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文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人文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范围:38可是
适用专业:涉外旅游专业
一、课程任务和性质
人文旅游地理课程是一门为涉外旅游专业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旨在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范围,以及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对多方面人材的实际需求。

这门课程的开设,与其他课程形成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

二、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绪论
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征及研究任务,认识人文地理学的应用及理论价值;了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与趋势,理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人口、人种和民族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与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以及种族、民族、民俗的概念,掌握人口的发展与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对种族、民族、民俗的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三)、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起源的理论:人口压力说,宴享说;农业起源的地点:C.O.索尔的推论,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世界动植物的驯化;掌握农业的形成,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农业的发展与类型: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四)、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掌握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产业类型,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北美工业区,欧洲工业带,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日本工业区等;熟悉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掌握工业分布的新条件;了解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五)、聚落与城市化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聚落的起源和发展、城市景观与感知;理解城镇标准、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集镇与农村;掌握聚落的定义,城市化的概念、进程、类型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自然环境、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

(六)、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景观;理解本质特性和社会功能;掌握语言的概念、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语言的扩散与影响。

(七)、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要求:掌握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民族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宗教组织,主要宗教的分布区;了解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宗教景观。

(八)、旅游地理
要求:了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大众旅游的发展,旅游的区域特征,掌握旅游动机的概念,旅游动机的类型:田中喜一分类法,麦金托什分类法;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旅游资源与旅游地;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九)、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要求:了解人类行为的特点、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掌握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人类行为区位选择模型。

三、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
四、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考核的主要内容:
1、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基础知识。

2、各章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考试形式
采用综合考试,总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练习和期末考试按规定比例组成。

五、有关说明
1、教学内容参考《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学出版社出版,赵荣等主编)
2、由于课时有限,所授内容在不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可对有关内容进行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