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v200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v200

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v200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E q u i p m e n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M o b i l eS i g n a l i n g 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S i g n a l i n g S h a r i n g P l a t f o r m P a r t)版本号:2.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X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7)4.1系统总体架构74.2网元功能85系统功能要求 (15)5.1信令数据处理功能155.2数据共享功能215.3信令数据订阅管理功能235.4信令采集网关接入管理功能385.5数据存储功能385.6配置数据管理395.7接口质量监测功能446应用功能要求 (46)6.1拓扑管理476.1.1拓扑呈现476.1.2网络拓扑维护486.1.3告警和预警管理506.1.4网络指标实时监视546.1.5特殊场景重点无线小区监控保障556.2记录查询586.2.1实时跟踪586.2.2CDR/TDR查询616.2.3用户自定义信令流程状态机626.3信令承载分析(可选)646.3.1信令链路类(可选)646.3.2消息统计类(可选)656.3.3设备资源类(可选)676.4核心网分析686.4.1核心网指标分析686.4.2短信业务706.4.3漫游业务716.4.4呼叫转移分析736.5网络优化分析736.5.1GSM无线网络分析746.5.2TD-SCDMA无线接入网部分836.5.3各类业务网络异常统计分析896.5.4小区质量排名统计906.5.5接口消息及失败原因统计分析906.6终端专题部分916.6.1终端超频分析926.6.2终端综合分析936.6.3在网终端分析986.7专题分析996.7.1乒乓切换专题分析996.7.2疑似短通/重复呼串话分析1106.7.3寻呼黑洞分析1126.7.4呼损分析功能1166.7.5业务时延综合分析功能1186.7.62G/3G互操作专题分析1226.7.7超频分析1236.7.8用户投诉处理分析专题1276.8客户感知专题分析1296.8.1VIP用户业务质量感知分析1306.8.2VAP(Very Annoying Person)用户业务质量感知分析 (131)6.9系统自管理功能1326.9.1自监控能力要求1336.10系统通用功能1366.10.1CDR关联要求1366.10.2钻取1376.10.3二次统计1376.10.4时间条件设置1376.10.5号码通配1386.10.6保存(支持选择性保存)、导入导出 (138)6.10.7支持原始数据批量保存1386.10.8任务自定义1396.10.9设置的查询统计条件可以保存1406.10.10锁屏1406.10.11条件与条件或1406.10.12查询结果对过滤条件的支持1416.10.13多列排序1416.10.14列的前后拖拽及隐藏显示1416.10.15单元内容的复制1416.10.16原始数据的保存截图能力1416.10.17记录显示条数多页显示记录数要求 (142)6.10.18查询记录结果全部显示,不可限制 (142)6.10.19查询显示进度条及消耗时间1426.10.20显示查询总结果统计数1426.10.21门限设置时效要求1426.10.22流程图和原因值均要支持中英文转换 (143)6.11用户权限管理1437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 (145)7.1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1457.2处理性能要求1467.3存储要求1477.3.1全量信令数据存储1477.3.2CDR/TDR信令数据存储1477.3.3MR数据1487.3.4统计数据、报表和告警数据存储1487.4可靠性要求1497.5软件要求1497.6硬件要求1517.7可扩展要求1527.8部署要求1537.9冗余能力要求1538接口要求 (153)9时间同步要求 (154)10网管要求 (155)10.1配置管理15610.2设备状态管理15810.3性能管理15910.4安全管理15911操作维护要求 (161)11.1可管理性16111.2可维护性16111.3易用性16212网络安全要求 (163)13编制历史 (164)附录A:中国移动基于信令监测的网络质量指标规范 (165)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三期中的信令共享平台提出要求,是信令共享平台建设需要遵从的技术文件。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系统功能要求、应用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要求、接口要求、时间同步要求、网管要求、操作维护要求、网络安全要求。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三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本标准需与《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接口规范——信令共享平台分册》及《中国移动信令监测系统设备规范——信令采集网关分册》配套使用。

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伟、王姗姗、武威、杨波、贺赢、王宇剑、邢喆、徐夏丰、余立、梁燕萍。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令监测系统三期中信令共享平台的系统结构、系统功能要求、应用功能要求、接口要求、性能要求、时间同步要求、网管要求、操作维护要求、网络安全要求,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GSM及3G 网络环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 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必须”、“推荐”/“建议”、和“可选”等词语在本标准中的使用需遵循以下指导。

