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表达技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散文的几种表达技巧:描写、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等【教学重点】散文表达技巧题型及答题方法一、知识回顾(一)散文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散文有哪些特点?形散:①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③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3.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
如:麦克去看电影,他买了票走进了电影院。
可是,过了一会儿,他走出来又重新买了一张票,再走进电影院。
过了一分钟,麦克又走了出来,第三次走到售票处,售票小姐很惊讶地问:“你不是已经买过票了吗?为什么还要买啊?”麦克很生气地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走进电影院,就有一个人把我的票撕掉!”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例如: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风从睡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议论: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如:吸烟是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行为。
抽烟会影响抽烟人的健康,很多肺癌患者的病因就是香烟。
此外,抽烟还会伤害你周围的人的健康,“抽二手烟”对身体的坏处甚至更大,也许你的家人不自觉地就被你伤害了。
所以我认为吸烟危害健康,我们应该鼓励吸烟者戒烟。
说明: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表达明白。
说明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浅显易懂。
如:法国首都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
市内分为20个区,面积达105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
抒情: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抒发对人或对事的各种感情。
作用在于使文章中的事物或人物的形象更鲜明,突出文章的主题。
如:冬天,我喜欢你纯净的身躯,喜欢你严厉的性格,我要在你的怀抱中锻炼,奋斗……你可以和春天的鲜花、夏天的麦浪和秋天的果实媲美!议论4.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
(二)【课堂展示】试题回顾1、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陈洁《洋学者》】要是在课堂上,某位漂亮姑娘回答问题时犯了致命的语法错误(众所周知,学院里漂亮姑娘本来就不多,仅有的那么几个又往往过于注重自己的绰约丰姿而使成绩一落千丈),这时李宝德先生就会无限惊喜地瞪大眼睛,脸儿激动得红红1/4 的,像瓶味道甜美的红葡萄酒。
“多么可爱!多么惊人!”他一个劲地嚷嚷着,声音由于兴奋和激动而在喉咙口哽住了。
“您修改了英语语法!多么了不起!您把虚拟语气这一章整个儿地给修改了!”他难以置信地摇着头,兴高采烈地大笑起来。
这时候那位姑娘就满怀着胜利的喜悦,神气活现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仿佛她是美国新语法的奠基人似的。
问题:该段描写很有特点,请分析其表达特色。
(4分)【参考答案】正面描写包括语言、动作、神态描写;(1分)运用比喻修辞(1分),侧面描写从女生感受,多角度写出了李宝德评分时以貌取人随便性格,(1分)语言幽默风趣(1分)2.【马浩《清风里的蛙声蝉鸣》】月光是青白的,轻纱一般笼在村边的树梢上,一团一团,水墨画一般,落在水面氤氲成一派苍苍茫茫的水雾,袅袅升腾着,土路在月光下,如一条白线随着河道蜿蜒而去,从河水里把自己打捞上来,水漉漉的,暑气在清凉水中渐渐褪去,赤条条躺在草栅子上,蝉声四起,似乎蛙声很稀,夜渐渐地深了,蝉声渐渐地稀疏了,偶尔有蝉声吱地一声,划破天空,如同流星一般一闪而过,此时,蛙声渐渐浓郁了起来,一阵一阵地,夜静谧非常,暑气在蝉声蛙鸣里,似乎缩回到昨天,或是被驱赶到了明天。
请赏析该段的表达特色(5分)【参考答案】选取夏夜乘凉的典型场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夏夜的静谧、美好,突出了蝉声、蛙鸣的美妙动听。
(5分)(三)【课堂展示】指出下列句子分别属于那种表达方式①白兔向诸神之王请求撤销那个慷慨的赏赐.(叙述)《白兔和月亮》②孔乙己露出颓唐不安的神情,脸上笼上一层灰色(描写)《孔乙己》③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而且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议论)《怀疑与学问》④这种芳香油同意挥发,扩散到空气中的芳香油分子,刺激人的嗅觉器官产生芳香的感觉,这就是花香(说明)⑤家乡,我日夜思念的家乡,多么想要回到母亲的怀抱(抒情)二、【课堂研讨】散文的几种主要表达技巧及其作用什么是表达技巧?一般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阅读材料的表达技巧所指的范围比较广泛,可以采用分类归纳、梳理的方法加以复习。
就表达方式看,指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面的技巧。
就表现手法看,包括象征、烘托、映衬、抑扬、渲染、对比、铺陈、虚实、含蓄等就修辞手法看,比喻、比拟、借代、对比、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引用等就谋篇布局看,有铺垫、设悬念、埋伏笔、承接过渡、前后照应的处理和详略、主次的安排等。
【点拨】表达技巧解题思路:(1)确认所用的表现手法。
(2)找出该技巧在文中的具体体现,依据表达技巧的作用并紧扣内容、文句作答。
(3)明确表现手法的作用。
(一)表达方式:细节描写细节即细小的环节,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个道具,一个自然景象等等,都是细节。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一、可以刻画人物性格。
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吝啬和刻薄。
二、可以深化主题。
如鲁迅《药》中的“人血馒头”这一“物”的细节,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根本弱点。
三、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这一自然景物的细节描写,致使林冲到山神庙躲避风雪,才有杀死仇敌的故事,这样细节描写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四、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如鲁迅《风波》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
五、可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
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典型例题】阅读《亲亲麦子》完成后面的题目。
本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各举一例说明其表达效果。
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
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
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
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
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
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
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
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
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
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答案】运用了细节(动作)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举例: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收割麦子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之美,使读者对“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这句话有了真切的感受。
②作者把麦粒比作土里的珍珠、大地之树结出的果子、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既形象又生动,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劳动果实的珍视及作者对麦子的赞美之情。
【思路点拨】描写的段落有何特色?描写的角度:①感官角度(视、听、嗅、味觉和内心感受相结合)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③写景顺序(远与近、高与低、内与外、整体与局部等)④色彩角度描写的技巧:①选取某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②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③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侧描写等)④语言特色:语言特点(生动形象、平实、含蓄等);句式特点(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
【典型例题】【07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 4分)【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了比拟的方法,语言表达富有意味。
(二)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象征、渲染等1.衬托(1)正衬例:分析下面这段话的作用。
那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2)反衬例:试析下列语句的作用。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2、对比例:分析下列语句中所用手法的作用。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
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3、象征(1)局部象征例:《药》第四部夏四奶奶上坟时发现儿子的坟上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结合课文,分析本段的象征意义。
(2)整体象征指贯串全篇始终的象征手法。
如《白杨礼赞》4、渲染例:分析下列《社戏》中片段所用手法的作用。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典型例题】分析下列语段所用的表达技巧。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
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
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三、【课堂练习】1.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描写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家乡夏夜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