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_雷晓东

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_雷晓东

参考文献: [ 1] 高云峰. 应用图式理论提高 SBE 阅读能力[ J] . 外语界, 2000 , ( 3) . [ 2] 张法科, 王顺玲. 图式理论在 EFL 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 — —以 《综合教程》 J] . 外语界, 2010 , ( 2) . 究— 教学为例[ [ 3] 黄文洁. 试论听力理解中图式知识的激活[ J] . 天津外 2001 , ( 2) . 国语学院学报, [ 4] 周相利.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J] . 外语 2002 ( 10 ) . 与外语教学, [ 5] 李明远. 图式理论与外语词汇习得[ J] . 四川外语学院 2001 , ( 4) . 学报, [ 6] 周 遂. 图 式 理 论 与 二 语 写 作[J] .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作者简介: 雷晓东( 1978 —) , 男, 陕西渭南人, 硕士研究生, 淮海工学院国际学院讲师 。
— 150 —
。 其实质是“系统深入探讨长时 能力的建筑砌块 ” 。 记忆在理解过程中的作用的一种理论模式 ” ( 二) 图式的分类 根据图式理论, 一般认为, 图式分为三种类型: 语言图式 ( linguistic schema ) 、 内容图式 ( content schema) 和形式图式( formal schema) 。语言图式是 有效运用语言的前提, 指学习者对词汇、 语法、 习惯 用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语言运用能力 。具备 即学习者须有良好语言基本功, 方 相应的语言图式, 可实现对输入或输出的语言信息的恰当解码或编 码, 同时调动和结合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 在阅读和运用语言过程中发挥最基本的作用 。 内容图式指文章的内容范畴, 即对文章主题所 涉及内容的熟悉程度。内容图式是理解和运用某种 语言的特定语篇所必须具备的外部世界知识和反映 某一主题的背景知识。 形式图式指学习者对文章体裁结构的理解程度, 即一定的语篇知识和修辞知识。一定的形式图式知 识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运用过程中分析文章的总体布 局, 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及时恰当地补充原 文中缺损的有关信息, 并对文章做出正确的预测。 三、 概念流利( Conceptual Fluncy) 在国外, 概念流 利 ( Conceptual Fluncy ) 这 一 术 语 最 早 由 Danesi 于 1992 年 在 他 的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e neglected dimension 一书中首 次提出。 目前, 概念流利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解 释。Danesi 认为概念流利意味着“掌握目的语如何 。 这个 以隐喻构建为基础对概念进行反映和编码 ” 定义实际上将概念流利度等同于隐喻能力 (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 。 在 同 一 本 书 中, Danesi 还 将 “使用在概念层面上适当的方式组 概念流利解释为 。 概念流 织信息的能力, 是所有语言行为的基础 ” 利性指的是根据隐喻结构了解语言的概念构成 , 能 语法 ) 与其所反映的 够把外语的表层结构( 如词汇、 外语中的概念底层结构匹配起来所达到的能力 。 Danesi 关于 概 念 流 利 的 观 点 得 到 了 Radden, Kovecses 和 Szabó, Kecskes 等学者的认同,但是他 将概念流利等同于隐喻能力的观点遭到了 Valeva 等学者的批评。 Valeva 指出, 概念并不一定都是隐 ( literal 喻性的, 有许多可以直接理解的“字面概念 ” concepts) 就不涉及到隐喻过程, 因而将隐喻能力视 作概念流利的全部是错误的。 四、 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
一、 文献回顾 从图式到图式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已逾二百多年 的历史, 此过程凝聚了哲学家、 心理学家、 人工智能 专家等诸多学者专家如的心血。理论的提出是为了 诠释现象或指导实践。 自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国 外图式理论逐渐发展为一种成熟的理论以来 , 国内 外语教学领域也掀起了一股图式理论应用性研究的 张法科和王顺玲等对图式理论与阅 热潮。高云峰、 读的关系作了研究, 黄文洁、 周相利等则研究了图式 理论与听力的关系, 这些研究共同指出, 教学中一方 另一方面要及时有 面要帮助学习者建立相关图式, 效地激活他们头脑中的图式。 李明远、 马玉梅等研究了图式理论与词汇教学 的关系, 强调记忆中的背景知识和结构 ( 即图式 ) 对 词汇习得的促进作用, 提出根据图式理论通过建构 单个单词的概念图和语篇词汇概念图来辅助外语词 汇教学。 研究图式理论与外语写作关系的主要有周遂、 李 明远等, 他们一致认为图式对于写作具有促进作用, 有的还特别介绍了帮助学习者构建图式的教学策略。 图式理论与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者有王 立弟、 张梅岗等, 这些研究者基本上都认为翻译过程 实际上是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图式转换, 强调译者 内容图式等各种图 的任务是对源语中的语言图式、 式进行正确的解码并对其用目的语进行恰到好处的 再编码。 另外, 徐曼菲和何安平的研究尝试将图式理论 与语料库语言学相结合, 解释语言习得并设计出语 言教学的有效方案。马俊波则探索了将图式理论与 网络多媒体特征结合设计 ESP 阅读网络课件。