- “必选”/“必须”项是指业务、产品和设备所必须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UST,REQUIRED,SHALL。

- “推荐”/“建议”/“应”项是指在标准中未作强制要求,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被认为更佳;对应于RFC2119 RECOMMENDED,SHOULD。

- “可选”/“可”项指参考性要求,是业务、产品和设备在目前阶段可不提供的功能或性能要求;对应于RFC2119 MAY,OPTIONAL。

- 必不能,不能,不得:表示绝对的禁止;对应于RFC2119 MUST NOT,SHALL NOT。

- 不推荐,不建议:表示若业务、产品和设备按照所述内容制作,被认为略次;对应于RFC2119 SHOULD NOT,NOT RECOMMENDED。

- 规范中除了明确指明为“推荐”/“建议”、“可选”外,均为必须要求。

表3-1 词语解释4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4.1 系统总体架构信令共享平台的组网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4-1 信令采集共享系统结构图信令共享平台是信令采集共享系统的三层架构中的第二层。

共享平台接收汇聚设备发送来的全量信令数据,然后进行协议分析、事件合成与关联,共享平台具备存储全量信令数据、业务信令数据以及CDR/TDR信令数据的能力;共享平台通过开放接口向应用层提供指标数据、CDR/TDR数据以及对应的原始信令数据。

4.2 网元功能信令共享平台包括信令处理模块、接入模块及管理模块。

●信令处理模块:信令处理模块主要完成对信令采集网关上报的全量信令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合成以及处理等操作,生成应用系统所需的业务信令数据、CDR/TDR信令数据或统计数据等,主要由信令预处理单元(SPU)以及信令分析单元(SAU)组成:⏹信令分析单元信令分析单元(SAI)提供信令处理相关功能,信令分析单元完成信令解析、合成、CDR/TDR信令数据以及业务信令数据的生成,以及数据挖掘和分类统计,,根据全量信令数据以及CDR/TDR信令数据实现信令监测应用的应用处理等功能。

信令分析单元支持根据过滤策略,在向应用系统提供信令数据前对相关信令数据执行过滤操作,避免关键信令数据信息泄露,保证信息安全。

信令分析单元提供存储功能,根据应用系统的订阅需求,对订阅策略及信令数据进行存储。

◆信令解析功能:主要完成全量信令数据的解码和关键信息提取;◆数据合成:根据数据订阅的要求,合成满足匹配条件的业务信令数据、CDR/TDR信令数据,合成时支持对重复数据进行剔重,以及合成正确性的检验;◆统计分析:根据上层应用对数据做相应的统计整理和综合分析;⏹信令应用处理单元信令预处理单元(SPU) 负责把各个分散的信令采集网关发送的信令数据汇聚到一起,并对平台的解析单元(SAU)和分发单元(DDU)提供数据支持,并对全量信令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检验。

●接入模块接入模块采用集群或负载均衡方式,主要负责根据应用系统的订阅请求,进行协议转换以及数据分发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分发单元以及协议转换单元。

⏹数据分发单元数据分发单元(DDU)主要负责向应用系统发布信令数据。

数据分发单元发送数据前应根据应用系统的订阅请求判断应采用的接口协议类型,并当判断应用系统订阅以Web Service接口协议接收数据时,通知协议转换单元进行协议转换。

数据分发单元对不同的应用系统分配不同的数据分发点,数据分发点包括业务信令数据分发点、CDR/TDR信令数据分发点两类。

业务信令数据分发点和CDR/TDR 信令数据分发点从信令分析单元(SAU)接收业务信令数据,并根据的数据订阅策略将数据发送到应用系统。

数据分发点可以针对应用层的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分发情况统计,形成数据分发记录。

⏹协议转换单元协议转换单元提供协议转换功能,将SDTP协议转换为应用系统所需的接口协议类型。

●管理模块管理模块主要负责订阅、查询、注册以及安全控制等业务管理,网管等系统管理功能,以及数据存储等功能,主要包括存储单元、业务管理单元以及系统管理单元等。

⏹业务管理单元业务管理单元(SMU)提供注册,安全控制,接受数据订阅,完成业务流程等管理功能。

业务管理单元包含安全控制中心,对应用系统的接入、系统管理员的接入以及模块间的调用提供安全控制;管理应用系统的数据订阅,是整个平台的数据订阅服务提供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