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卒中患者失眠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
摘要:失眠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影响其身心功能。
本文对脑卒中患
者失眠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脑卒中;失眠;护理进展
失眠是以入睡或睡眠维持困难所导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
而影响昼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
失眠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
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1 失眠的相关因素
1.1 脑部器质性病变老年脑卒中患者失眠的病理因素主要是脑卒中导致机体
神经递质的失调,5-羟色胺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和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失眠[2]。
1.2 疼痛脑卒中患者往往存在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血脉淤阻等,由于偏瘫肢
体的过分静止,造成血液循环不良,且在患病的初期,患者缺乏运动,以致关节
囊韧带及肌腱出现筋挛,患者未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运动锻炼,继而扭伤或是关
节脱位而造成疼痛[3]。
1.3 负性情绪,多数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都会产生恐惧、焦虑、悲观和自
卑等严重的负性情绪,导致患者失眠现象的发生。
这些负性情绪主要是由于患者
突然由健康的身体成为肢体活动不能的患者,在短时间内思想上不能接受,而延
伸出来的远离亲人的孤独寂寞感,对所患疾病的不认识及恐惧感,背离工作和家
庭的挫折感,对疾病花费的内疚感。
1.4 生活环境因素噪音、陌生环境及医护人员查房或夜间操作是影响患者的
睡眠的主要因素。
患者从家里到医院,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有许多的不
适应。
病室的温湿度、灯的亮度不适也易造成患者失眠。
另外患者由于白天需要
接受治疗和护理而卧床时间过多或是探访人员过多都会引起患者兴奋,而导致失眠。
1.5 生理机体老化由于老年人神经性和体液调节功能下降,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胃部防御能力降低,夜间肾功能低下,再吸收能力下降,导致夜间排尿增加,而老年脑卒中患者多伴有活动障碍,引起睡眠中断,影响睡眠质量。
2 失眠的护理干预措施
2.1 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措施
2.1.1放松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减轻身心紊乱的状况,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放松训练目前运用最多的就是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正念减压疗法及腹式呼吸。
2.1.2 光照治疗的护理由于老年脑卒中患者绝大部分都存在活动无耐力,甚至
存在肢体活动障碍的情况,导致他们常居家中,甚少接受阳光的照射,而光照又
是影响生物节律的重要因素。
采用亮光暴露可减少日间小睡,巩固夜间睡眠,最
终改善患者睡眠觉醒的昼夜节律。
2.1.3 脑卒中并发肢体活动障碍的睡前指导要求肢体摆放在功能位置,防止患
侧肢体受压,如有肢体疼痛可使用止痛药物,使患者能够在身体较舒适的情况下
进行睡眠。
肢体康复尽可能安排在白天进行,睡前可进行肢体按摩,也可以进行
情绪上的调整训练达到诱导睡眠目的。
2.1.4 睡眠习惯行为指导,良好的睡眠行为习惯可有效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
眠质量。
由于老年脑卒中患者昼间需要接受治疗护理,容易长时间卧床。
因此要
严控白天卧床时间,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督促患者去进行适当的康复活动。
睡前
保持愉悦心情,避免不良情绪,促进睡眠。
2.1.5 强化心理疏导,增进正性情感负性情绪持续时间过长或过于激烈,在
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引起人体各个系统功能的失调,导致失眠的发生。
帮助患者走
出负性情绪的关键在于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强化心理疏导。
2.1.6 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护士做好病区环境的介绍,加强病区管理,使患者生活起居方便,减少人员探视,利于患者休息,认真倾听患者诉求,及时
调整病室的温度湿度及光照亮度,保持病室内的通风,将治疗护理尽可能放在白
天进行,夜间减少操作,将各种仪器音量调低,争取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
洁的病房。
2.2 药物护理干预措施。
2.2.1 GABAA复合体激动药该类药物种类众多多,可分为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
苯二氮?类的抗失眠药物以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地西泮、阿普唑仑为主。
不良反应为反跳、宿醉作用、记忆损害及成瘾。
护理过程中,告知患者遵医嘱服
药的重要性,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
非苯二氮?类药物以佐匹克隆、唑吡坦、
扎来普隆等,相较与苯二氮?类药物,它的吸收迅速,无残留,药物依赖性低,
无反跳,记忆损害轻微。
2.2.2 镇静类抗抑郁药物临床常用的有多塞平、曲唑酮、米氮平、阿米替林、
度洛西汀等,其半衰期长,且通过肝肾代谢,使这些药物对于老年人及肝肾功能
障碍患者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明显。
必须选择时,注意遵医嘱给药,必要时停药,以免发生中毒,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2.2.3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临床常用的有瑞美体昂、雷美替胺、雷美尔通,其吸
收迅速,不易产生依赖性和耐用性,未发现反跳性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是目前
较理想的治疗昼夜节律失调性失眠的药物。
但其对于脑卒中失眠等继发性睡眠障
碍疗效不大,常作为联合用药使用。
结论
失眠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不仅与疾病有关,还与多种因
素有关,对患者身心功能恢复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今后需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
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增强老年脑卒中患者机体抵抗力,避免
失眠与脑卒中的恶性循环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苏英.中医护理对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
20(6):132-134.
[2]杨辉.急性脑梗死并发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杂志 2014;17(4):99-100.
[3]蒋运兰,王艳桥,冯玉等.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构建与评价[J].护理学杂志 2014;2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