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材料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doc

原材料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doc

原材料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目录标准胶、丁腈胶26、顺丁胶9000、丁苯胶1500、氯丁胶 (3)胎面再生胶 (6)硫磺 (7)促进剂CZ (8)促进剂DM (9)促进剂TMTD (10)促进剂NOBS (11)氧化锌(间接法) (12)氧化镁 (14)硬脂酸 (16)固体古马隆、C5树脂 (17)石蜡 (18)偶联剂NW-2 (18)炭黑N220、N330、N660 (19)白炭黑 (20)轻质碳酸钙 (21)陶土 (23)粘合剂RE (24)防老剂4010NA (24)粘合剂AS-88 (25)防老剂BLE-W (25)防老剂RD (26)软化重油、芳烃油 (27)PVC糊树脂(PSM-31) (29)45%氯化石蜡、52%氯化石蜡、70%氯化石蜡 (29)三芳基磷酸酯 (30)抗静电剂KJ-60 (31)稳定剂 (31)(抗静电剂)乳化剂NP-6 (3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31)二盐基亚磷酸铅 (32)三盐基硫酸铅 (33)磷酸三酯(TCEP) (34)三氧化二锑 (35)氢氧化铝 (36)3.5水硼酸锌 (36)十溴二苯醚 (37)聚磷酸铵 (37)季戊四醇 (38)钴盐 (38)促进剂DTDM (40)促进剂D (41)促进剂NBC (42)促进剂TMTM (43)粘合剂PL (44)稀土稳定剂(JC-310) (44)轻质硬脂酸钡 (44)微晶蜡PR-3 (45)58#石蜡 (45)悬浮树脂SG-3 (46)塑料袋EVA (46)半补强粉 (47)增粘剂ZXT-01 (47)特种抗静电剂ZXC-02 (47)附录 (49)一试剂的配制 (49)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50)标准胶、丁腈胶26、顺丁胶9000、丁苯胶1500、氯丁胶技术指标:标准胶测试项目技术指标5号10号20号灰分 %≤0.6 0.75 1挥发分%≤ 1 1 1参考标准GB/T8081-1999拉伸强度Mpa≥20 20 18 伸长率%≥750 750 750 硫化:0.29Mpa×20×30×40×50min检验配方:名称比例重量,g生胶100 400硬脂酸0.5 2氧化锌 5 20促进剂M 0.7 2.8硫磺 3 12共计109.2 436.8丁腈胶-26测试项目技术指标挥发分%≤ 1灰分%≤ 1.5参考标准SH/T1611-1995测试项目指标DQJ-270 丁腈-26拉伸强度Mpa≥28 伸长率%≥600永久变形%≤28 硫化条件:0.29Mpa×40×50×60min,其中一个硫化点达到即可检验配方:名称DQJ-270 丁腈-26比例重量,g生胶100 300硬脂酸 1.5 4.5促进剂M 0.8 2.4氧化锌 5 15 槽法瓦斯炭黑45 135 硫磺 1.5 4.5总计153.8 461.4 顺丁胶(BR9000)测试项目技术指标挥发分%≤ 1.30灰分%≤0.20参考标准GB/T8659-2001测试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拉伸强度Mpa ≥15.0 ≥14.5 ≥14.0 GB8660-98 扯断伸长率% ≥385 ≥365 ≥365硫化条件:0.32Mpa×35×50min性能有一点达到即可检验配方:试料名称比例重量,g顺丁橡胶100.0 300.0氧化锌 3.0 9.0SAT炭黑60.0 180.0硬脂酸 2.0 6.0芳烃油15.00 45.00TBBS(NS) 0.9 2.70硫磺 1.5 4.5总计182.4 547.2丁苯胶1500测试项目技术指标挥发分%≤ 1.30灰分%≤ 1.50参考标准GB8655-88测试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拉伸强度Mpa ≥22.1 ≥21.1 ≥21.1GB8656-88 伸长率% ≥480 ≥480 ≥480硫化条件:0.32Mpa×35×50min,有一个硫化点达到即可。

检验配方:名称比例重量,g丁苯橡胶(SBR1500)100 300硫磺 1.75 5.25SAT炭黑50 150氧化锌 3.0 9.0硬脂酸 1.00 3.00促进剂(CZ) 1.00 3.00 总计156.75 470.25氯丁胶测试项目技术指标320型氯丁胶指标230型氯丁胶指标挥发分%≤ 1.5 1.5灰分%≤ 1.5 1.3 500%定伸应力Mpa 1.0-5.0 1.0-5.0拉伸强度MPa≥20 14.7伸长率%≥750 700 硫化条件:0.39MPa×20、30min有一个硫化点达到即可名称比例重量,g生胶100 300氧化锌 5 15硬脂酸0.5 1.5氧化镁 4 12总计109.5 328.5检测方法:一、挥发分的测定1、测定步骤称取有代表性的已剪成约2m m×2m m×2mm的试样约10g,精确至0.0001 g。

置于已干燥恒重的称量瓶称量。

然后放入已保持在105±2℃的鼓风烘箱中内,干燥1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再放入鼓风烘箱内30min,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重复此操作,直至相邻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01g为恒重。

