++⋯+⨯⨯⨯⨯⨯=111111112233499100 -+-+-+⋯+-,=1-1 100=99 10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正确分解分数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3.如图,在横线本上面画了两条平行线AB∥CD,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3=2∠1 B.∠3=∠2+90°C.∠2+∠1=90°D.∠3+∠1=180°【答案】D【解析】利用AB∥CD得到∠1=∠4,利用横线都平行得到∠2=∠4,∠3=∠5,则∠1=∠2,从而得到∠1+∠3=180°,∠2+∠3=180°,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AB∥CD,∴∠1=∠4,∵横线都平行,∴∠2=∠4,∠3=∠5,∴∠1=∠2,∵∠4+∠5=180°,∴∠1+∠3=180°,∠2+∠3=18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对于非零的两个实数a ,b ,规定a ⊕b=am ﹣bn ,若3⊕(﹣5)=15,4⊕(﹣7)=28,则(﹣1)⊕2的值为( )A .﹣13B .13C .2D .﹣2【答案】A【解析】解:根据题意得:3⊕(5)3515m n -=+=,4⊕(7)4728m n -=+= 35154728m n m n +=⎧∴⎨+=⎩,解得:3524m n =-⎧⎨=⎩∴(-1)⊕2=-m-2n=35-48=-13故选A5.要调查实验中学生了解禁毒知识的情况,下列抽样调查最适合的是()A .在某中学抽取200名女生B .在实验中学生中抽取200名学生C .在某中学抽取200名学生D .在实验中学生中抽取200名男生【答案】B【解析】直接利用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 、在某中学抽取200名女生,抽样具有局限性,不合题意;B 、在实验中学生中抽取200名学生,具有代表性,符合题意;C 、在某中学抽取200名学生,抽样具有局限性,不合题意;D 、在实验中学生中抽取200名男生,抽样具有局限性,不合题意;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的意义,正确理解抽样调查是解题关键.6.在多项式①222x xy y +-;②222x y xy --+;③22x xy y ++;④2414x x ++中,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有(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需要逐一进行分析.【详解】①x 2+2xy−y 2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不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②−x 2−y 2+2xy 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③x 2+xy+y 2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不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④4x 2+1+4x 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