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同步检测鲁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同步检测鲁教版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选择题1. (2015 •广东文综,4)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

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 1 338 1 15582307比重(%)17 1.38 4.5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A.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由表中关于中国、印度的数据,可看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故D正确;再比较中国、美国数据,可看出C选项表述错误;该表只能体现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不能反映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量以及城市化水平,故 A B选项可排除。

答案D(2015 •天津文综,6)图1、图2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

读图回答第2题。

图1 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图例y城匝边畀@湖泊人II擁度可区路泊业伽城道湖工愷TJI+©•图2 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2. 结合图1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A. 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解析本题考查人口的变化。

结合人口密度图例,从图中可看出,全市人口密度绝大部分地区有所增加,东北部人口密度增加明显,因此B项正确。

答案B(2017 •江南十校联考)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转变过程。

城市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等。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 —河嫌洸向 o 城区、閒谨芯晤•某硏宪底好院'■ 1;' ■并动密峑型工业和逍佗丄业区翅谯高新技术产业为士的_L业区3. 该城市发展早期的主要农业基地可能是()A. 林木基地B.果蔬基地C.粮棉基地D.禽蛋基地4. 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图中不能直接表达的是()A. 由劳动力数量需求向素质需求转变B. 工业地域由传统工业区向新兴工业区转变C. 交通运输由单一方式向综合方式转变D. 城市功能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解析第3题,长三角地区地势较平坦,城市发展早期城市化水平低,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因光热条件较好,适宜种植粮棉,故C项正确、A项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周边逐渐形成果蔬基地、禽蛋基地等,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故 B D项错误。

第4题,据图判断,城市工业发展由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转变,劳动力数量需求下降,而劳动力素质需求提高,故A、B 项不符合题目要求;该城市早期交通为河运,后期交通方式以河运和高速公路运输为主,反映了交通运输由单一方式向综合方式转变,故C项不符合题目要求;城市规模在扩大,但图中并未直接反映城市功能结构变化的特点,故D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3.C 4.D(2015 •山东文综,3〜4)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

完成5〜6题。

5. 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

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8 : 00B.12 : 00C.14: 00D.18: 006. 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 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 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解析第5题,考查城市交通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正确获取关于交通状况的信息。

据图知,拥挤路段主要是城市外围通向城市中心区的路段,其主要是早上上班所致。

根据选项提供的时间可判断A项正确。

第6题,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钟摆”交通现象的含义,一天当中人们往返于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像“钟摆”一样的交通,称为钟摆式交通。

这种“钟摆”交通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要缓解城市的“钟摆”交通现象,主要是解决人口工作区和居住区分离的问题。

由于城市郊区出现了一些大型居住区,但是缺乏企事业单位,如果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就可以解决部分人口工作区和居住区分离的问题,缓解“钟摆”交通现象。

故D选项正确。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又增加了部分人口的工作区和居住区分离,加剧“钟摆”交通现象,A选项错误;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和优化城市中心区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剧人口工作区和居住区的分离问题,加剧“钟摆”交通现象,B、C选项错误;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答案 5.A 6.D(2012 •浙江文综,9〜10)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 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 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完成7〜8题。

7. 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I 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B. 川阶段与n 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C. W 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D. "到V 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8.影响W — V 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境解析 第7题,据图可知,阶段I 显示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增长率均 为负值,说明中心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川阶段与n 阶段相比,波士顿市中心人口 为负增长,人口应减少;w 阶段后,城市带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城市中心区人 口为负增长;W 〜V 阶段,巴尔的摩市中心区人口为负增长。

第8题,"阶段后,波士华城市带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面对城市人口减少,大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

答案 7.A8.B(2017 •河北名校俱乐部联考 )下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 增长率的比较(%)。

读图,完成9〜11题。

9.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呈增加趋势D.呈A.交通状况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D.自然环fii.) 1.0-2.()EZ3 WEES 华曲性 UZI 纽约 匚二1巴尔的盛 匚1坡上顿城市带扎口 增E申曲址【Ii n减少趋势 10.据上图结合相关知识可判断, 2001年以来我国()解析 第9题,图示2001〜2008年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 率,则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

第 10题,据图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在2%〜8%之间,而同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应小于1%则城镇人口增长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人口的迁入。

第11题,图示反映的城市化问题是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故应避免城市用地的盲 目扩张。

答案 9.C 10.D 11.B二、综合题12. (2017 •长沙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 作的若干意见》。

其中提到:“优化街区路网结构。

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 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

新建住宅要 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 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 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材料二 下图为全国城市道路面积和道路长度各年度变化图。

材料三 城市路网密度,纽约为13.1 km/km 2,北京为6.3 km/km 2(如下图)。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11. 为解决图示城市化问题,我国应该A.加快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转化 C.把农民工全部转变为城市人口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D. 大量农业人口迁入城市 ( )B.避免城市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 D.使农业用地尽快转化为非农业用地+道菇|怖風亿T'力却道路氏际万丁来)(1) 根据材料二,简述全国城市道路面积和道路长度的变化特征。

(2) 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式宽马路”带来的不利影响。

(3) 你是否赞成材料一中提到的逐步打开已建成的住宅小区?请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全国城市道路面积和道路长度的变化特征可从材料二图中直接判读出 来。

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简述时要先说总体特征,再描述不同时段的特征。

第(2)题,应主要从可达性与出行距离,过马路的难度,公交的覆盖率、重复系数以及对城市用地的影响等 方面分析。

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若赞成,应主要从增加居民出行的便捷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方面分析。

若不赞成,应主要从影响小区业主的物权和 小区业主出行安全、增加治安难度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答案(1)总体上道路面积比道路长度增长速度快,城市道路越修越宽。

20世纪80年代,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增长都相对缓慢。

1991年之后,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不断攀升。

除个别年份外,道路面积的增长速度比道路长度的增长速度更快。

(2) 可达性低,出行距离长;过街困难,导致“中国式”过马路;公交服务渗透力弱, 覆盖率难以提高;公交重复系数高,串车概率大;造成城市用地紧张。

(任答4点即可)(3) 赞成。

逐步打开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可以使小区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可以减少土地 浪费,节约城市用地;可以打通城市道路微循环,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打开之后小区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安保、严格楼 栋门禁管理等措施来解决。

(任答4点即可)不赞成。

小区公共区域属于全体业主共有,变成城市公用地有损业主的物权;小区内 公用道路增加会影响业主出行安全;小区开放后治安难度增加; 可能导致小区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脏乱差现象。

(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也可)13. 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 ===■======£==/—市区-i郊县上海市区及秤臭土地面枳变化图(1) 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