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五彩缤纷提起修辞,人们一般会认为只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其实不然,为了吸引读者,增强新闻标题的美感,可以适当地采用某些修辞手法。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采用哪种修辞手法,首先必须准确、规范概括新闻的内容或主旨,在此基础之上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才可以使文章具有吸引力。
下面介绍几种新闻标题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对于新闻标题来讲,其直接作用就是可以让读者很好把握新闻的内容和主旨,激发阅读热情。
如《人民日报》(2008-5-8)发表了一篇新闻报道,标题是:5月7日,7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在上海建成起吊,创下单吊起重世界之最(引题)“蓝鲸”是怎样炼成的(正题)标题中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形象地比喻为庞大无比的蓝鲸,既恰到好处,又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感,使阅读者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
对偶。
新闻标题中所运用的对偶,就是将两组能够概括新闻内容或主旨的两组文字,并列排列起来,这两组文字具有字数相同,意思又相互关联,结构一致,音节协调的特点,阅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其作用是可以给人以美感,激发阅读欲望。
如在《人民日报》(2008-5-18)上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主题)全国各地积极捐款捐物救助四川灾区(副题)主标题中运用了一组对偶句,排列整齐,发音协调,前句是起因,后句是结果,很好地表达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全民一心,抗震救灾的决心。
读后给人以振奋的力量。
又如,《人民日报》(2008-5-17)报道有关北川被困灾民“亲人生死相依,朋友相互鼓励,路人挽起手臂”的事迹时,用了《不放弃〓不抛弃》这样的标题,其中体现出他们对生的渴望、对亲人的依恋、对朋友的关怀。
此题目短短几个字,却可以产生使心灵震颤的力量。
需要强调的是,在运用对偶修辞时,第一,选用的句子要与新闻内容具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勉强。
第二,句子结构要一致或相当,不要生拼硬凑。
如果那样的话,反而会弄巧成拙。
拟人。
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中,有时为了增加文字的感染力,往往将写作对象比拟为有生命的人。
这样制作的新闻标题,可以使阅读者有切身的体会,引导读者去了解、关心新闻的内容。
如在《人民日报》(2010-2-23)上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是:60年一遇严重旱情继续(引题)云南“喊渴” 上下齐心抗旱(主题)标题中将云南省比拟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当他(她)长久无水喝的时候,就像一个人那样“喊渴”,这种拟人的方法既反映了云南旱情的严重,又可以使阅读者有切身的体会,从而产生了很强烈的效果。
借代。
所谓借代,就是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个事物的名称,其前提是,两者存在某种密切的联系。
在新闻标题中采用这种修辞方法时,会产生生动形象的效果,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借代是在新闻标题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在《人民日报》(2008-5-7)发表的报道奥运火炬在海南岛传递情况的新闻的标题为:“祥云”拂椰岛圣火驻我心(主题)海南圆满完成奥运火炬传递(副题)在主标题中用“祥云”代替了奥运火炬,用“椰岛”代替了海南岛。
这样一方面使文字变得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也给人新鲜的感觉,无形中增加了文字的感染力。
需要提醒的问题是,选用的名称是有要求的,具体为:第一,要众所周知,不要冷涩、生僻;第二,要符合审美的基本要求。
