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5Χ10=50分,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有的有多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的或不选不得分)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
A.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于22时18分从北京站开出
B.本次物理考试时间为1h
C.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D.一节课45 min
2.火车停靠在站台上,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对面的火车缓缓起动了,等到站台出现,才知道对面的火车没有动,而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动了,则前、后两次乘客采用的参考系是()
A.站台,对面火车 B.两次都是对面火车
C.两次都是对面站台 D.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运动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在研究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时
B.在研究雅典奥运会首金得主——杜丽打出的子弹时
C.在研究贝克汉姆如何踢出弧旋球时
D.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时
4.一个电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转了3圈回到原位置,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和路程的最大值分别是()A.2R,2R B.2R,6πR
C.2πR,2R D.0,6πR
5.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瞬时速度是矢量
B.汽车的瞬时速度可以用汽车车速表测出来
C.瞬时速度不为零时,平均速度一定不为零
D.瞬时速度不为零且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2,那么该汽车在任意1 s 内 ( )
A.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末速度一定比初
速度大2 m/s
C.初速度一定比前1 s 的末速度大 2 m/s
D.末速度一定比前
1 s 的初速度大
2 m/s
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D.速度方向保持不变,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8.下列运动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且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
D.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9.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做匀
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V 1 ≠V 2)则( )
A .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确定
10.图8( )
A .在t 1时刻A 停下
B .在t 2时刻B 追上A
C .0~t 1时间内A 的加速度大
D .0~t 2时间内A 一直在B 前方
答题纸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18分)
11.如图为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此图象判断,在0—4s 内物体运动的方
向 (填“发生变化”、“不变”),运动过程中离出发点最远的距离是 m, 0—4s 内物体的总位移是 。
12.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 。
A .复写纸已被打穿
B .使用了直流电源
C .振针过短
D .纸带运动过快
13.已知打点计时器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纸带的记录如下图所示,按照打点的顺序,从
A 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计为
B 、
C 、
D 、
E 、
F 、
G ,则物体的运动是 运动(填“加速”、“减速”),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 打下E 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m/s 。
三、计算题(三道题,共32分)
14.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
2
置鸣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听到回声。
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米。
15.有一钢球竖直下落,落到水平地面时速度是8m/s,从地面反弹的速度是7m/s,若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是0.05s,则钢球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16.有一高度为1.70米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米短跑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运动。
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快门(曝光时间)是1/60秒。
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6×10-2米,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5×10-3米。
由以上数据估算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答案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发生变化 20 0 12.ABC
13.加速0.1 0.4735
三、计算题
14.425m
15 .2
m
300s
16.s
5.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