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版本号:2.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实施 QB-╳╳-╳╳╳-╳╳╳╳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I n t e r f a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S i g n a l i n g 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S i g n a l C o l l e c t i o n G a t e w a y P a r t )目录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6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6.1.术语、定义 (2)6.2.缩略语 (2)7概述 (3)7.1.系统结构概述 (3)7.1.1.系统描述及系统结构图 (3)7.1.2.各网元功能 (4)7.2.接口概述 (6)7.3.接口协议 (6)7.3.1.SDTP实时通信协议 (6)7.3.2.接口机制 (8)7.4.接口要求 (19)7.5.接口版本 (20)8全量信令数据传送接口 (20)8.1.数据包格式 (20)8.2.包头格式 (20)8.2.1.通用包头 (21)8.2.2.专用包头 (21)8.3.全量信令数据传输接口 (23)8.3.1.全量数据通知notifySignalData (23)9编制历史 (23)10附录A 省市编号 (23)A.1. 省编号 (23)A.2. 市编号 (25)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信令采集网关与信令共享平台和其他相关网元设备连接的接口标准,以及平台内部需要公开定义的各种接口。
本标准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内部使用,为业务开展、招标选型、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GSM/3G网络环境。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系统结构、接口协议、全量信令数据传送接口。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本标准需与《信令监测系统A+Abis总体技术要求》、《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A+Abis信令采集网关接口分册》、《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A+Abis 信令采集网关分册》、《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A+Abis信令共享平台分册》配套使用。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XX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姗姗、倪伟、杨波、武威、王宇剑、邢喆、徐夏丰、赵小健、余立、梁燕萍。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中A+Abis信令采集网关与信令共享平台及其他相关网元设备连接的接口标准,以及平台内部需要公开定义的各种接口,是开展信令监测系统建设的技术规范,为业务开展、招标选型、工程建设及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GSM/ 3G网络环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发布单位[1]信令监测系统A+Abis总体技术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A+Abis信令共享平台接口分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A+Abis信令共享平台分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A+Abis信令采集网关分册[2]客户信息保密管理规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GSM通信网路由组织与局数据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置原则(第二分册:GSM通信网网元数据设置原则)[4]新业务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5]防火墙部署总体技术要求V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6]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需求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7]中国移动网管系统监控平台推广阶段技术规范[8]YD/T 1303-2004 No.7信令监测系统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9]TS 08.08 v8.15.0 Mobile-services Switching3GPPCentre-Base Station System(MSC-BSS) Interface,Layer 3Specification[10]TS 09.02 v7.14.0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MAP)3GPPSpecificationITU[11]ITU-T Q.752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sfor Signalling System No.7Networks6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必须”、“推荐”/“建议”、和“可选”等词语在本规范中的使用需遵循以下指导。
- “必选”/“必须”项是指业务、产品和设备所必须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UST,REQUIRED,SHALL。
- “推荐”/“建议”/“应”项是指在标准中未作强制要求,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被认为更佳;对应于RFC2119 RECOMMENDED,SHOULD。
- “可选”/“可”项指参考性要求,是业务、产品和设备在目前阶段可不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AY,OPTIONAL。
- 必不能,不能,不得:表示绝对的禁止;对应于RFC2119 MUST NOT,SHALL NOT。
- 不推荐,不建议:表示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按照所述内容制作,被认为略次;对应于RFC2119 SHOULD NOT,NOT RECOMMENDED。
- 规范中除了明确指明为“推荐”/“建议”、“可选”外,均为必须要求。
6.1. 术语、定义6.2. 缩略语缩略语英文全称中文含义AD Application Domain 应用域DDU Data Dispatch Unit 数据分发单元DXC Digital Cross Connect 数字交叉设备HDLC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IP Internet Protocol IP协议ODBC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开放数据库连接OMC Operation Management Center 系统管理单元SAU Signal Analysis Unit 信令分析单元SCG Signal Collection Gateway 信令采集网关SDTP Shared Data Transfer Protocol 共享数据传输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Protocol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U Store Unit 存储单元TAP Test Access Point 测试接入端口7概述7.1. 系统结构概述7.1.1.系统描述及系统结构图信令采集网关结构图如图4-1所示。
图7-1 信令采集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信令采集网关(SCG,Signal Collection Gateway)从移动通信网中获取原始信令数据,并向汇聚设备提供所需的数据。
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共享信令数据来源,包括:Mc口、A口、Abis口、LSTP、HSTP、HLR、关口局等网元以及接口。
信令采集网关接收来自信令采集接入设备的全量原始信令数据,并把数据进行统一格式封装后通过IF1数据通道传输到汇聚设备。
信令共享平台接收汇聚设备发送的全量信令数据,并且对全量信令数据进行解析处理。
7.1.2.各网元功能7.1.2.1. 七号信令采集接入设备E1端口采集接入设备包括两种方式:●高阻跨接方式:将高阻隔离器件跨接在交换侧DDF架的E1中继端口上,进行信令数据采集,配置DXC设备进行信号放大,并对2M中继中的64K信令链路进行收敛。
●交换机内部收敛终结接入方式:由交换机将分布在多个E1中的64K信令链路收敛到仅承载信令链路的专用E1中。
无须高阻跨接,采集设备可直接从专用E1端口采集信令数据。
●分光器方式:分光器方式用于监测以光纤为载体的链路。
分光器的测试接入端接入到信令采集系统。
对于非光纤链路的检测,由于第二种方式会占用交换机资源,建议优选高阻跨接方式。
7.1.2.2. IP信令采集接入设备IP端口采集设备包括三种方式:●TAP方式:TAP方式类似于七号信令链路的高阻跨接方式,通过TAP设备实现三通,将端口数据复制为两路,一路用于监测,一路接续到原接续端口。
●镜像方式:镜像方式是采用镜像方式从交换机的测试口得到协议数据。
●分光方式:分光方式是采用分光器对光纤进行分光,一路用于监测,一路接续到原接续端口。
设备需均支持单模光纤接入及多模光纤接入。
主备用网元应分别接入不同的TAP设备,以避免单点故障。
7.1.2.3. 信令采集网关信令采集网关负责从现网中收集全量的原始信令数据,并把数据进行统一格式封装后传输到汇聚设备。
全量信令数据未成功传送到汇聚设备的情况下,信令采集网关应缓存全量信令数据,以便数据重传,同时应提供相应的告警信息。
信令采集网关需支持主动传送方式,对端提取作为可选项。
7.2. 接口概述图4-2 接口示意图接口功能描述如下:IF1:信令采集网关、汇聚设备与信令共享平台间的接口,主要传输全量信令数据(原始信令经IP化后数据)。
该接口所采用的协议为SDTP(共享数据传输协议)。
7.3. 接口协议7.3.1.SDTP实时通信协议SDTP为实时数据共享传输协议。
该协议是信令采集网关、汇聚设备与信令共享平台之间的接口传输协议,用于信令采集网关、汇聚设备把采集到的原始信令数据传送到信令共享平台,其传输特点是数据传输量大,实时性要求高,过程简单,不需要握手鉴权过程。
共享数据传输协议(SDTP)以TCP/IP作为底层通信承载,具体协议结构如下图所示:图4-3 信令数据传输协议栈协议栈分为3层,分别为承载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其中,承载层为IP 协议,它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传输层(SDTP+TCP )为上层应用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协议;应用层通过SDTP 协议封装传输至信令共享平台的信令数据。
数Server 数数Client 数图4-4 SDTP 协议栈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接收方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时,采用长连接方式: ● 通信双方以Client-Server 方式建立TCP 连接,用于双方信息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