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

注出。也可以简化 为:Cn的形式,例 如:C2或C3。
30°或60°倒角 应分别注出角度和 宽度。
一般按 “槽宽×槽深”或 “槽宽×直径”注 出。
结构名称 光孔
各类孔的尺寸注法
尺寸标注方法
说明
深度(符号“ ”) 为10 的4 个圆销孔
沉孔
符号“ ”为埋 头孔,埋头孔的尺 寸为φ10×90°。
符号“ ”表示 沉孔或锪平 , 此处有 沉孔φ12深4.5。
代替84年标准中的“均布” 。
图中的R不标注具体尺 寸,它的尺寸由宽度12h9 和长度来确定。
14
正方形 □
用细实线绘制,符号为
正方形,可标注在一个边长
14
的尺寸前面,也可引出标注
在数字前。
结构名称 倒角 退刀槽
倒角、退刀槽的尺寸注法
尺寸标注方法
说明
45°倒角
非45°倒角
一般 45°倒角按 “宽度×角度”
⒉ 完整的尺寸 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⒊ 技术要求 加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
⒋ 标题栏 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及 必要签署。
什么是零 组成件机?器的最
小单元称为零件。
根据零件的作 用及其结构, 通常分 为以下几类:
★ 轴类 ★ 盘类 ★ 箱体类 ★ 标准件
螺栓
箱盖 端盖
齿

齿 轮
箱体

滚动轴承
齿轮减速箱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单位是m。
注写Ra时,只写数值
只注一个值时,表示为上限值;注两个
值时,表示为上限值和下限值。
例如:
3.2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
为3.2m。
3.2 1.6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
值为3.2m,下限值为1.6m。
Rz3.2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Rz的上限值
砂轮
图中 Φ:槽的直径;b:槽宽 b ⒊ 钻孔端面
作用:避免钻孔偏斜和钻头折断。
90°
⒋ 凸台和凹坑
作用:减少机械加工量及保证两表面接触
良好。
凸台
凹坑
凹腔
凹槽 接触加工面
6.3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为什么要进行视图选择呢?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零件图的一组视图 应根据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的不同而采用 不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三、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⒈ 箱体、支架类零件
装油杯孔
轴承孔
肋板
螺钉孔
支撑板
端盖 轴承



底版



齿轮 轴 轴 承 座
⑴ 分析零件 功用:支撑轴及轴上零件。
轴承座功用图
形体:轴承孔、底版、支撑板、肋板等。
结构:分析四部分主要形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支撑板外侧及肋板左右两面与轴承孔外表面
相交等。
⑵ 选择主视图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⒈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Y X
L
Ra=-L1 ∫
L
0 y(x)
dx
近似为: Ra=-L1 i∑n=1 yi
三、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及其注法
⒈ 表面粗糙度代号
表面粗糙度符号 表面粗糙度代号 表面粗糙度参数
其它有关规定
如:轴套
一个视图即可
10 18
25
加工位置 零件的安放位置 (轴、盘类)
一、选主视图
工作位置
(支架、壳体类)
投射方向 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的
二、 其它视图的选择 首先考虑表达主要
形状特征
工件旋转
形体的其它视图,再补
全次要形体的视图。
原则:完全、正确、清楚
车刀移动
方案比较:
车床
加工轴
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最大间隙
孔的公差带 与轴的公差 带相互交叠
图例: 孔 轴
⑶ 配合的基准制
① 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 与不同基本 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不同配合的制度。
基准孔 公差带图:
0 -+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H”。
过盈配合
0
② 基轴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 与不同基本 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不同配合的制度。
⒊ 轮、盘类零件 (如端盖)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面所 组成,其厚度相对于直径小得多,成盘状,周 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符合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A向 通常采用全剖视图。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布情况。
A
A
6.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 小及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⒊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⑴ 标准公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国家标准共规定了20 个等级。 即:IT01、IT0、 IT1~IT18 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
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
0
+

0 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
基本尺寸
⑵ 基本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C向局部视图表 达上面凸台的形状。
A D
D
B-B C
视图方案一
轴承座
⑷ 方案比较
视图方案二:
A-A
将方案一的主视 图和左视图位置对调。
俯视图选用B-B 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 板断面及肋板断面的 形状。
C向局部视图表达 上面凸台的形状。
B
B
B-B
俯视图前后方向
较长,图纸幅面安排 欠佳。
C
A
A C
轴承座
机械制图之零件图
第六单元(一) 零件图
6.1.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6.1.2 零件的工艺结构 6.1.3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6.1.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6.1 零 件 图 的 内 容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样称 为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作用: 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⒈ 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 在不同方向的表面上标注时,代号中的数 字及符号的方向必须下图的规定标注。
★ 代号中的数 字方向应与 尺寸数字的 方向 一致。
3.2 3.2
3.2 30° 3.2
★ 符号的尖端 3.2
必须从材料
30°
外指向表面。
3.2
6.3 3.2
6.3 6.3
⒊ 标注示例 (1)
6.3 3.2
×
1.6
2×45°
⑴ 表面粗糙度符号
基本符号:
H2 H1
60° 60°
H1 ≈1.4h H2=2 H1 h —— 字高
表面粗糙度符号
符号
意 义及说明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单独使用无意义)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横线上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 糙度要求
⑵ 表面粗糙度参数:
⑴ 两曲面相交
过渡线不与 圆角轮廓接触 铸造圆角
过渡线
⑵ 两等直径圆柱相交
铸造圆角
切点附近断开
⑶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过渡线画法
A
过渡圆弧与A处 圆角弯向一致
⑷ 圆柱与肋板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
从这点开始有曲线
相交
相切
相交
相切
⒉ 起模斜度
铸件在内外壁沿起模方向 应有斜度, 称为起模斜度。当 斜度较大时,应在图中表示出 来,否则不予表示。
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系列确定了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
A
B
+
CCD D E EF F FG

零线
0-
G
H
JS J
K
M
N
P
R
S
T
UV
X Y Z ZA ZB
0
ZC
基本尺寸
基本尺寸
zc
0
+
-
m n p r s t u v x y z zazb 零线
c cd d
e
ef
f
fg
g
h
js j
k

0
b
a
(三) 配合
结构名称 圆锥销孔
各类孔的尺寸注法(续)
尺寸标注方法
说明
圆锥销孔所标 注的尺寸是所配合 的圆锥销的公称直 径,而不一定是图 样中所画的小径或 大径。
一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注法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 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 状误差。
(二)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界限值。 最大极限尺寸: 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大值。 最小极限尺寸: 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小值。
零件合格的条件: 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例:一根轴的直径为500.008
基本尺寸: 50 最大极限尺寸: 50.008
思考并回答
最小极限尺寸: 49.992
零件合格的条件:
50.008≥实际尺寸≥ 49.992。
3×.2
3.2
二 极限与配合
(一)零件的互换性 ● 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 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 性能要求。
●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由设计者确定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公差大 小。
(二)极限与配合的概念与名词术语
⒈ 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