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的功效及炮制方法
白附子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
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白附子都有些什么其他的功效及炮制方法。
白附子的功效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白附子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炮制方法
1、生白附子:除去杂质。
2、制白附子: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黏沫,换水后加白矾(每lOOkg白附子,用白矾2kg),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
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干燥。
(每lOO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kg。
)
白附子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植株常较高大。
地下块茎似芋艿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外被暗褐色小鳞片。
叶1~7(与年限有关);叶柄肥大肉质,下部常呈淡粉红色或紫色条斑,长达40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戟状箭形或卵状宽椭圆形,长10~40cm,宽7~30cm,初发时向内卷曲如角状,后即开展,先端渐尖。
花梗自块茎抽出,绿色间有此红色斑块;佛焰苞紫红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而弯曲,檐部卵形,长达15cm;肉穗花序位于佛镂苞内,长约14cm;雌花序和中性花序各长3cm左右;雄花序长约2cm;附属器圆柱形,直立,长约6cm,紫色,不伸出佛焰苞外;雄花金黄色,雄蕊有2花药,药室顶孔开裂;中性花线形,下垂,淡黄色;雌花棕红色。
浆果熟时红色。
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白附子的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
表面白色奎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
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淡、麻辣刺舌。
饮片性状
制白附子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淡棕色,切面黄色,角质。
味淡,微有麻舌感。
白附子的功效及炮制方法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