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题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题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综合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在新航路开辟之后的一个半世纪里,美洲的印第安人口锐减十几倍,西印度群岛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

就是因为()
①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大肆虐杀②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苦役摧残③印第安人大量的逃亡外迁④殖民者从欧洲带来的天花、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为()
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C、雇佣劳动力增加
D、封建主阶级衰落
3、下列史实与新航路开辟有联系的是()
①元朝大都和泉州的繁华②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③阿拉伯人发明的星盘④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及火药武器⑤中国的丝绸瓷器A、①②③ B、
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早期殖民扩张()
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③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④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早期殖民扩张活动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抢占了广大海外市场
B、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C、削弱了封建贵族势力
D、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6、新航路开辟的后果中,不包括()
A、推动了西班牙、葡萄牙商品经济的发展
B、推动了英、法、荷等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意大利商业地位受到削弱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7、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对自身的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表现为()
A、工业资产阶级日益集中社会财富
B、垄断资本家更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C、对外掠夺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
D、产生了适应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垄断组织
8、18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得以出现的最直接原因是()
A、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B、社会稳定
C、人口、资本流动自由
D、市场需求日益扩大
9、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后衰落。

衰落的后果是()
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农民回归土地,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C、农民转为种桑养蚕
D、崇拜洋货的风气盛行
10、洋务运动是()
A、中国资产阶级的运动
B、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反抗外来侵略的运动
D、巩固封建制度的运动
11、如果从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其中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其目的是抵御列强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B、有限度地引起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C、建立起三支近代化的海军
D、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1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
匹。

”这些史实说明洋务派官办企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D、产生了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1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高潮”,他的不同点是()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B、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C、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14、“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的准确含义是指()
A、蒸汽机是当时技术变革中影响最深远
B、蒸汽机在当时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
C、蒸汽机可以使工厂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
D、蒸汽机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5、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分解加快,这
种“分解”指()
A、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进一步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小农经济为多种经济成分所取代
C、资本主义经济向农村渗透
D、自然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17、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生产关系彻底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刺激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D、手工业者成为过剩的劳动力
19、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举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20、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状况出现于()
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1936年)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二、材料题
21、材料一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理想中最美好的社会)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

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材料三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锭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锭1632074枚。

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资产阶级黄金时代”指哪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奇迹”与“转瞬即逝”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没有前途的经济吗?请说明理由。

必修二第二单元练习题1答案
选择题
1—5 CBDBB 6—10 ADDAB
11—15 BBCCC 16—20 ACADD
21、(1)一战期间
奇迹: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的建立,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发展经济的政策
转瞬即逝: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2)特点:民族工业所占的比例少,规模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基础薄弱(或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3)不是因为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奠定了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