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人民的生活已逐步达到小康水平,然而在高速的经济建设中,也同样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

道德理想的失落,内心深处羞耻感和罪感意识的淡化,功利主义和世俗文化的泛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

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因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意义。

只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精神指导,社会主义公民的价值观念才能得以全面正确塑造。

只有拥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做到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时刻以热爱祖国为荣,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以作为认为人民公仆为荣;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探索科技奥秘,时刻以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为荣,才能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以辛勤劳动为荣;
价值观是一种思想,是一种自我意识,一种自我提醒与督促。

思想、意识为行动指引了方向,当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的方向都已出错,何谈能够在人生的征途中保持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等一些优秀的品质,来真正做到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奋斗终身。

更多的可能是以损人利已、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为荣,而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

如果每个人都能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真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怎么又会出现赖昌星这样的狡猾分子,怎么又会出现这么多的刘志军、李嘉廷、胡长清、成克杰、程维高、刘方仁、郑筱萸……如果每个企业都能以“八荣八耻”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依据,怎又会出现那么多的三聚氰胺、毒血旺,怎又会有那么的染色馒头、地沟油,那里又会出现臭水沟捞来的麻辣龙虾,农药高残留的菠菜,福尔马林泡过的火爆毛肚。

“八荣八耻”的提出,为我们划出了一个评判是非的标准,同时这一标准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为塑造具有崇高道德
修养的社会主义公民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1年的两会已圆满召开,十二五规划的蓝图也呈现在我们面前,社会主义的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开辟道路的征程中,每个人应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激发全体公民的崇高精神追求与真情价值观的树立,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只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动指南,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是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和谐社会首先是稳定的,我们不期望一个像利比亚,像埃及,像突尼斯那样动荡的社会,我们也不愿意有一个充满核辐射的国家,也不希望社会中再出现“我们爸是李刚”、药家鑫等形象,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力的社会,是利益协调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成员和睦相处的社会。

面对这样一个让人神往的社会,我们不禁要思考怎样建设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提出的“八耻”也正反应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一些弊端,一盒天价月饼、一顿天价年夜饭,使勤俭节约教育变得软弱无力;盗版、虚假广告、考试作弊在不知不觉中吞噬着人们的诚信良知,作秀成风,使人难辨真假,这不是和谐社会。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

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共同的价值尺度,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取向,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动力.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原则理应得到弘扬,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理应得到强化.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其鲜明的是非标准和明确的价值导向,指导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提高了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增强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动力。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文化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都混淆不清,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不能做到旗帜鲜明,整个社会的和谐就失去了前提。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通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进而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营造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只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举措,才能培养新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素质关系21世纪中国的命运,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

看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如何,关键是看现在的青少年的面貌。

青少年的成长,不仅仅是青少年本身的问题,其背后是千家万户、亿万民众,祖国未来。

然而近来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青少年本身价值取向问题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一些问题和现象较为突出,需要我们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区别对象,分类指导,在增强荣辱意识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上下功夫。

“八荣
八辱”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进一步发展,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很强。

对于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意义重大。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举措,切实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价值观建设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荣辱观是影响人一生的重要观念,而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必要。

总的来讲,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

他们的思想观念新,创新意识强,而且正在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生力军。

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然而目前大学生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当今大学生在面对价值多元化,面对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的新形势,面对社会的深刻变革,思想意识都存在着无所适从的尴尬。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这样一些在老一辈人心目中非常神圣而崇高的观念,然而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淡漠了。

他们思考更多的也许是个人利益的得失,而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利益却思考得却少之又少;一些同学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哪
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奉行享乐在前吃苦在后,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对政治活动少有兴趣。

在大学生荣辱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妨碍到他们的成人,成才,成功,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牢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在实际生活中切实做好一名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自觉弘扬,是对革命道德传统的继承发展,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德基石,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是培养新一代有激情,有活力,有创新人才的有效举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