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2016•永州)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D.百团大战【考点】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分析】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知识点.【解答】依据题干,这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故选A.2、(2016•济宁)“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①南昌起义②九一八事变③卢沟桥事变④平津战役⑤台儿庄战役.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②③④【考点】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遭到日本发的侵略,结合所学即可解答.【解答】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日本离我们‘最远’”,说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我国造成的危害最大.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占领东北三省,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②正确;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③正确;1938年春,国民党组织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重大胜利.⑤正确.选项①发生在国共十年内战时期、④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所以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16•齐齐哈尔)下列是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其中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事件是()A.八一三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考点】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事件.【解答】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故选B4、(2016•泰安)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提出“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他们呼吁()A.变法维新 B.民主科学 C.团结抗日 D.和平建国【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提出“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可知张学良、杨虎城呼吁团结抗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最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故选C5、(2016•咸宁)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七七事变的爆发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双十协定”的签订【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解答】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C6、(2016•昆明)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故选C.7、(2016•徐州)今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图),“历史的转折”是指()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解答】根据题干中“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可知这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故选D.8、(2016•大庆)抓住关键词是把握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与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扣押蒋介石”几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 D.第一次国共合作【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9、(2016•天门)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明显不同的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而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是日军制造的侵华事件.所以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明显不同的是西安事变.故选B10、(2016•临夏州)1936年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该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华北事变【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解答】依据题干“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可知,这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开呀蒋介石,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故选B11、(2016•扬州)这是解放前东北邮电管理局发行过的一张纪念邮票,票面上写着“反对内战,一致抗日”“双十二纪念”字样.这张邮票是为了纪念()A.九一八事变B.长征胜利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内容.【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表达了人们“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意愿,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C.12、(2016•淮安)八(1)班某同学学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后,整理出了知识线索(如图).促使横线处“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的关键历史事件是()A.义勇军抗日B.南京大屠杀C.八一三事变D.西安事变【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爆发.【解答】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故选D13、(2016•河北)为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和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内容.【解答】根据“古都兵变、国共缓攻矛与盾、八年烽火山河破”等内容可以判断“□□□□”应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两党合作共同抗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故选B.14、(2016•菏泽)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到:“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是事件是()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解答】题干中“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故选B.15、(2016•湖州)图中反应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有()①背景:日本发动全国侵华战争;②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地点:陕西西安;④意义: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正式成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解答】根据题干图片上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等可知反映的是西安事变.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不是正式成立.此外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故选C16、(2016•株洲)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解答】从题干“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看出这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故选B.17、(2016•临沂)如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重点掌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故选C.18、(2016•南京)下列历史现象中,促进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是()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百团大战的发动D.“双十协定”的签订【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解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故选B.19、(2016•邵阳)《张学良(1901~2001年)口述历史》中称:我的事情只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那年发生的事情是()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西安事变 D.卢沟桥事变【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解答】张学良出生于1901年,到1936年36岁,可知是西安事变,张学良36岁那年发生的事情是西安事变.故选C20、(2016•青岛)1936年12月《桂林日报》: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指()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识记.【解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汉卿”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张学良;而“迫以兵谏、1936年12月”这些关键词又可以告诉我们,此事件指的就是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ACD.故选B.21、(2016•达州)团结使中华民族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和平是中国人民经历残酷战争后的迫切愿望.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团结或者国内和平曾做出的努力有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②大跃进运动③重庆谈判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考点】西安事变;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民族团结或者国内和平曾做出的努力.【解答】②大跃进运动和④文化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失误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和民主,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因而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22、(2016•齐齐哈尔)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A.《甲午风云》B.《西安事变》C.《鸦片战争》D.《重庆谈判》【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解答】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3、(2016•常州)1936年12月13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的新闻报道(见图).该新闻报道的是()A.七七事变爆发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C.西安事变爆发 D.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爆发的史实.【解答】据题干中的信息“1936年12月13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的新闻报道”可知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促使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C24、(2016•长沙)“以下犯上,促成民族团结”.这句话适合评价下列哪一事件()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南昌起义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解答】“以下犯上,促成民族团结”可知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促使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C25、(2016•河南)“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促成以上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中共七大的举行D.重庆谈判的成功【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爆发.【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所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故选B.26、(2016•恩施州)为了纪念象西安事变80周年,某班同学准备办一期黑板板,下面是同学悼念的相关材料,你认为可以入选的是()①西安事变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②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蒋抗日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④张学良被赞是“伟大的爱国者”、“千古功臣”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相关史实.【解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但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的事件是卢沟桥事变,据此可排除含③的BCD 三个选项.故选A.27、(2016•黔南州)曾经被软禁在贵阳黔灵山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还会这样做”.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事变”是指()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考点】西安事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内容.【解答】题干中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指的事件是西安事变;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而蒋介石不接受,1936年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联共抗日,停止内战.故选D.28、(2016•内江)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 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华北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D 1938年,台儿庄战役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A.A B.B C.C D.D【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解答】根据所学可知,ABC都与史实相符,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台儿庄战役是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故选D.29、(2016•长春)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