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浅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对策作者李佳琪内容摘要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其建立、健全及实施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
加强会计监督,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是解决当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和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从内部会计控制的含义、必要性、基本原则和方法出发,阐述了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了内部会计控制失控的原因,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
本文共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及其基本目标和方法。
第二部分,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第三部分,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作者认为应当将内部审计写入《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并通过建立企业会计信息公开系统发挥管理当局、股东、债权人、职工和社会公众的共同监管作用。
关键词: 内部会计控制内部审计外部监督对策AbstractAs self-accommodation and self-restriction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manufacturing and prosecution,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s foundation and implement are the keys of enterprise’s success or defeat. To strengthen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nd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of solving accounting order confus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nd maintenance of own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it is a necessary trend of society progress and economy development.This paper sets out from the concept, necessitie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It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in our country and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forlosing control. Finally, the writer puts forward some personal views in the aspectof solving these problems 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The first part,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and it’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The second part, the problems of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in our countryand the reasons.The third part, the ways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Furthermore, the writer thinks that internal auditing must become one part of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criterions. And we can exploit the use of supervisionfrom managers, creditors, investors, staff and public through the 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Key words: 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internal auditing; external supervision; measures目录一、内部会计控制及其基本目标和方法 (1)(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含义及必要性 (1)(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目标及方法 (1)二、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一)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问题 (1)(二)会计控制失效的原因 (2)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4)(一)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引导经营者的行为 (4)(二)建立多层次的企业会计控制体系 (4)(三)建立严格的职务分离和授权审批制度 (4)(四)建立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 (5)(五)提高人员素质,进行岗位轮换 (5)(六)强化企业内部审计控制 (6)(七)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外部监督 (6)(八)加大内部会计控制的宣传力度,提高员工尤其是管理者的认识 (7)主要参考文献 (8)浅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成因和对策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对于防范经营风险,保证企业经营健康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更是建立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
尽管政府有关部门已经逐步制定出相应的规则,但人们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还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笔者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阐述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一、内部会计控制及其基本目标和方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保障。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含义及必要性内部会计控制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它是企业管理特别是内部控制所必须具备并不断强化的一种自我约束系统,是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效性有关的控制,对于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质量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代企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拥有所有权的所有者和拥有经营权的经营者都是企业的控制主体,形成了双元控制主体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内部会计控制是在控制地位、控制利益和控制目标不对等、不一致甚至相互对立和矛盾的两个控制主体之间架起的一座使之彼此信任的桥梁,它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保障。
(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目标及方法为了完善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协调的发展,2000年7月实施的新《会计法》首次反映了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该法第27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①并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提出了四款原则要求。
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又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同时还规定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电子信息技术控制②。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这与之后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采购与付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等文件标志着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已从理论研究阶段正式转入实务操作阶段。
二、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目前,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问题1.企业领导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一些企业领导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对企业实行粗放式管理,没有指定成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者尽管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企业领导者并不强调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严格遵守,使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这不仅反映出企业领导者素质不高,也说明企业领导者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没有充分重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相当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深刻理解,甚至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堆堆手册、文件和规章制度,在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中, 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 已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成了“写在纸上, 贴在墙上”的一种形式, 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1)不相容机构及岗位交叉或兼任现象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较为常见。
如为图省人省事,对会计、出纳人员及其职责不严格划分,出纳岗位应负责的现金、支票存取及相应的现金日记账让会计一人兼任;对物资的采购与保管的岗位也不分设,相互兼容;缺乏会计人员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机制。
这些漏洞致使一些会计人员丧失原则,贪污挪用公款公物等现象时有发生。
(2)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
如某些企业为了搞活经济,允许部门经理开支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但对这部分费用的适用范围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导致部门经理大手大脚,挥霍浪费,使本来微利的企业出现亏损,本来亏损的企业雪上加霜;有的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
这些既损害了投资者和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也加大了债权人决策的风险,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会计信息虚假。
近年来,一些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以及管理层利益驱动,造成了会计核算不实,会计信息虚假现象较为严重。
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
这一状况使利益相关的各方无法据此做出正确决策,出现了会计诚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