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X工程熄焦塔工程施工方案XXXXXXXXXXXXXX项目部目录1、工程概况2、工程施工依据及规范标准3、施工前准备工作4、主要机具设备及劳动力配备5、主要分项工程具体施工措施6、质量保证措施7、安全保证措施8、现场文明施工9、雨季施工措施10、工程进度计划11、平面布置图12、脚手架计算书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河XXXXXXXX熄焦塔工程,属熄焦系统,位于焦炉北侧。
熄焦塔塔高68m,外形尺寸:长12.60m,宽12.60m。
钢筋砼结构,采用C30混凝土;混凝土墙厚300mm。
标高±0.000m至+58.000m段,设计为缸砖内衬,缸砖规格230*113*65,内衬厚120mm。
底板及塔身内自±0.00至+68.00设有外露钢楼梯。
+8.230m、+19.470m、+27.970m、+42.970m、+57.970m、+66.470m处设有现浇砼平台。
塔体内0.150m处设有熄焦车轨道。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深度-4.60m、-3.00m,混凝土标号为:C30。
基础承台采用100厚C10砼垫层,独立基础,基础间用连梁连接。
本工程主要施工难度在于垂直运输以及垂直度的控制。
建设单位:XXXXXXXXXX公司设计单位:XXXXXXXXX公司监理单位:XXXXXXXXXXXX公司勘察单位:XXXXXXXXXXXXX施工单位:XXXXXXXXXXXXX2、工程施工依据及规范标准依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设计图纸、勘察报告;ISO9001:2000、ISO14001:1996、OHSAS18001:1999综合管理体系标准。
结合以往施工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材料及我公司自己的工法,我公司施工能力、技术装备状况而制定。
施工所用规范列表如下:3、施工前准备工作3.1施工前有关技术人员要仔细审阅图纸,并要内部先行图纸自审,且做好记录,尤其要注意与其他专业的配合问题。
3.2施工前对职工进行质量、安全教育,从而提高职工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
3.3施工前对职工做好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并做好签字记录。
3.4施工前期所要材料要及时进场到位。
3.5做好三通一平,水、电、路都通畅,场地预先平整好。
4、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备:4.1劳动力配备:4.2主要机械设备:5、主要分项工程具体施工措施施工流程:测量定位——基础垫层——基础及连梁——±0.000以下墙体——塔内外土方回填(L-1砖模砌筑)——轨道梁及塔体底板及水沟施工——主体各层施工及脚手搭设——钢梯安装——脚手架拆除——塔内轨道安装熄焦塔根据图纸及施工情况,拟分做如下区段进行施工:5.1土方工程5.1.1开槽前测量人员依据施工图纸放好基槽上下口白灰线。
工作面宽度取300mm;考虑基础施工在雨季,沿槽底四周设排水明沟,沟宽500mm,深400mm;在基坑对角各设置800*800*1000(mm)集水坑一个。
5.1.2基础土方工程采用反铲挖土机进行开挖,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土质情况,土方放坡按1:1放坡,挖土机预留100mm人工清理层,由人工配合挖土机随挖随清,测量放线人员全程跟踪检查,以防超挖扰动原土层。
挖槽结束后要及进清理修整。
并且完毕后及时找甲方、设计、监理有关人员进行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1.3基础施工完毕要及时进行回填,大面积回填土采用推土机进行推平碾压,厚度不超过0.5m,对于边角碾压不到的地方时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厚度不超过0.3m。
回填前应对地下结构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回填过程中要按层次部位作好回填土试验。
5.2钢筋工程5.2.1钢筋的检验5.2.1.1钢筋进场时现场材料员要检验钢筋出厂合格证、炉号和批量(物资公司要有相应资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有关资料归档到现场),钢筋进场后,根据规范要求立即做钢筋复试工作,钢筋复试通过后,方能批准使用。
5.2.1.2进场钢筋原材要按未检验钢筋、检验合格钢筋、检验不合格钢筋分别堆放、并挂标识牌。
标牌必须明示其:规格、生产厂家、材质、进场日期、数量及检验状态,必要时应标明炉批号。
5.2.1.3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老锈,否则不得使用。
检查合格除锈后方可加工制作。
5.2.2钢筋的加工制作5.2.2.1钢筋配筋工作由负责土建施工的分包专职配筋人员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设计要求执行。
结构中所有大于300mm的洞口,在配筋时,按照洞口配筋原则全部留置出来,不允许出现现场割筋留洞的现象出现。
5.2.2.2项目部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现场储料能力编制钢筋加工和供应计划。
5.2.2.3钢筋下料前,钢筋工要认真阅图,下料尺寸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蚀,带有颗粒或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5.2.2.4钢筋在制作完毕后,应按规格、部位、尺寸分类堆放整齐,底部应垫起,以防止钢筋锈蚀,并且作好标识,以免混淆。
5.2.2.5钢筋在制作过程中如发现钢筋脆断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通知质检员、材料员。
对该批钢筋进行复检,并且作好标识和记录。
复检不合格的不能使用,按不合格品处理。
5.2.3钢筋的堆放5.2.3.1钢筋要堆放在现场指定的场地内,钢筋堆放要进行挂牌标识,标识要注明使用部位、规格、数量、尺寸等内容。
钢筋标识牌要统一。
5.2.3.2钢筋要分类进行堆放,如直条钢筋堆放在一起,箍筋堆放在一起。
钢筋下面一定要垫木架空,防止钢筋在水中生绣。
生绣的钢筋一定要除绣后由现场钢筋责任工程师批准后使用。
5.2.4钢筋的位置控制5.2.4.1钢筋保护层控制:柱、墙的主筋采用砂浆垫块。
楼板、梁底面使用砂浆垫块。
