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中考试(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试(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

衡阳县一中2016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学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命题人:李庚生)注意:本套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个部分。

请将答案全部写到答题卷上,否则不记分。

本套试卷分值100分,时量8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毛泽东指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农民的四条极大绳索。

”与材料中的“族权”关系密切的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郡县制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分封制3、当年明月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曾写道:“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朱元璋毁灭“那个庞然大物”是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勋贵集团 D.皇室集团4、右图是1984年10月1日,国庆大游行的队伍中打出的横幅“小平您好”,人们自发地打出这样的横幅,主要是因为邓小平A.力挽狂澜,结束十年动乱B.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C.南巡讲话,发展市场经济D.一国两制,促成港澳回归5、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这种感觉的出现缘于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经济全球化加速C.欧盟诞生和欧元问世 D.欧共体成立6、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权利法案》的是A.国王B.议会C.内阁D.首相7、法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和多次反复,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共和制,其标志是A.《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B.《1791年宪法》的制订C.《权利法案》的出台D.《人权宣言》的发表8、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A.《人权宣言》B.《资政新篇》C.《共同纲领》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历史意义有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B.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C.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D.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10、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巴黎和约》11、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日本12、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13、“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等”。

材料描述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三大改造的进行C、一五计划的实施D、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14、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A.“教育革命”B.整风C.“科教兴国”战略D.工农教育15、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是提出了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6、斯大林曾评论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

”这次尝试是指A.第一国际B.巴黎公社C.十月革命D.五四运动17、下图喻指的政治现象出现在A.秦朝 B.唐朝C.宋朝 D.元朝18、“人文主义”、“古典文化”、“世俗化”是某书中的核心概念。

该书研究的主题是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19、鞠躬礼和脱帽礼取代了跪拜等旧礼节。

这一礼俗变化发生在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后C.辛亥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以来20、21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C.加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1、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重要基础的国家是A.苏联 B.德国C.美国D.中国22、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A、制止了新殖民主义B、直接打破了两极格局C、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23、在中国近代的某个时期,激进的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认为,拯救中国之道在于全面否定传统。

为此,他们提倡A、中体西用B、师夷长技以自强C、三民主义D、民主和科学24、“场景超越现实,光线太过完美,教堂过于雄伟。

抛开了启蒙理性的限制,没有反映19世纪生活的真实状况。

”这是对某幅浪漫主义绘画的评论。

以下属于浪漫主义风格的是A.《泉》 B.《自由引导人民》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25、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D.“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材料解析题(30分。

共2个小题,其中26题14分,27题16分)26题、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

……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

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三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争吵。

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

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请回答:(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张出自哪本著作,该理论思想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4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立法权”在实践中是如何相互牵制的。

(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4分)27、1700年以来,中、美两国GDP数据的变化(见下表)不仅反映了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

(16分)2019-2020年中考试(学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请回答:(1)从1700年到2015年的三个多世纪,中国和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各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8分)(2)你认为1950年以来两国经济地位变化的时代背景是什么?(8分)三、简答题(10分)28、抗日战争在国际上被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杭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由于全面战争时间约为8年,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为抗战。

(1)指出抗战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2分)(2)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国内意义。

(4+4=8分)四、探究题(10分)29、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10分)材料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材料二 1978-2008年,中国用短短的30年实现了一个从颓败到中兴的划时代飞跃,迅速踏上现代化道路。

30年,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30年,经济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电视政论片《解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事件。

(2分)(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实现“划时代飞跃”的基本经验。

(4分)衡阳县一中2016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学考模拟)测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材料解析题(30分。

共2个小题,其中26题14分,27题16分)26.(14分)(1)《论法的精神》。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4分)(2)立法权: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

(6分)(3)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有时也会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

(4分)27.(16分)(1)中国:1700年GDP世界领先;1900到1950年GDP增长缓慢,占世界比重大幅度下降;1950年到2015年GDP突飞猛进,位居世界经济大国之列。

(4分)美国:1700年GDP很低;1900年到1950年GDP上升幅度很快,占世界比重越来越大;1950年到2015年GDP持续高速发展。

(4分)(2)1950—2015年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全球化大潮(4分)1950—2015年的美国:二战后,引领第三次科技革命,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其它也可酌情给分。

4分)三、简答题(10分)28.(1)时间:1937年7月;(1分)标志: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1分)(2)国内意义:是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4分)国际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分)四、探究题(10分)29.(1)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2)历程:第一阶段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然后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第二阶段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分)(3)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经济体制;坚持改革开放;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