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节 正定二次型 2013526(修改完)
第三节 正定二次型 2013526(修改完)
合题意.
3)若 3 0 a 1, 1 1 0,3 3 0 ,则特征
值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 a 2 .
第三节 正定性二次型
教学目的:掌握惯性定理以及二次型的定性的定义;熟练掌 握二次型正定的判别法.能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 方法判断二次型的定性;能正确求出含参数的正 定二次型参数的范围.
2
求 a 的值.
解:(1)二次型 f ( x1 , x2 , x3 ) 的矩阵
a 0 1
A
0 1
a 1a 1
1 1 a 1
( a)( a 2)( a 1)
矩阵 A 的全部特征值为 a , a 2, a 1 .
7 2 2
提问:
矩阵
A
2 2
8 1
31 不是 (
).
可逆矩阵 ; B.正定矩阵;C.正交矩阵;D.实对称矩阵 .
例 2(1) 判断二次型的定性
f x12 2 x22 5 x32 2 x1 x2 2 x1 x3 6 x2 x3 . 解 f x12 2 x22 5 x32 2 x1 x2 2 x1 x3 6 x2 x3
例 1 设二次型 f x12 2 x1 x2 2 x22 x32 ,判断 f 的正定
性.
解: f x12 2 x1 x2 2 x22 x32 ( x1 x2 )2 x22 x32 , 对 x ( x1 , x2 , x3 )T 0 ,恒有 f 0 ,故 f 的正定.
(2) 判别 f ( x1 , x2 , x3 ) 2 x12 4 x22 5 x32 4 x1 x3 正定性.
解 二次型的矩阵为
2 0 2
A
0
4
2 0
0 5
,
令 E A 0 ,得 1 1, 2 4, 3 6 , 知 A 是正定矩阵,故 f 为正定二次型.
1 1 2
解
二次型的矩阵为
A
1
3
0
;
2 0 5
对 A 作对称变换
1
A
1 2
1 3 0
2 0 5
c2 c1 c3 2c1
1 1 2
0 2 2
0 2 1
r2 r1 r32r1
0 0 1
A
P
diag(1, 1, 0)P 1
0
0
0
.
1 0 0
说明:也可以将1 ,2 ,3 单位化后构成 P ,则 P 1 PT .
例
1(08.4.4)设
A
1 2
2 1
,则在实数域上与
A
合同的
矩阵为( )
A
2 1
1 0 0
0 2 2
0
2 1
1 0 0
1 0 0
c3 c2
0
2
0
r3r2
0
2
0
.
0 2 1
0 0 1
则二次型的标准型为 y12 2 y22 y32 ,二次型 f 为不定二
次型.
3
则 1 1, 2 3 ,正、负惯性指数相同,故选 D
例 6(09.3.11)设二次型
f ( x1 , x2 , x3 ) ax12 ax22 (a 1) x32 2 x1 x3 2 x2 x3 . (1)求二次型 f ( x1 , x2 , x3 ) 的矩阵的所有特征值. (2)若二次型 f ( x1 , x2 , x3 ) 的规范形为 y12 y22 ,
定矩阵.
(4)半负定二次型—— x , f xT Ax 0 ,此时 A 为半负
定矩阵.
(5)不定二次型—— x1 , x2 0 , f x1T Ax1 0 , f x2T Ax2 0 ;并称对称矩阵 A 为不定矩阵.
例如 f ( x, y, z) x2 4 y2 16z2 为正定二次型; f ( x1 , x2 ) x12 3 x22 为负定二次型. f ( x1 , x2 , x3 ) x12 3 x22 半负定二次型; f ( x1 , x2 , x3 ) x12 3 x22 半正定二次型; f ( x1 , x2 , x3 ) x12 3 x22 2 x32 不定二次型.
