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信泰富案例

中信泰富案例


估计风险的重大程度
风险分析
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考虑如何管理风险

中信泰富事件反映出其内部的风险监管和治理机制存 在问题,累计期权的风险与收益严重不匹配,收益固定但 风险却无限。中信泰富选择了澳元作为买卖产品,这笔合 同并未考虑相关货币贬值而设定止损金额,从而为日后的 无限量亏损埋下祸根。
风险表现
1.市场风险。 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中信泰富共先后买入澳元期权合 约共90亿澳元,因全球金融海啸,澳元大幅贬值。决策的失误,最终让 中信泰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左图为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澳元 兑美元走势图。由走势图可知澳元 兑美元从全年最高价为7月的0.9848 狂跌到10月的0.6004。
2.流动性风险。 中信泰富2008年10月20日对外披露了巨亏消息,由于巨额亏损, 中信泰富曾出现短暂的流动性危机,随后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 向母公司中信集团求救。
中信泰富股价图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 • • • • 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内部监督
主要原因) 内部控制 (主要原因)
内部环境 董事会制度:
• 董事长大权在握控制着董事会 • 独立董事制度失去作用 • 董事会高管巨额薪酬
风险评估
外部因素
风险识别
内部因素
风险评估
中信泰富买入澳元期权合约共90亿澳元,比实际矿业投资额高出 4倍多,并且其买入行为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采取分批买入的方 式。应当说,中信泰富在投资澳大利亚磁铁矿时世界经济正处于上升 时期的话,此时做多澳元完全可以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密集买入 澳元的时段为2007年8月到2008年8月,而此时,全球经济已显危险征 兆,特别是到了2009年,所有不同经济体衰退的趋势非常明显。在这 种情况下,尽管中信泰富已经发生明显亏损却仍在一味做多澳元。之 所以如此,就是中信泰富认为澳元跌势已经见底,并试图通过追加投 资挽回前面的 •
风险的分类: 投机风险:既有损失的机会也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动态风险:社会、经济、科技或政治变动产生的 风险。 经济风险:经济活动过程中,因市场因素影响或 者管理经营不善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 财产风险:各种财产损毁、灭失或者贬值的风险。 汇率风险:指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 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5. 产权经济学认为,国家控股企业由于事实上割裂了产权所有 者和产权经营者的利益链条,不仅淡化了后者对前者的责任意 识,而且也放松了经营者对市场的风险意识。因为,在国有化 的制度安排中,风险最大承接者是政府。中信泰富正是背靠着 官方这棵不倒的大树,以为政府具备了超级的风险分解能力, 才敢于大胆压赌,孤注一掷。
中信集团向中信泰富授出11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认购中信泰 富发行的可换股债券,以及承担中信泰富在外汇累计期权合约 的损失。
3.信用风险。 受巨额亏损等负面消息影响,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2008 年10月的股价暴跌逾5成,收市时跌幅达55.1%,股价由14.52港 元跌至6.52港元。大量投资者对中信泰富信心不足。集团主席 荣智健代表董事会向公众表示道歉。 为挽回投资者信心,荣智健声明称:中信泰富拥有包括特 钢、铁矿、地产、基建等各种优良资产;中信泰富集团高级管 理层发现问题后,召开了特别董事会,并授权审核委员会进行 独立调查;并同时也在寻求母公司中信集团的支持。
4.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作为总裁的荣智健,手中 权力过大,公司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与荣智健一起打下了中信泰 富的江山,并追随荣智健20多年,形成了对荣“铭感于心”的 特殊情感,公司副董事总经理荣明杰、公司董事兼财务部部长 荣明方分别作为荣智健的长子与爱女更是对父亲遵从有三。显 然,无论是“钳控力”还是“内聚力”,两种力量都最终可能 导致对荣智健个人决策权监督的失控,长期投机违规操作。这反 映了公司内部监管存在大缺陷。
小结
• 任何一项控制措施都必须从上述五项要素进行考虑 • 首先基于企业现有的内部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风险,包括 公司层面的风险和业务流程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相 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并针对风险评估确定的风险点确定相 应的控制措施,实施内部控制活动;与此同时建立相应的信 息收集和沟通机制,对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内部信息和外 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及时反馈至企业内部控制 相关的各方,并同时实施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以提高控制 措施实施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 中信泰富正是对风险没有合理估计,对权力没有有效监督, 在信息披露上又严重违规,结果导致内部控制系统漏洞百 出,最终成为其巨额亏损的根本原因。
3 .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企业没有建立起防火墙机制,在遇到 巨大的金融投资风险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对冲交易来 规避风险,使风险无限量扩大。事实上公司是建立起了会计事 务所设计的风控机制来预防流动、营运风险的,但因为总裁荣 智健的独断专行,该机制完全没有启动,造成制定制度的人忘 却了制度对自己的约束的局面。
内部监督