5.2.4.2墙体钢筋位置控制:墙体水平筋钢筋定位架间距1.5米焊接5.2.4.3柱子钢筋位置控制:将柱子钢筋与框架梁点焊连接,在柱子上部将箍筋与柱筋焊牢5.2.4.4其他部位钢筋位置控制:用于基础梁或四肢箍的平台梁,间距2.05.2.5钢筋锚固、接头要求5.2.5.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10倍。
5.2.5.2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
柱直螺纹接头、梁直螺纹接头连接区段的间隔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的长度为1.3L1(L1为搭接长度)。
5.2.5.3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锚固和接头应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施工。
5.2.5.4钢筋锚固和接头搭接按照施工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执行。
5.2.6钢筋连接5.2.6.1 本工程钢筋直径Ф≥18mm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Ф<18mm的钢筋采用搭接,直螺纹连接应用在基础底板、框架柱、框架梁和部分楼板,搭接主要应用在侧壁和平台板板。
接头按照50%错开,错开接头大于35d。
工艺流程:A、预连接:螺纹套筒验收——钢筋端面平头→直螺纹套丝→丝头质量检验→利用套简连接→接头检验;B、现场连接: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保护帽和套筒保护帽→用扳手现场拧合安装→作标记→质量检验。
5.2.6.2 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的钢筋接头,其设置在同一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相互错开。
钢筋机械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的百分率不应大于50%。
直螺纹套筒连接区段示意图(2)接头避开有抗震设防的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以避开时,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5.2.6.3材料的要求(1)套筒材料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材质符合GB699规定。
(2)钢筋套丝后的螺牙符合质量标准。
(3)钢筋切口端面及丝头锥度、牙形、螺距等应符合质量标准,并与连接套筒螺纹规格相匹配。
(4)连接套表面无裂纹,螺牙饱满,无其他缺陷。
(5)各种型号和规格的连接套外表面,必须有明显的钢筋级别及规格标记。
(6)连接套两端的孔必须用塑料盖封上,以保护内部清净,干燥防锈。
5.2.6.4钢筋螺纹加工(1)加工钢筋螺纹的丝头、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验合格。
(2)加工钢筋螺丝,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气温低于0℃时,掺入15%-20%亚硝酸钠,不准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3)操作人员应逐个检查钢筋丝头的外观质量并做出操作者标记。
(4)经自检合格的钢筋丝头,应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且不少于10个,并参照下表填写钢筋螺纹加工检验记录,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即应对该加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丝头应重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5.2.6.5钢筋连接(1)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规格一致,钢筋螺纹的形式、螺距。
螺纹直径与连接套匹配。
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2)连接钢筋时对准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
(3)接头拼接完成后,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顶紧,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5.2.6.6钢筋接头检验(1)工艺检验:在正式施工前,按同批钢筋、同种机械连接形式的接头形式的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同时对应截取接头试件的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2)现场检验:按检验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的接头每500个为一验收批,不足500个接头的也按一批计,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试验,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其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样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5.2.6.7钢筋接头用直螺纹连接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加工人员应按规定的检查方法检查接头的连接质量。
质检员应随机抽样进行检查,保证直螺纹连接满足规范要求。
5.2.6.8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应一致。
5.2.7钢筋绑扎5.2.7.1钢筋的接头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相互错开,钢筋绑扎在同一接头区段内的受力钢筋的截面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采用直螺纹接头时,在任一接头连接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受拉区不得超过50%,受压区不受限制,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弯距最大处。
注: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