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奇函数偶函数教案

奇函数偶函数教案

函数奇偶性教案(第一课时)
一、课题:谁是奇?谁是偶?
二、课型:概念学习型
三、教学目标:通过函数奇偶性的学习,使学生对函数的整体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让学生能够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以及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理解于应用。

2)难点:判断奇偶性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利用已经学过的对称性,及前面学习过的函数图象来类比学习。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设备:可以运用多媒体,也可以黑板讲解。

八、教学过程:
2)引入:观察下面的函数图像
偶函数:
先来看看前两个函数的图象,我们发现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关于y 轴对称的,是吧!所以,我们就用奇偶性来表示函数图象的这种性质。

那么,函数奇偶性的定义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定义一下:
一、 偶函数:一般的,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
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
就叫做
偶函数。

二、同理,我们也可以定义出奇函数的定义。

请大家
归纳一下。

注意:1)定义域内的、任意的、定义域要关于原点对称才能判断!与函数的单调性的比较!2)首先定义域要关于原点对称才能判断奇偶性。

既奇又偶函数:常值函数
三、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1)定义法:第一步,
先看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否则非奇非偶。

第二步,直接或间接利用奇偶性的定义来判断。

(可利用作差或用作商)
2)图象法:利用奇偶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来判断。

3)复合函数的奇偶性判断:若复合函数是由若干个函数复合而成,则可依若干个函数的奇偶性而定。

四、例题: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4
f()x x=(2)5
f()x x=;
(3)
1
f()x x
x
=+(4)
2
1
f()x
x
=.
九、板书设计和课后分析:
1、板书.doc
2、课后分析:函数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大家要注意哦,还有要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3、家庭作业:书上36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