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源配置ppt
每 1000 医 生 800 年 4.5 门 600 4.0 急 诊 400 3.5 人 200 次 3.0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乡卫生院
县及县以上医院
2012-3-29
2002
8
地区 北 京 上 海 天 津 辽 宁 吉 林 高于全 国平均 值1.48 人/千 人 新 疆
2012-3-29
22
二、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
形势分析
确定主要问题 制订规划目标与指标 选择策略 制订实施规划,编制费用预算
规划的评价与调整
2012-3-29 23
形势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卫生资源状况分析 包括卫生资源现状分析、卫生资源需要量 的测算、卫生资源供需分析
2012-3-29
3、卫生全行业管理原则,区域性原则
4、效率(益)原则
5、针对区域主要卫生问题与需要
6、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2012-3-29
21
( 四)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
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有利于建立适宜的卫生服务体系 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证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有效
2012-3-29
17
第二节 区域卫生规划
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 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 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 域卫生发展的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包括合理布局不同层次 、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 服务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形成区 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2.04 1.85 1.84
甘 肃
四 川 云 南 福 建
1.36
1.36 1.27 1.23
浙 江
黑龙江 西 藏 陕 西 海 南
2012-3-29
1.74
1.72 1.66 1.66 1.50
重 庆
江 西 河 南 广 西 贵 州 安 徽
1.16
1.12 1.09 1.04 0.97 0.97
9
卫生资源配置的倒三角
高级卫生机构 中级卫生机构 初级卫生机构 图 1 适宜的资源配置 高级卫生机构 中级卫生机构 初级卫生机构 图 2 不适宜的资源配置
2012-3-29
10
资源配置与需要相矛盾
三级医疗机构疑难 病人群 需专 诊治人群 二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基层 保健机构
卫生供给呈“倒三角”
2012-3-29
健康人群 亚健康人群 常见健康问题人群
人群卫生保健需要呈“正三角”
11
1、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 二 、 卫 生 资 源 配 置 原 则 2、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3、以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为依据原则
4、重点倾斜与兼顾全局的原则
5、投入与产出原则(成本效益)
2012-3-29
12
三、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一)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 1、计划机制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2、市场机制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3、计划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 (二)区域卫生规划
2012-3-29 28
三、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要求与措施
1、加强领导 2、强化全行业管理 3、规划卫生资源总量,调整布局和结构 4、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工作 5、加快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6、完善配套政策和改革措施 7、规划与实施调整并进
2012-3-29
29
2012-3-29 26
2、具体目标 五要素: ①将要达到的状况与条件的特征; ②要达到的状况或条件的质量与数量; ③将要实现这一状况或条件的时限; ④将涉及的人群或环境; ⑤地理区域 3、指标 4、标准
2012-3-29 27
选择策略
从目前我国各个区域面临的共性问题来看,
在制定基本对策是可以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发展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础的城市社区卫 生服务体系 2、对区域全体居民实施经济、有效的以预防 为主的干预措施 3、以解决主要健康问题为核心,实现区域卫 生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 4、构建层次协调、功能健全、布局合理、方 便群众的卫生服务体系。
2012-3-29
13
计划机制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内容: 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决定资源 的分配与组合,又称宏观配置。 主要表现 统一分配卫生资源,统一安排卫生机构、 发展规模、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 优点:从全局和整体利益出发规划卫生事业发 展规模和配置卫生资源,体现卫生事业整体性 和公平性。 缺点:地区间资源配置不均,利用效率低下。
人口比例
卫生资源配置
7
2012-3-29
每医生年门急诊服务人次数下降情况 2、卫生资源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 卫生资源布局不均衡 1200
• 卫生资源结构不合理 城乡人均卫生费用差距
• 卫生资源利用效益不高
比值
• 卫生资源配置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依据 • 资源存量规模不小,资源总体质量不高
2.5 比值
卫生资源的基本形式
卫生人力资源:指以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来 表示的资源。如医、药、护、技以及卫生管理人员 的学历、年龄、性别、职称和职务的构成。 卫生物力资源:指医疗卫生部门的基本建设,器材 设备、药品及卫生材料等物质材料。
卫生财力资源: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用于医疗 卫生事业的经济资源,通常用卫生总费用来表示。
2012-3-29 4
经济性,指卫生机构在提 3、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供卫生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 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区域内全部卫生资 有效性,指卫生机构所 降低成本,同时使资源得到充 提供的卫生服务确实能解 源在总量、结构与分布上,与居民的健康 分利用,具体表现为医疗费用 决患者的健康问题,使患 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组合状态 较低、卫生资源利用效果好。 者得到良好的医疗照顾
每千人口执 业(助理) 医师 4.14 3.29 2.77 2.23 2.14 2.14 低于 全国 平均 值1.48 人/千 人
地区 山 东 湖 北 江 苏 河 北 广 东 湖 南
每千人口执 业(助理) 医师 1.45 1.45 1.44 1.43 1.41 1.37
内蒙古
山 西 青 海 宁 夏
2.10
2012-3-29 18
一、区域卫生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 及生态环境、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和不同的 医疗卫生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的卫生发展 方向、发展目标、发展优化模式及相应的政 策措施,同时规划和配置卫生资源,进行医 疗卫生各要素的空间调度、组合及整体综合 服务能力,向全体人民提供公平、有效的卫 生服务,以增进人群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卫生资源配置
2012-3-29
1
第一节 卫生资源配置概述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概念与必要性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概念
1、卫生资源(health resource )
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开展卫生保健活动所
使用的社会资源。
从狭义上讲,它是指社会在提供卫生服务的
过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
2012-3-29 2
2012-3-29 14
市场机制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内容
运用经济杠杆和价值规律,通过竞争 、价格、供求等市场机制来实现卫生资源 在不同部门、不同级别卫生机构、不同类 型卫生服务项目之间的分配。 优点 能较好地体现效率原则,满足不同层 次人群的卫生保健需要。 缺点 公平性差,不能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15 2012-3-29
2010年12月22日清晨,北京 儿童医院内等待挂号的队伍在 院内拐了几个弯,排到了二环 边上。
满足了有效性和经济性的卫生资源配置,
即所谓的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2012-3-29 5
(二)卫生资源配置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主 要问题
1、卫生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 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卫生资源少而且分布 不均 • 适应医学模式转变 • 更好地服务于防病治病任务 • 实现供需平衡 • 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2012-3-29 6
城乡卫生资源比例失调
1991—2000年,占我国总人口70%左右的农 村人口消耗的卫生总费用只占32%—37%。
城市
30
63-68 32-37
一个看病难,一个看病贵,焦点都在大医院 70 农村 。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小医院门可罗雀。 医疗体制存在的弊端,包括大处方、高设备 依赖、过度医疗等也主要集中在大医院。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
内容 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共同发挥作用 的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优点 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充分发挥计划 调节与市场调节的优点
2012-3-29
16
以区域卫生规划配置卫生资源的方式
区域卫生规划 (regional health planning)以提高区域内人民健康为目的 、以资源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为出发点 ,以社区服务和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为重 点,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合理调整和配置资源的方式。
2012-3-29 19
(二)区域卫生规划的目标
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 应的,有效、经济、公平的卫生服务体 系和管理体制,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 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2012-3-29
20
(三)区域卫生规划的基本原则
1、均衡发展原则、系统性原则 2、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相适应、同步性原则
卫生技术资源:科学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的总称。
卫生信息资源: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现代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