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文化_代表
• 马云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资金极度短缺。马 云曾经对员工说:“在未来12个月,我们不能放松,一口 气都不能松。我们从北京回来的时候说,我们要准备打36 个月的仗,3年以内我们咬紧牙关、没有工资也要坚持。 我们拼三年,这条船也要给我冲出去,冲到纳斯达克。如 果三年内挫败了,那我们放弃。今天,我要求大家的是, 我们把36个月变为18个月。”当时的马云刚刚做完阑尾炎 的手术。 • 然而,在创办阿里巴巴不到七个月的时候,马云就用6分 钟的时间赢得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风险投资商软银公司 的总裁孙正义的两千万美元投资。 • 事后,马云描述:“我跟孙正义的那次谈判,我觉得这6 分钟真的是蛮有意思的。6分钟内不可能讲,我想要做一 个什么样的东西,我还你钱,明天要上市等等。这些东西 都是假的,不可能的事情。
价值的梦想,激情参与社会活动,从一名普通的温 州青年,成长为经受市场经济洗礼的优秀企业家。
1991年,一句玩笑改变了王均瑶的生活。那时他 只是一个在湖南长沙讨生活的温州小商人。那年 春节前,他和一帮温州朋友从湖南包“大巴”回 家过年。在翻山越岭1200公里的漫长 路程中,他无意中说了句汽车太慢了,一位老乡 开玩笑话挖苦:“飞机快,你坐飞机回去好 了。”“我为什么不能包飞机呢?”灵感一闪念, 王均瑶就这样叩开了湖南省民航局的大门。经历 991年7月28日。25岁的王均瑶首开中 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承包了长沙至温州的 航线。就连美国《纽约时报》记者也预测,王均 瑶的胆识和魄力,将引发中国民营经济的腾飞。
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
生意讲诚信,老少无欺,贫富无欺,不能有丝毫掺假,“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第二部分 浙商的人文精神
浙商精神的精髓
充满活力、活跃在各大经济舞台上的“浙江兵团”已成 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一部活教材。北起黑龙江、辽宁,南到 海南,一股学浙江的热潮正方兴未艾。 “浙江商人最大的 优势在于精神优势。”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认为,虽 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浙商的创业模式、经营模式会随之转 型,但那些牢牢扎根于浙商心中的可贵财富品质却永远不 会褪色。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开放精神、敢 于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场优势的思变精神和恪守 承诺的诚信精神……这些不具地域性和时间性的浙商精神 本质内涵是永恒的。
三、 踏实低调、勤俭自律的作风
“饮料大王”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 宗庆后,1945年10月出生,娃哈哈集团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0年9月,宗庆后以 财富800亿元成为2010年中国首富,这是中 国第一次有“饮料大王”成为全国首富。 201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在纽约发布, 娃哈哈的宗庆后以59亿美元位列169。2012 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 宗庆后以105亿美元列 内地首富。宗庆后的上位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娃哈哈的规模不断扩大,平均每三天1个 亿;其次,宗庆后在赢得与达能的官司后, 在娃哈哈的股份约达六成。宗庆后家族包括 宗庆后及其太太施幼珍和女儿宗馥莉。
宗庆后对公司内部的管理无论大小事情,一律亲自把持。公司 内部所有的发票都必须经宗庆后签字之后才能生效。一天,大家 排着长队去宗庆后的办公司,请宗庆后在发票上签字。一名职员 进去没多久,外边的人就听见宗庆后大声说:“什么?买十个扫 帚还不去批发?太浪费了!” 宗庆后在做上城区经理时,常常骑着一辆三轮车,白天黑夜一 个一个学校去送货,为的是节省单位的车费开支。正是一分一厘 的积累,才有了今天娃哈哈的大楼、厂房。 宗庆后经常和员工们一起吃住在厂里,工作更是没白天黑夜。 可他从不因为有了娃哈哈这样的公司,而摆阔、比富,无边际地 享受。他说:“老板要付出非常代价,整天花天酒地的老板,肯 定做不长、做不大,真正的老板都是俭朴的。”宗庆后是这样对 员工们说的:“娃哈哈的产业不是老辈人留下来的,是我们用自 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买十个扫帚去批发、卖一箱冰棍挣一毛钱换 来了今天的娃哈哈。创业难,守业更难。勤俭创业,勤俭守节, 是娃哈哈非常之本。”
第一部分 浙商的历史渊源
浙商,一般指浙江籍的商人,实业家的集合,是较为新 近的称法。 唐代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一带成为中国经 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也产生了中国 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浙江商人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 中坚之一,为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民 国时期,江浙财阀是国民政府的经济基础。 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商人活跃于国内外商界,目前 为中国国内除台商之外最活跃的商帮,为各地的发展尤其是 欠发达地区注入了活力。 在私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浙江模式”,“浙江经 验”,“浙江现象”,越来越多的媒体对浙江所取得的成就和 经验给予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对浙江的发展给予关注
四、诚实守信、童叟无欺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徽州绩溪 县人,红顶商人,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 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 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 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 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 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 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 读《胡雪岩》”。中法战争爆发后,由于资金周 转困难,加上官僚压榨,胡雪岩最终破产,客死 杭州。
二、勤奋执着、不怕吃苦的牺牲精神
马云,人名。在中国较为普遍。当代主要指 中国企业家马云(1964年10月-),浙江省杭州 市人,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 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是《福布斯》杂 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 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除此之外,马云还担任 软银集团董事、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亚太经济 合作组织(APEC)下工商咨询委员会(ABAC)会 员、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 弟传媒集团董事。
在杭州胡庆余堂至今仍挂着130年前胡雪岩制定的堂规: 戒欺。“戒欺就是诚信,”老浙商冯根生认为,如今整个 浙商的精神就是将戒欺、诚信、拼搏、苦干加在一 起。 。
第三部分
浙商的典范
一、勇于冒险的开拓进取精神
王均瑶1966年9月15日出生 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大渔 镇,少年辍学投身经济建设 大潮,以其敢于创新、勤于 创业的精神,心怀实现人生
“包飞机”包出的第一桶金,王均瑶投在了 奶业。他判断:“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 个白酒年消费量超过牛奶的国家,年人均喝 奶不足7公斤。富起来的中国会有越来越多 的人爱喝奶。”1994年,均瑶乳品公司成 立。今天,更多普通百姓是通过超市里的 “均瑶”牌牛奶,和这个温州商人建立了联 系。 1998年,他在家乡温州以平均每辆70万元 拍得了上百辆出租车的经营权。他的账是这 么算的:让每个到温州的人总能先见到“均 瑶”。满地跑的是“均瑶”的品牌,就是一 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但到了2001年,王均 瑶却以平均每辆80万元价格拍卖了百辆温州 出租车经营权。因为王均瑶明确了发展主业: 航空+乳业。
2005年3月10日,阿里巴巴诚信通举行了三周年庆典仪 式。当天打扮得像新郎官的阿里巴巴CEO马云忍不住感慨: “为这一天我们等待了6年。”
让诚信的商人先富起来,这是3年前阿里巴巴开发诚信通 的目的,“诚信通就是给诚信的商人特有的服务,只有诚 信的商人才能富起来。”马云表示,眼下会员数已达数万 人的诚信通,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