2、测定结果计算:挥发分(%)=m mm21-×100式中:m1——干燥前试样质量,gm2——干燥后试样质量,gm——试样质量,g二、灰分的测定1、仪器容积为50cm3 的瓷坩埚、调温电炉、马福炉。

2、操作步骤将清洁的空坩埚放在温度为550±25℃的马福炉内加热约30mim,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量,精确至0.1mg。

称取已剪碎试样约2g(精确至0.1mg)放入坩埚内,置于已安装石棉板的电炉上,缓慢加热炭化(坩埚不要盖严,注意不要让试样着火,如果溅散或起泡而溢出时,必须重做)。

当橡胶分解炭化后,逐渐升温继续灼烧至仅剩下干燥含碳残渣为止。

将坩埚放入550±25℃马福炉内灼烧至完全灰化,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称重。

重复灼烧至恒定。

(相邻两次称量之差大于0.0003g为止)3、结果表示灰分(%)=m mm21-×100式中:m——试样质量,g;m1——坩埚与灰分质量之和,g。

m2——空坩埚质量,g;胎面再生胶技术指标:测试项目技术指标水分%≤ 1.2灰分%≤15参考标准GB/T13460-2008测试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拉伸强度Mpa≥9.0 8.0 6.5 伸长率%≥360 330 300硫化条件:0.29Mpa×5×10×15min,有一个硫化点达到即可以检验配方:名称比例重量,g再生胶100 500促进剂M 0.9 4.5氧化锌 2.5 12.5硫磺 1.5 7.5总计104.9 524.5检测方法:一、水分的测定1、测定步骤将称量瓶置于80±2℃的恒温箱中烘至恒量,然后称取有代表性的已剪成约2m m×2m m ×2mm的试样约2g,精确至0.0001g。

置于已干燥恒重的称量瓶中。

然后放入已保持在80±2℃的恒温箱中内,干燥2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再放入恒温箱内30min,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重复此操作,直至相邻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01g为恒重。

2、测定结果计算:水分(%)=m mm21-×100式中:m1——干燥前试样质量,gm2——干燥后试样质量,gm——试样质量,g二、灰分的测定1、仪器容积为50cm3 的瓷坩埚、调温电炉、马福炉。

2、操作步骤将清洁的空坩埚放在温度为950±25℃的马福炉内加热约30mim,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量,精确至0.1mg。

称取已剪碎试样1-5g(精确至0.1mg)放入坩埚内,置于已安装石棉板的电炉上,缓慢加热炭化(坩埚不要盖严,注意不要让试样着火,如果溅散或起泡而溢出时,必须重做)。

当橡胶分解炭化后,逐渐升温继续灼烧至仅剩下干燥含碳残渣为止。

将坩埚放入950±25℃马福炉内灼烧至完全氧化成净灰为止。

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称重。

重复灼烧至恒定。

(相邻两次称量之差大于0.0003g为止)3、结果表示灰分(%)=m mm21-×100式中:m——试样质量,g;m1——坩埚与灰分质量之和,g。

m2——空坩埚质量,g;硫磺技术指标:测试项目技术指标灰分%≤0.20水分%≤ 1.00参考标准GB/T2449-92检测方法:一、水分的测定1、方法提要试样在80℃烘箱中干燥,称量其失去的质量即为水份。

2、仪器、设备2.1称量瓶,直径70mm,高35mm2.2电烘箱,可控制温度80±2℃。

3、分析步骤将称量瓶放在温度为80±2℃的烘箱中干燥2h,取出冷却、称量,精确至0.001g。

在此称量瓶中称取约25g试样,精确至0.001g。

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置于温度为80±2℃的电烘箱中,干燥3h。

然后,取出称量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量,精确至0.001g。

重复以上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2g。

如果干燥总时间超过16h仍未恒重,则记录最后一次称量结果。

4、分析结果的表述水分W1(%)=m mm21 ×100式中:m1——干燥前试样质量,gm2——干燥后试样质量,gm——试样质量,g二、灰分的测定1、方法提要在空气中缓慢燃烧试样,然后在温度为800℃~850℃的高温电炉中灼烧,冷却、称量。

2、仪器、设备2.1瓷坩埚:50ml.2.2电热板2.3高温电炉:可控制温度为850±50℃3、分析步骤瓷坩埚在800~850℃的高温炉中灼烧4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005g。

在此已恒重的瓷坩埚中,称取约1-3g试样,精确至0.05g。

在电热板(或煤气灯上的泥三角)上,使硫磺缓慢燃烧。

燃烧完毕后,移至高温炉内,在800~850℃温度下灼烧40min,取出瓷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直至连续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005g。

4、分析结果的表述灰分W2(%)=m/m0×A×100式中:m0—试样质量,g;m—灼烧后的灰分质量,g;A—水分校正值,以100/(100- W1)计算(W1为水分的质量百分数)。

促进剂CZ技术指标:测试项目技术指标初熔点℃≥96.0灰分%≤0.40加热减量%≤0.50参考标准HG/T2096-91检测方法:一、熔点的测定:数显熔点测定仪二、灰分的测定1、仪器:高温炉、玻璃干燥器、瓷坩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