新闻标题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三)默认分类2010-03-23 00:12:29 阅读40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1.委婉:不是直接地正面地表达某种思想、意思,而是借助转义形式换一角度或者换一种说法来寄寓或暗示真意。
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中,如能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不仅令人易于、乐于接受,而且能产生幽默风趣、新鲜高雅的效果。
1.1洛桑笑声戛止《金陵晚报》1995.10.8(1995.10.2晚藏族青年喜剧演员洛桑·尼玛因车祸不幸身亡)1.2“蝴蝶”又飞回她的发辫上《襄阳报》1982.5.15(女青年秃疮治愈)1.3美国卫星去海底捞月《北京日报》1958.8.20(1958.8.17,美国的“先驱者”号探月卫星发射失败,卫星坠入大海)2.引用:在标题中引入新闻人物的话或常用的俗语、成语、名句。
可分为明引(表明出处)、暗引(不表明出处)或全引(整句完全引用)、断引(只引用句中的一个部分)2.1“选个好班子,然后开始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引)克林顿给布什忠告(主)《环球时报》2000.12.222.2.东方风来满眼春(主)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副)2.3四川人才交流中心促进技术人才合理流动(引)专业人才不再“一江春水向东流”(主)2.4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主)制裁南斯拉夫使其邻国付出严重代价(副2.5“死亡游戏”终于玩完(主)广州特大女尸系列案侦破记(副)(断引。
犯下残杀妇女案13宗的恶魔罗树标终于落入法网,他曾扬言:“要与公安局玩一场死亡游戏”。
)3.排比:3.1穿山甲被红烧,活猴子被宰杀,猫头鹰被烹调(引)救救这些珍稀动物吧(主)3.2新品多花样多色彩多档次多(引)赠师贺卡精彩纷呈(主)3.3富裕起来的农民的新要求(引)吃细粮住新房看彩电骑“凤凰”(主)4.仿拟:利用、模仿人们熟知的名句、熟语(多为成语)等,保留其语构句式,更换其中的部分词或词组,表达出自己要说的新内容。
4.1乡人具米酒邀客到田家(主)华西农村旅游中心首次接待外国旅游者(副)(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4.2“假种子真把俺们坑苦了”——(引)老汉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主)4.3重赏之下必有懦夫4.4蚊蝇与臭气齐飞污水共粪土一色(引)圆岭市场脏乱不堪入目(主)4.5你往哪里去,我的朋友?(主)关于毛阿敏与钱的纠葛(副)4.6谈谈爱“才”如命4.7“官”念太强亟须淡化(主)目前许多方面仍然是惟“官”为高(副)4.8防患于未“燃”(主)深圳市高层楼房消防管理记事(副)4.9春风熏得远客醉直把店家当自家镇江饮食店热情待客真个名不虚传4.10会翁之意不在会,在乎山水之间也5.反复:有意让同一成分在同一语言单位里多次出现的修辞方式。
有时或者为了强化一种思想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或者为了表明某一事理的确定不移,或者为了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而将标题中某些成分重叠使用,不但不会使人感到是多余重复,反而能增添文采,增强表达效果。
5.1奇怪!奇怪!(引)67岁老妇人“检查胎位”20岁男青年“用催奶药”(主(抨击利用公费医疗,以冒名顶替手段看病开药的现象)5.2占道占道占道……(主)永昌路占道经营真的成了“老大难”(副5.3喜喜喜娘家频添回门女新田改行教师纷纷归队5.4畸形社会畸形病6.呼告:既指标题作者直接向新闻中的人(可含有关读者)或物发出呼唤、告白,也指标题作者让新闻中的人、物等新闻本体直接发出呼唤、告白。
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是面向被呼告对象表情达意,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6.1彭加木,你在哪里?(主)全国各地群众对彭加木失踪深表关注(副)6.2青年人,多读点书“闲”,成了普遍苦恼,大学生呼唤(引)双休日,请为我“加压”(主6.4红嘴鸥在呼唤(引)“不要捕杀我!”(主6.5自然风景区的呼唤(引)各位游客,请您不要乱扔垃圾(主)7.拆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在特殊的对象面前,为了把话说得幽默风趣一点,或为了其他修辞上的需要,故意把一个词拆开使用,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给人以新鲜感的修辞方式。
7.1男团决战惊心女团决战动魄(引)我队险夺亚乒赛双杯(主)7.2惟愿死灰莫复燃(主)西安医药市场管理失控令人堪忧(副7.3山山听鸟语村村闻花7.4飞天伏群芳碧水映明霞运用拆词辞格,既不能生造词,也不能乱拆词。
