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T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操作规范

QT2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操作规范

3.2.5电容性电流平衡:在要求较高电流灵敏度档级进行测量时,可对电容性电流进行平衡,平衡方式将Y偏转放大器置于较高灵敏度档级(如500UA以下)使示波管显示一电容性电流,调节电容平衡旋钮使其达到最小值即可;
3.3使用仪器测试范例
3.3.11N4007测试:
3.3.1.1测VRM:将二极管测试盒插上仪器,将二极管对照仪器上的极性图示放入测试盒中。调节仪器参数:功耗电阻20KΩ,集电极输出电压选择5000V,X轴电压/度200V,Y轴电流/度500μA,极性选择NPN。测试:调节光点至显示屏位置以方便读数,按住“测试”按钮,慢慢将峰值电压从零调大(并使电压从左下方的零点开始),当电压调到1500V左右时直线下折,读出曲线转折点时的电压值1400V即为此二极管的耐压值。(注意:测试盒与仪器接口处有高压!)
3.3.2触发管DB3测试
测触发电压:将触发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测试盒C孔和E孔。调节参数:功耗电阻20KΩ,集电极输出电压选择50V,X轴电压/度5V,Y轴电流/度50μA。测试:开关拨至相应测试端,慢慢调节峰值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行日期
文件类型
仪器名称
资料编号
版次
页次
仪器作业指导书
QT2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3.3.1.2测VF:将二极管的正极插入测试盒C孔,负极插入E孔。调节参数:功耗电阻1KΩ,集电极输出电压10V,X轴电压/度100mV,Y轴电流/度1mA,极性选择NPN,测试:开关拨至相应测试端(根据测试盒位置),慢慢调节峰值电压(并使电压从左下方的零点开始),当电压达到某一值时电流变大,读出曲线转折点呈直线处的电压值(0.7V左右)即为此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3.1.3接通电源,将电源开关向右方向按动,开启仪器预热10分钟。
3.2仪器设置
3.2.1调节光度聚焦、辅助聚焦,将示波管会聚成一清晰的小光。
3.2.2Y、X移位:对Y、X档位旋钮置于中心位置,此时光点应根据PNP、NPN开关的选择处于左下方(NPN)或右上方(PNP)。再调节移位旋钮使其在左上方或右上方实线部份的零点。
文件类型
仪器名称
资料编号
版次
页次
仪器作业指导书
QT2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1/3
1.目的
为规范仪器使用操作,确保元器件的品质,延长仪器使用寿命,保障测试安全。
2.适用范围
二极管,三极管等其它晶体管的性能测试操作
3.仪器测试操作
3.1仪器测试前准备工作
3.1.1检查仪器供电电源是否为AC220±10V,50Hz±20HZ。
3.2.3对Y、X校准:将Y、X灵敏度分别进行10度校准,其方法将Y(或X)方式开关自“┴”至“校准”,此时光点或基线应有10度偏转,如超过或不到时应进行增益调节。
3.2.4阶梯调零:阶梯调零的依据即将阶梯先在示波管上显示,然后根据放大器输入端接地所显示的位置,再调节调零电位器使其与放大器接时重合即完成调零;调节方式首先将Y偏转放大器置于基级电流或基极源电压(即“阶梯”)档级,X偏转放大器置于UC的位置任意档级,将测试选择置于“NPN”,“阶梯”置于“常态”,阶梯幅度/级置于电压/级的任何档级,“输入”拨到正常,“作用”拨到正常,集电极电压置于任意档级,Y方式置于“测量”使示波管显示电压值,此时旋动“调零”按钮使第一根基线与Y偏转放大器在“┴”时直线重合即完成了调零步骤;
3.3.6MDP8N60场效应管测试
3.3.6.1VDS耐压测试:将二极管高压测试盒插上仪器并从盒内两极引出两根测试夹,将G与S极短路,D极接图示仪上的负极引出线,S极接图示仪上的正极引出线。此款为N沟道故极性选择NPN(否则PNP),并将阶梯信号开关置于常态,功耗电阻20KΩ,集电极输出电压选择1000V, Y轴电流/度500μA. X轴电压/度200V,按UDS的要求调节集电极峰值电压至一定值(并使电压从左下方的零点开始),按“测试”按钮,当电压调到800V左右时直线下折,读出曲线转折点时的电压值(700V左右)即为此场效应管的耐压值。
3.3.4压敏电阻测试
测击穿电压:将压敏电组两脚分别插入测试盒C孔和E孔(若标称电压高于500V需在高压测试盒内进行,按1N4007二极管测试)。参数调试:功耗电阻100KΩ,集电极输出电压根据压敏电阻的标称值适当选取,X轴电压/度选取适当的档级,Y轴电流/度50μA。测试:开关拨至相应测试端,慢慢调节峰值电压(并使电压从左下方的零点开始),当电压达到某一值时,电流突然增大,读出曲线转折点时的电压值即为压敏电阻的击穿电压。
2/3
电压(并使电压从左下方的零点开始),当电压达到某一值时电流变大,读出曲线转折点时的电压值(32V左右)即为此触2测试
测稳压值:将稳压管的正极插入测试盒E孔,负极插入C孔。调节参数:功耗电阻250Ω,集电极电压输出选择10V,Y轴电流/度1mA。X轴电压/度1V,幅度级5UA,“输入”开关正常,阶梯10级,极性选择NPN.测试:开关拨至相应测试端,慢慢调节峰值电压(并使电压从左下方的零点开始),当电压达到某一值时电流变大,读出曲线转折点时的电压值(6.4V左右)即为此稳压管的稳压值
3.3.5.3IC电流测试:三极管接法同上,功耗电阻1Ω,集电极电压输出选择10V;极性选择NPN, Y轴电流/度1A, X轴电压/度1V,幅度级50MA,“输入”开关正常,“作用”开关单次;阶梯10级,顺时针旋转“峰值电压”旋钮,逐渐加大;按“单次”作用开关,显示屏出现一组曲线,就是三极管特性曲线;IC读数:电流档位指数1A×Y轴格数3=3A,即为三极管IC峰值电流。
3.3.513003三极管测试
3.3.5.1测放大倍数HFE:将三极管按脚位要求插入相应的位置;集电极电压输出选择10V;极性选择NPN,(如是PNP型则需选择PNP);功耗电阻200Ω,Y轴电流/度1MA,X轴电压/度1V,幅度级20UA,“输入”及“作用”开关选正常;阶梯10级。测试:开关拨至相应测试端,顺时针旋转“峰值电压”旋钮,逐渐加大;显示屏出现一组曲线,就是三极管特性曲线;IC读数:电流档位指数1000MA×Y轴格数4.5,IB读数:阶梯信号电流档指数20UA×簇数10,HFE计算公式:IC/IB=22.5。
3.3.5.2测反向耐压VCEO:三极管接法同上,极性选择NPN,功耗电阻20KΩ,集电极电压选择500V,Y轴电流/度500UA,X轴调至50V;“输入”零电流。测试:开关拨至相应测试端,顺时针旋转“峰值电压”旋钮(并使电压从左下方的零点开始),逐渐加大;将出现类似于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曲线;读数和二极管VR读数一样(450V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