2005 , ( 2) . [ 7] 王立弟. 翻译中的知识图式[ J] . 中国翻译, 2001 , ( 2) . [ 8] 张梅岗. 论翻译的图式文本[ J] . 中国翻译, 2002 , ( 1) . [ 9] 徐曼菲, 何安平. 图式理论、 语料库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 J]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 ( 6) . [ 10] 刘绍龙. 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 — —图式理论案例报告 [ J] . 现代外语, 1996 , ( 2) . [ 11] 杨萍, — — 邓礼红. 图式理论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局限— J] . 中国外语, 2007, ( 3) . 一次基于实验的探讨[ [ 12] Rumelhart DE. 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 A] . In Spiro R J , Bruce B C & Brewer W F( eds. ) .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 prehension[C] . 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0. [ 13] Danesi M. 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the neglected dimension[ A] . In Alatis,J. E. ( ed. ) .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2. Washington, [ 14] Valeva G.“On the notion of conceptual fluency in a second language ” . In A. Pavlenko & R. SaLaberry ( eds. ) . Cornel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 Pape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Bilingualism.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 15] Danesi M. Wither contrastive analysis [ J] . The Canadi1993 , ( 1) . 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五、 小结 概念流利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中产生 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对此, 语言学界目前尚没有一个 统一、 公认的定义和诠释。 本文在阐述图式理论和 概念流利的基础上, 对于从图式理论角度重新解读 概念流利进行了初步的、 尝试性的理论探索, 有利于 对概念流利这一术语的多角度和进一步了解 。考虑 到概念流利的复杂性, 关于此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有 同时, 有关如何在图式理论 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的指导下不断培养学习者的概念流利等课题也值得 未来的研究者们进行思考。
综合 Danesi 等以上研究者们的观点, 不难发现, 概念流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外语学习者在语言 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针对操纵目标语而言的 地道程度, 或者说是受到操此门语言的本族语者的认 可程度。从语言的结构角度讲, 概念流利同时体现在 “流利” 。从 学习者词汇、 句法和文章篇章三个层面的 本文的图式理论角度来看, 概念流利的缺失源自学习 者相关图式的缺失或不完善。外语学习者要提高自 必须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习得和完 身的概念流利, 善相关的语言图式、 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 一) 概念流利与语言图式 根据 Danesi 的研究, 获得概念流利的必要条件 之一是学习者必须首先习得目标语的表层结构 ( 如 语法等 ) 。 语言是基础。 如果对语言的掌握 词汇、 程度不好, 那么即便有丰富的内容图式也无法弥补 其语言上的不足, 最终影响此门语言的正确理解和 恰当应用。语言图式的习得同样包括对语言的相关 词汇、 短语、 习惯用法和外语本族语者表达某种思想 时本能地选择的特有的相关句型等的学习 。 显然, 学习者要达到某种外语的概念流利, 就必须不断习 得和构建关于此门语言的新的语言图式, 同时不断 修正自身已有的图式, 逐渐建立完整的语言图式网 络。这一过程中, 对于词汇短语和习惯表达法的深 度习得尤为重要, 学习者应该在其内涵和外延以及 社会语用等方面下功夫。 ( 二) 概念流利与内容图式 要达到概念流利, 学习者头脑中还必须拥有大 量恰当的内容图式。 在语言学习进程中, 不但要学 习反映人类普遍经验的百科知识, 而且要对目标语 社会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特别地关注和积累 。学习 者不断习得关于目标语的新的内容图式, 修改和重 发展完整的目标语文化图式, 有 构已有的相关图式, 利于迅速而恰当地激活交际另一方的相关图式知 识, 因而对于促成外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之间进行 顺利、 有效、 成功的语言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 三) 概念流利与形式图式 正确的、 足量的形式图式对于发展概念流利同 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概念流利反映在语篇层面 则表现为外语学习者在应用语言 ( 如写作 ) 时自觉 地遵循目标语的行文习惯, 谋篇布局、 段落结构符合 本族语者的标准。因而, 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应该注意对目标语相关的各类文章体裁知识的积 累, 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和风格、 行文的特点, 习得 恰当的形式图式, 对于语言使用过程中宏观角度上 “流利” 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的语篇层面的 — 151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