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的加注生产实习授课教案
组织教学(时间5分钟)1、点名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填写考勤薄。
2、检查学生穿着工作衣服、帽、鞋等情况。
3、生产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2、4、先在电教室上课后到实习车间实习。
教学过程
入门指导(在电教室进行,时间25分钟)1、教师提问(5分钟):
1)汽车空调的类型
2)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
3)制冷剂的作用和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4)汽车空调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压力范围分别是多少?
5)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汽车空调结构原理图
2、播放教学录像(10分钟)。
播放加注制冷剂的操作教学录像,播放过程中指出应注意的事项和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的地方。
3、教师强调并板书(10分钟):
1)操作时应带护目镜,应该在通风,无火处排放制冷剂
2)严禁加错制冷剂(R12&R134a)
3)不许明火和电阻加热器加热制冷剂罐
4)连接岐管压力表时要注意排除软管里的空气;
5)高压侧充注制冷剂时,严禁开启空调系统,也不可打开低压手动
阀。
1 、放空制冷剂(10分钟);
示范操作
(在实习车
间进行,时间
70分钟)
示范过程中
在适当时候
提出问题
(1) 准备工作
①压力表组接入系统,调整控制器到最冷位置;
②友动机转速调至1000 ~1200r/min, 并运行10~15min;
(2) 放出制冷剂
①恢复发动机正常转速, 然后关闭发动机;
②缓慢地开启高、低压侧手动阀,让制冷剂经过中间软管排出;
③中间软管开口端应裹上白色抹布,如有冷冻油排出,必须显示在
抹布上。
这时应关小手阀,至刚好无冷冻机油排出。
④表座上高、低压力表读数均为零, 说明系统已放空。
2 、系统抽真空和检漏(45分钟);
教学
重点
提问:系统中有水气会产生什么后果?
在抽真空的等待时间里让学生们到教学用车上找出空调各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并分别叙述各部
件的作用。
提问:系统运转时由高压端充注制冷剂会产生什
(1) 准备工作:
①压力表组上高、低压手阀打开,中间软管接在真空泵进口上;
②拆除真空泵排气口护盖;
( 2 ) 系统抽真空:
①启动真空泵;
②打开高、低压手动阀,观察压力表,表针应向下偏摆,略有真
空显示。
③真空泵运转过10min 之后, 检查低压表读数是否大于
79.8kPa 真空度, 如果真空度不到80kPa左右, 就关闭高、低压手动
阀, 使真空泵停转,检查系统是否有泄漏,根据情况修理后,继续进行抽真空。
④将系统压力抽真空至100kPa后,继续抽真空15 min,关闭高、
低压手动阀及真空泵,放置5~10min,如果压力上升大于3.4kPa, 说明系统有泄漏,此时可利用正压检漏法进行检漏,并用涂肥皂水的方法找出泄漏部位,检查排除后,再进行抽真空工序;
⑤如果低压表指针保持不动,继续进行抽真空30min 以上,关闭
高、低压手动阀后,再关闭真空泵。
3 、加注制冷剂(10分钟)
(1) 准备工作;
①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注入阀手柄,直至阀针完全返回;
②将注入阀装到制冷罐上,逆时针方向旋转板螺母,直至最高位置,然后将制冷剂注入,顺时针拧动,直到注入阀嵌入制冷剂密封塞;
③将板关螺母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再将压力表组上的中间软管接到注入阀接头上,用手拧紧板关螺母;
(2) 系统停开时, 在空调系统高压侧用制冷剂罐充注制冷剂:
教学重点难点
么严重后果?为什么?
提问:
1、低压侧充注时倒置制冷剂罐加快充注速度可以吗?
2、空调系统高、低压侧的压力在什么范围?
3、制冷剂不足或过量有什么问题?
①顺时针方向旋转手柄,使阀针刺穿密封塞,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手柄,使阀针抬起;
②松开表座主中间软管接头,放气几秒种,再拧紧接头;
③打开表座上低压侧手动阀,观察低压表,看表针是否从真空范围转至压力范围,如系统堵塞应予排队后抽真空,再进行下一步;
④将制冷剂罐倾斜倒置在磅秤上,使液态制冷剂进入系统,当磅秤指示达到规定质量时,迅速关闭制冷剂阀门;
⑤关闭表座上高压侧手动阀,从中间软管上拆除注入阀,从系统上拆除压力表组,重新盖上所有的盖和帽;
(3) 空调系统运行时在低压侧用制冷剂罐充注制冷剂:
分组练习
(在实习车
间利用汽车
空调实习试
验台进行)时
间:65分钟)
①启动发动机,调整发动机转速到1250r/min,保证表座上两手阀均
处于关闭状态;
②调整控制器到最冷位置,鼓风机要调至高速;
③将制冷剂罐直立在磅秤上,打开表座上低压侧手动阀,使液态制
冷剂进入系统,当磅秤指示达到规定质量时,迅速关闭制冷剂阀门。
④关闭表座上高压侧手动阀,从中间软管上拆除注入阀,从系统上
拆除压力表组,重新盖上所有的盖和帽。
4、制冷剂充注量是否合适的检查(5分钟)
(1)压力表观察:接好压力表组,运转发动机,使转速为2000r/min,风机转速为最高档,测量系统高、低压侧的压力。
(2)储液干燥器上视液窗上观察:系统工作室内清晰、无气泡,可观察到有液体流动。
1、全班36人,分成6个小组进行练习,每组6人,每组设一小组长;
2、教师分发本课题练习任务书;
3、小组长根据老师的要求安排小组各人的任务;
4、各小组按照;
5、教师作巡回指导:
(1)检查每组实习情况,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必要时作示范;
(2)解答学生提问;
(3)安全操作检查。
附:课题练习任务书
课题练习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