切忌以辞害理、以辞害意,要立足于合理的表达需要,比如为了把话说得幽默一点、生动一点而拆词。
同时要记住,拆词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表达题旨,不能搞为拆词而拆词的文字游戏。
8.设问:8.1为啥灾年增了产?科学种田立大功(主)新和四队苏俊祥担任农技员后粮食不断增产(副)8.2淮海路有一片被忘却的黄金地(主)在哪儿?淮海电影院对面;(副)面积多大?7000平方米;被搁置多少时间?整整26年8.3潜艇没长眼?美称将全面调查核潜艇撞船原因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浓缩,设问的内容应该是新闻的核心,所提出的问题要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同时,新闻标题要有魅力。
所提出的问题既要新巧、醒目,能够引起人们的思索和兴味,又要善于把受众头脑里装着的问号,巧妙地引入标题。
9.反问(反诘、激问):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已经肯定或否定了的思想观点和强烈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
它与设问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区别在于设问本身不包含答案,需要自问自答、即问即答;反问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已经确立的思想内容,答案已寓于问句之中,一看便知,不用直接作答。
8.1女儿声声呼唤,父母岂能平静?社会岂能不帮?(引)四岁女孩遭到遗弃(主)公安干警精心照料8.2揭发走私活动何罪之有?女子,就好欺凌么?(主)——记刘芳茹英勇反抗流氓犯罪行为的事迹(副)8.3党委书记难道就批评不得吗?9.歇后:运用歇后语形式来概事、表情、达意的修辞手法。
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个部分或者是含而不露的设谜似的形象化比喻,或者是先作铺垫的概述;后一部分或者是耐人寻味的谜底,或者是顺理成章的总括,或者是画龙点睛的评价。
两部分之间有一定的停顿间歇(可用破折号,逗号、空格表示)。
9.1莫像火车进站——叫得凶走得慢9.2常玉清斗蛐蛐——有赢无输9.3者海部分农民致富后怎样花钱——(引)有的投巨资营造活人墓被人弃(主)有的捐巨资修路建小学受人夸9.4开远日化厂提高外出参观学习效益(引)学回技术创出产品——晋级(主)不见成效汇报了事——处罚10.跳脱:作者故意造成的一种语言变形——不是一句接一句、一气呵成地写下去,而是突然间断,让部分意思含而不露,但读者可以从语境推知,实现沟通理解,获得一种“得其意于语言之外”、“言有尽而意无穷”效果的修辞方式。
“跳脱”的部分主要用“……”或“——”表示。
10.1假作真时……(主)广西博白县三滩供销社掺假证实(副)10.2矿泉水、蒸馏水、太空水、活性水……(引)你喝什么水?(主)10.3女青年在澡堂中毒之后……10.4村民——“记者”——罪犯10.5研究生——公关小姐——研究生(主)西南交大王红兵为何退学又复读(副)新闻标题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二)默认分类2010-03-22 23:45:40 阅读15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1.回环(甲→乙,乙→ 甲;甲→乙,乙→ 丙;丙→甲)使一个语句构成或者多个语句(一般为二个语句或三个语句)组合具有往复、循环的特点,并使这种特点能体现出相关部分的有机联系、辩证关系,从而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
1.1圆形的回环:甲乙丙丁——丁丙乙甲1.1.1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1.1.2学中干,干中学(主)访库东县农田水利勘测设计技术员艾海提·艾买提1.1.3峰高不显峰流大不滞流全国春运圆满结束1.2整齐式自然曲线形的回环:甲X乙—乙X甲1.2.1青年需要改革改革需要青年(主)青年改革积极分子经验交流座谈会在京举行(副)1.3变化式自然曲线形的回环: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格式,词语次序的变化听其自然1.3.1能人教众人众人变能人(主)大黄庄大队多种经营技术队伍不断扩大1.3.2喜嫁三“千金”谢辞金三千2摹绘:对于所写的人、物,确切生动地摹拟其声音、勾画其形态、描绘其色彩,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以便更好地领会所写的特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