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导学案【第1篇】一、课前活动大家快快坐坐好,来给大脑做体操,跟我念念好不好?(生:好)先想后说有条理,吐字清晰声音亮,礼貌大方人人夸。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阿姨敲门,问老师:“请问校长室怎么走?”教师答:“一直往西走,那边的第二个教室就是。

”阿姨:“谢谢!”教师答:“不用谢。

”2、导入课题。

1)、小朋友,刚才那位阿姨找王老师干什么呢?(问路)2)、在现实生活中,问路是经常发生的,你有没有问过路?别人有没有向你问过路?(学生交流)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问路(出示课题)3、在这节课上你想知道写什么呢?(问路人要注意什么?指路的人要注意什么?)三、再现情境,学习问路。

1、图画,语言再现书本情境。

(图画出现白马石刻公园,教师用语言描述)并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发言)2、真聪明,替兰兰出了这么多好主意,兰兰最后决定问路。

如果你是兰兰,你会向谁问路?怎么问?(民警叔叔、过路人、附近人家)3、用图画出现一位老爷爷,真是巧,看谁来了?4、兰兰该怎么问路呢?(小组合作,推荐两个人练习问路,其他小朋友做评委)5、请两组小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认真听。

6、评评哪组棒,说说理由。

7、互动实践,巩固问路要领自主把握。

请小朋友按照问路的要求,再找朋友练一练,这回还要注意动作、表情哦!8、指名台上表演,指导学生从问路要领、礼仪态度和动作表情几方面进行评议。

9、.总结:兰兰找到了她想去的白马石刻公园,心情很高兴,我们用掌声祝贺她问路成功!四、再创情境,学会指路。

1、图画、语言再创情境。

(媒体显示小熊的家)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它请了好多小朋友到家里共同庆祝。

有小猪、小狗,还有小猫呢!小猪正皱着眉头发愁呢,这是为什么?原来它找不到小熊的家啦!2、小朋友,你们说小猪应该怎么办?(问路)3、(媒体演示小猪很有礼貌地问路,但大象伯伯指路不清楚的情景)为什么小猪还是找不到小熊家呢?4、快到吃饭的时间了,小猪多着急啊,同学们,如果你认识小熊家的话,你愿意给小猪指路吗?5、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小熊的家。

(出示路线图)6、找好朋友练习:一人扮演小熊,一人演指路的小动物。

7、学生戴小猪、小猴、老牛的头饰表演。

8、你喜欢哪一位指路人,为什么?9、通过你们的帮助,小猪顺利地到了小熊家,推开门一看,小猫、小狗都来了,正唱歌呢?五、创设生活情境,加深体验。

1、我班的一位同学画的图美,写的字好,电视台的小记者准备采访我班的才子,可是他走到这里不认识路了,请你告诉他该怎么走。

2、同桌合作试演。

3、指名上台表演,按问路、指路的要求评价。

六、向生活拓展。

这节课,大家说得好,评得好,掌握了问路的本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问路,比如到同学或老师家串门,做客,不认识路就找不到,你想去谁家,课后可以向他问路,等到假日,就可以独自登门了,让我们用今天课堂上获得的本领到现实中去实践吧!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导学案【第2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会写“读、麻”等10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

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过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

(一)激趣导入,引发期待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让我们通过视频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视频)请看,空中有浮云飞鸟,地上有房屋、池塘、竹林,一个小男孩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沉思、遐想。

大自然,多么生动有趣!处处都是美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个单元中描写大自然的第二篇课文。

请大家齐读课题。

(课件出示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指导书写1.初读课文,示肥读。

同学们,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带着你的疑问,认真听课文朗读。

(课件出示课文朗读录音)2.认读课文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词语。

3.书写本课生字。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我们再来看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

下面,我们来写“麻”和“册”字。

麻:“广字头”要写得大,将“林”包住,首笔点在竖中线的上端。

“林”的第二个“木”稍大,横画略超出“广字头”,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册:整体不要太宽,左边略小,右边略大。

横折钩中的“横”要写得短。

长横穿过左右两部分,略向右上倾斜。

大家拿出纸笔,每个字练习写两遍,注意书写姿势。

(三)梳理主要描写事物,初步把握课文内容1.读文释疑,揭示题意。

这篇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这本“大书”指的是什么?“书中的内容”又是什么?(课件出示)我们从第一自然段中知道,这本书指的是大自然,我们来一起读。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

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在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书中的内容就是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

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这是最让他们感兴趣的。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好玩的东西吧。