立. 2.【推论 6.2】
二次型 f xT Ax 负定 二次型 f xT ( A)x 正定. 【推论 6.4】对称矩阵 A 为正定 A 的特征值全为正. 3.【推论 6.3,6.5】 n 元二次型 f xT Ax 及 n 阶对称矩 阵 A 定性的惯性指数判别法: (1) f 正定 p n R( A) ; (2) f 负定 q n R( A) ; (3) f 半正定 p r R( A) n ; (4) f 半负定 q r R( A) n ; (5) f 不定 p 0 且 q 0 . 4.【定理】对称矩阵 A 正定 A 与单位矩阵 E 合同 存
4
二、二次型的定性判定的相关定理
1.【定理 6.6】设 f xT Ax 为实 n 元二次型. f 正定 f 的标准形的 n 个系数全为正 f 的规范形 的 n 个系数全为 1 f 的正惯性指数为 n . (此时 R( A) r n p ) 证明:设有可逆线性变换 x Cy 使 f xT Ax 化为标准形
例 4 设 A 为 n 阶实对称矩阵,且满足
A3 6 A2 11A 6E O ,证明 A 是正定矩阵.
x12 2 x1 x2 2 x1 x3 2 x22 5 x32 6 x2 x3 ( x1 x2 x3 )2 x22 x32 2 x2 x3
2 x22 5 x32 6 x2 x3 ( x1 x2 x3 )2 x22 4 x32 4 x2 x3 ( x1 x2 x3 )2 ( x2 2 x3 )2 , 所以 二次型 f 为半正定二次型.
二、二次型的定性的概念
【定义 6.3】设有实二次型 f xT Ax , A 为实对称矩阵, (1)正定二次型—— x 0, f xT Ax 0 ,此时 A 为
正定矩阵.
(2) 负定二次型—— x 0, f xT Ax 0 ,此时 A 为负定
矩阵.
(3)半正定二次型—— x, f xT Ax 0 ,此时 A 为半正
(2)二次型 f ( x1 , x2 , x3 ) 的规范形为 y12 y22 二次型
的特征值为两正一零.
讨论:
1)若 1 a 0 2 2 0,3 1 0 ,则特征值不合
题意.
2)若 2 0 a 2, 1 2 0,3 3 0 ,则特征值符
(2)判断二次型 f 2 x1 x2 2 x1 x3 6 x2 x3 的定性.
解
先令
x1 x2
y1 y1
y2 y2
,
有
x3 y3
f 2 y12 2 y22 4 y1 y3 8 y2 y3
2 y12 4 y1 y3 2 y32 2 y22 2 y32 8 y2 y3
0 5
(不定);
B
0 0
4 0
0 5
(负定);
6
0 0 0
0 0 0
C
0 0
4 0
0 5
(半负定);
D
0 0
4 0
0 5
(半正定).
例 3(1)判断 x12 3 x22 5 x32 2 x1 x2 4 x1 x3 的定性.
0 1
0 1
1 0
0 0
1 0
0 1
1
r
0
0 1
0 0
1 2 1 2
0 0
1
2
1 2
0
0
1
0
1
0
1
1
所以
P 1
2 1
2
0 0
1
2
1 2
,
0
1
0
由 P 1 AP PT AP diag(1, 1, 0)
f k1 y12 k2 y22 kn yn2 . 充分性:设 ki 0 (i 1, 2,, n) , 对 x ( x1 , x2 , xn )T 0 , 则 y C 1 x 0 ,从而 f k1 y12 k2 y22 kn yn2 0 故 f 正定. 必要性:若 f xT Ax 正定, 假设有 ki 0 ,取 y ei ( 0 ,单位坐标向量),则 x Cei 0 ,但 f k1 y12 k2 y22 kn yn2 0 此与 f 正定矛盾,即 ki 0 不可能成立.综上所述结论成
例 6(2011.3.11.21T) A 为三阶实对称矩阵, R( A) 2 且
1 1 1 1
A
0
0
0
0
.
1 1 1 1
(1)求 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