• 中信泰富作为在业内颇有影响的红筹股公司,其自身的内 部监督却没能合理有效的设计与落实。中信泰富董事局主 席荣志健的公开信中称,“集团财务董事未遵守集团风险 对冲政策,在进行交易前未按照公司一贯规定取得董事会 主席的事先批准,超越了职权限度”,“财务总监未尽其 应有的把关职责,没有将此等不寻常的对冲交易提请董事 会主席关注”。 • 中信泰富巨额的外汇交易亏损反映该公司欠缺适当的内部 监管,透明度不足。要知道没有监督与制衡的权利是危险 的,是可怕的!企业要想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 予以实施,且实施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 情况等,就需要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再控制,即对 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2.投入升级:误判市场风险。投入升级主要是指投资决策者 为了证明自己最初选择的正确性,进一步向已经存在较大风险 或者证明可能失败的地方继续追加新的投资,希望能够弥补过 去的损失,并最终获得赢利。投入升级实际上是投资者对未来 获取高额收益的期望,和即使在低概率条件下运气也会改变的 信念相结合的产物。
进行外汇买卖的目的: 大约日交易量 5% 来自于公司及政府在国外市场 的商品及服务买卖,他们必须把赢得的利润转换 成本国货币。 其他95%来源于以投资赢利为目的的外汇交易。 外汇买卖的种类: 远期外汇买卖:外汇买卖交易中,凡交割日预定在 即期外汇买卖起息日以後一定时期的外汇买卖, 称为远期外汇买卖。其主要作用是用于避免贸易 和金融上的外汇风险。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
业绩评价
信息处理
实物控制
职责分离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出盈利预警,首次披露持 有超过百亿澳元的累计期权,并称早在9月已经察觉其潜 在风险。中信泰富事件折射出中信泰富外汇衍生品交易在 操作上违背了基本的内部控制原则,尽管公司有很多的规 章,实际上都成了摆设,而没有被执行。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制度的落实甚至比制度本身更重要,因为没有被落实 的制度形同虚设。所以,控制活动一定要落实到位,只有 这样才能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杠杆交易是利用小额的资金进行数倍于原始金额的投 资,以期获取相对投资标的物波动的数倍收益率或亏 损,风险很高。 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指一国货币兑 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 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 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 即汇率。
即期外汇买卖:一般是交易双方按当天外汇市场的即期 汇率成交,并在交易日以后第二个工作日进行交割的 外汇买卖。其作用是满足客户的即期、临时性的付款 要求,并可以帮助客户调整手中各种外汇头寸的比例, 以避免汇率风险。 风险: 两种表述: • 表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 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 • 表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 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 金融风险属于此类。
案例分析:中信泰富巨亏
CITIC Pacific in 2008
组长:唐林涛
组员:杨茜玲、孙富平、康红菲、 组员:杨茜玲、孙富平、康红菲、毛雪娟 任红、方源、 任红、方源、史新星
目录
中信泰富简介
背景知识
案例分析 教训与启示
中信泰富公司简介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港交所:0267)于 1990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一家在香港交 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司,并为恒生指数 成份股之一。 其前身是信泰发展有限公司, 其前身是信泰发展有限公司,1990年 年 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 司购入其49%的股份并注入若干资产,并 于1991年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 公司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广大的内地市 场,业务重点以基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 基础设施(如桥、路和隧道)、能源项目、 环保项目、航空以及电讯业务。
巨亏原因
1.加框效应:高估收益头寸。加框效应是指在投资决策时,对 低概率事件作出过高的期望,从而使得投资者愿意承担更大的 风险。加框效应的实质是没有看到真正的输赢概率,降低对损 失可能性的估计,而提高了对赢利可能性的估计,因此选择了 与市场方向完全相反的决策。
由于特种钢生产业务的需要,中信泰富2007年动用4.15亿 美元收购了西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 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个项目使得中信泰富对澳元有着巨大的需 求。而为了防范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中信泰富在市场上购买 了数十份外汇合约,即中信泰富把宝完全押在了澳元多头上。 在中信泰富看来,澳元在最近几年的持续升值趋势还将保持, 做多澳元肯定会赢利。然而,一场全球金融海啸最终让澳元飞 流直下。对澳元价值前景的误判导致了中信泰富决策的失误, 并最终让中信泰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背景知识简介
期货(Futures)与现货相对。是现在进行买卖, 但是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 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 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交收期货 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 之后,甚至一年之后。 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合同或者协议。 期货市场买卖期货的场所。 外汇买卖 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按照一定的价格 (即汇率)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