(课件出示)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是啊,“高远、广阔”这两个词语说明大自然真是无边无际,又列举出了“有空中的,水里的,地上的”,说明种类繁多!文中的省略号更是给了我们无边无际的遐想。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生动优美的语言。

2.梳理主要事物,把握内容课文中还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呢?请大家朗读第2~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圈画出来。

(课件出示课文的)描写的事物依次是:小麻雀、老鹰、蚂蚁、花草、以及房前屋后的果树、竹子、棕榈等。

(四)感受大自然的乐趣,体会生动的语言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好玩的东西?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画出描写生动的句子。

1.我们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这几句话。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句子)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这三句话分别描写了小麻雀、老鹰和蚂蚁。

作者用了哪些生动的词语来描写它们呢?请你圈画出来。

分别是“叽叽喳喳、蹦蹦跳跳、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井然有序、勇敢忠贞”。

(课件将这些词语变色)。

我们把这些词语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三种动物不同的样子。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真是一只活泼的小麻雀!这些词语把小麻雀活泼可爱的一面写出来了,句子读来充满了画面感。

让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吧!(课件出示句子)老鹰高空盘旋,展翅翱翔的画面你们见过吗?我们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视频)老鹰飞翔的姿态是多么自由自在,捕猎时又是“勇猛而下”,又快又准,令人叹服,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小蚂蚁呢,虽然弱小,却也活出了“勇敢忠贞”的精神,令人敬佩,请你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每一种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姿态,大自然因为他们更加多样和好玩。

我们一起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这三句话都是描写动物给人的印象。

但每句话的结尾表达的形式却不一样。

(课件标黄)叫人……给人以……真叫人……课文这样写多有意思啊,我们再来读一读。

2.圈画语句,自读感悟还有哪些描写生动的句子,快找出来和同学们交流吧。

有的同学画出了第三自然段的这一句话。

(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请你读一读这句话,并且说一说你的理解。

一年四季,四季之景不同,趣味也不尽相同。

(课件出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雨滋味万物,大自然开始焕发出生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季到来,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这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红日与荷花相互呼应,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天的“一粒粟”,换来了秋天的“万颗子”,农民的劳动换来了丰收的景象。

金灿灿,黄澄澄,多么丰富的色彩,秋季之美,美在硕果累累,美在色彩纷呈。

“墙角数枝梅,凌寒自开。

”那墙角的几支梅花,冒着冬日的严寒自盛开,为什么远远望去就知道是梅花呢?因为它隐隐传来阵阵香气,令人神清气爽,将冬日的寒冷也驱散了。

从这些古诗中,我们感受到春雨滋润万物,夏花色彩艳丽,秋日硕果金黄,冬日梅花绽放。

各有各的风景,各有各的韵味。

四季之景不同,带来的感受也不同。

再读这句话,你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能感受到大自然这本大“书”内容的丰富多彩。

还有细心的“我”,在大自然的书中发现了花儿的不同色彩,草叶的不同形状。

我们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

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在第四自然段中,细心的“我”在房子前后栽种的果树的身上发现了三处不同。

请你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我家房子前后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

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味道格外鲜美。

三月,粉红的桃花开了,紧接着,雪白的梨花也来争艳,橘子树的,柚子树的,各有各的美,他们丰富了大自然的色彩。

(课件出示)秋天到了,丰收的果实也带来了不同的体验,梨的甜美,桃的多汁,橘子的酸甜,柚子的可口,你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丰富的味道。

(课件出示)大自然的书里,有色彩,有果实,不仅丰富,还有收获。

想象着不同果树依次开花结果的美景,嘴里品味着果实的香甜,我们再来读一读。

有的同学找到了第五自然段,在这一段,作者最喜欢什么?我们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

作者用哪些生动的语言来描写它们呢?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通过“沙沙”这个象声词,我们仿佛亲耳听到叶子在微风吹拂下沙沙作响,这里,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说这情景“如同温柔的细语”,多么特的感受和体验。

你能想象出“温柔的细语”是什么样的声音吗?它会对“我”说些什么?“我”在成长,竹子也在一天天长大,它像“我”的伙伴,陪我长大,伴我说话。

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我”与自然和谐美好的画面。

作者又是怎样写棕榈的?(课件出示句子)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

这句话中作者把棕榈树的叶子比作大蒲扇,通过这样的比喻,把很多人少见的棕榈树叶的样子形象通俗地写了出来。

(课件出示棕榈树)“高大挺拔、超凡脱俗”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到了棕榈树的高大威武。

它还有另一种境界,我们来读读下面这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