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词性讲解

初中语文词性讲解

(一)名词
1、什么是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是名词。

表示人的:马克思、鲁迅、雷锋、教师、学生、同志、作家、工人、农民
表示事物的:山、水、飞机、思想、道德、风格、党性
表示时间的:早晨、从前、秋天、元旦、星期日
表示处所的:北京、中国、边疆、台湾、亚洲
表示方向的:上、下、上面、中间、西边
(二)动词
1、什么是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表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的词是动词。

动词包括:
(1)表示动作行为的。

如:跑、跳、读、写、学习、团结、保卫等。

(2)表示发展变化的。

如:生长、发生、增长、缩小、扩大等。

(3)表心理活动的。

如:爱、恨、想念、喜欢、打算、讨厌、害怕、相信等。

(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

如:有、无、存在、出现、消失、死亡等。

(5)表示命令的。

如:叫、让、请、令、使、派、命令等。

(6)表示能愿的。

如:能、应该、敢、要、会等。

(7)表示趋向的。

如:上、下、来、去、出来、起来等。

(8)表示判断的。

如:是。

(三)形容词
1、什么是形容词
表示人、事物的状态、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是形容词。

形容词包括:
(1)表示形状的。

如:大、小、粗、细、圆
(2)表示性质的。

如:好、坏、勇敢、坚强、正确、错误
(3)表示状态的。

如:快、慢、忧愁、敏捷、迟缓、绿油油、雪白、油亮(四)数词
1、什么是数词
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是数次。

数词可分为以下几类:
(1)基数和序数
基数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叫基数。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半
序数
表示顺序先后的数词叫序数。

如:第一、第二、初一、初二、老大、老二
(2)分数和倍数
分数用教学用语“几分之几”来表示,有时也用“成”、“分”来表示。

如:“二分之一”、“百分之五”、“八成”、“三分”(“分”、“成”是“十分之一”的意思。

“八成”为十分之八,“三分”为十分之三)。

倍数
倍数是在数词后加上量词“倍”构成的。

如:一倍、五倍、百倍
(五)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叫量词。

量词可分为:物量词喝动量词两种。

物量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词叫物量词。

如:表示度量衡的:尺、斤、升、吨、元、亩、米
表示个体的:个、位、本、条、匹、串、座
表示集体的:双、套、群、批、班、伙、堆
表示不定量的:些、点
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叫动量词。

如:专用的动量词:回、次、趟、顿、番、阵、下、遍、遭
借用的动量词:(开一)抢、(挨一)刀、(踢一)脚
2、代词的类型
(1)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

常用的人称代词有:
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咱、咱们、人家、别人、旁人、大家、自己
(2)问代词
什么叫疑问代词
用来表示疑问的词叫疑问代词。

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里、多会儿、那会儿、怎么、怎样、怎么样、几、多少
(3)指示代词
什么是指示代词
用来指示\区别人或事物的词叫指示代词。

“这”和“那”是指示代词的主体。

“这”是近指,“那”是远指。

“这儿、这里、那儿、那里”,代替时间的有“这会儿、那会儿、这(时候)、那(时候)”。

“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
四、虚词不表实在意义
(一)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头,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的词是副词。

(1)表示程度。

如:最、很、极、太、极其、顶、非常、特别、十分、分外、格外、相当、挺、更、更加、比较、何等、足、足足、尤其、几乎、稍、稍稍、稍微、略、略微、真、满等。

(2)表示范围。

如:全、都、净、总共、一共、统共、统统、凡是、大半、一概、一律、只、单:单单、仅、仅仅、互相等
(3)表示时间。

如:早、迟早、已、已经、曾、曾经、预先、初、当即、正、正在、便、立即、立刻、马上、顿时、暂且、快要、才、刚刚、刹那、趁早、赶快、赶紧、一向、时时、常常、往往、老是、时常、从来、向来、历来、终于、将要、始终、永远、素来等。

(4)表示重复、连续。

如:一连、不断、继而、累次、屡次、还、又、也、再、再三、连连、重新、间或等。

(5)表示情势。

如:刚巧、恰巧、恰恰、正好、正巧、果然、自然、忽然、猛然、依然、仍然、仍旧、偶尔、居然、明明、特意、仿佛、渐渐、逐步、逐渐、幸亏、不禁、悄悄、偷偷、默默、等。

(6)表示肯定、否定和估量。

如:就是、硬、准保、一定、确实、诚然、必然、务必、必须、准、的确、当然、不、非、没、没有、未、别、大概、大约、约、似乎、也许、兴许、想必、恐怕、几乎、大致等。

(7)表示语气。

如:难道、岂、到底、究竟、反正、横竖、简直、却、可、才、终归、并、偏、偏偏、宁可、宁愿、甚至、或许、无非、竟然、一旦、索性、反倒、其实。

(二)介词
1、什么是介词
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的词是介词。

(1)表示时间。

如:从、自从、自、到、在、当、于等。

(2)表示处所、方向。

如:从、自、往、朝、向、到、在、于、打等。

(3)表示对象。

如:对、对于、关于、连、同、跟、和、把、被等。

(4)表示目的。

如:为、为了、为着。

(5)表示比较。

如:比、同、跟、和。

(6)表示原因。

如:由于、因为、因。

(7)表示排除。

如:除了。

(三)连词
1、什么是连词
连接词、短语、句子,比安奇偶是某种逻辑关系的词是连词。

主要连接词或短语。

如:和、而、跟、同、与、及、以及、并、或等。

主要连接分句或句子的。

如: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因此、因而、然而等。

(四)助词
1、什么是助词
附着在其他语言单位后边,表示一些附加意义的词是助词。

(1)结构助词
附在词或短语的后面(或者前面),表示语言单位的结构情况的词是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
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动态的助词叫动态助词。


“着“主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动作或状态正在持续。

如:炉子里的火还红着呢。


“了”主要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边,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某种状态已经形成。

如:我写了一篇论文。


“过”主要用在动词、形容词活便,表示曾经有过某种动作或状态。

如:我看过这个电影。

(3)语气助词
附在句子来尾或附在句中词语后边,表示说话的语气的词叫语气助词。

表示陈述语气的:的、了、吧、呢、嘛、呗、喽、啊、啦、罢了等
(六)叹词
1、什么是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的词是叹词。

叹词主要表达喜悦、忧伤、愤怒、惊讶等感情,或者表达呼唤应答的声音,不仅拟生,而且能传情达意。

(1)表示喜悦、赞美。

如:哈哈!吓!啊!嘿!嘿嘿,
(2)表示鄙夷、愤怒的。

如:哼!呸!吓!
(3)表示叹息、悲伤的。

如:唉!啊!唉呀!
(4)表示惊奇的。

如:呀!啊呀!啊!
(5)表示应答的。

如:啊,嗯,唉,
(6)表示呼唤的。

如:喂、喂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