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分析
㈠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发展历程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萌芽于30~40年代,70~80年代是其初步探索阶段,在1984年洛杉
矶第23届奥运会之前,由于缺少商业开发,基本上所有奥运会都是“赔本赚吆喝”,直到1
984年,经营奇才尤伯罗斯首次用广告、转播权、门票的成功运作,使奥运会主办城市盈利
(2.25亿美元),从此奥运会又成为各国许多城市争着申办的抢手货,使奥运会主办城市
和国家成为政治影响、经济发展双丰收的世界性大舞台,国际奥委会自1988年汉城奥运会
时,开始逐步掌握了销售电视转播权的主动权。
90年代以后,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进入繁荣
发展阶段,自1992年起,国际奥委会再次明确了转播权的权力所属,取消了奥运会组委会
在谈判电视转播权问题上的部分权力,使奥运会承办权和销售电视转播权分离,国际奥委会
在电视转播权的销售谈判和收入分配中逐步掌握了更大的自主权力,国际奥委会在 1995年
10月的执委会上又确定了新的分成比例:49%归赛事组委会,51%归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
会真正成为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主体。
㈡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权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给北京乃至整个中国都带来了无限商机,其中电视转播权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收入最大来源,仅出售电视转播权一项,美国NBC广播公司、日本NHK广播公司、
欧洲广播联盟、澳大利亚电视台、新西兰电视台等签订的2008年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合同的
标的是15.8亿美元费用,最大的一家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这家公司连续11次转播
奥运会,为了转播奥运会,他们将付给IOC(国际奥委会)8.94亿美元,接下来是欧洲广播
联盟,本次投入了4.043亿美元。
日本的Japan Pool 出资1. 80 亿美元,澳大利亚的Channel
7 出资0. 638亿美元, 韩国的Korea Pool 出资0. 175 亿美元等等根据新的分配原则, 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组委会将从目前国际奥委会已开发出来的所有电视转播权收入中, 获得8亿
多美元的费用。
北京奥运会主要持权转播商支付给IOC的转播权费用IOC的奥运会电视转播权总收入
美国NBC广播公司8.94亿美元17. 147 亿美元
欧洲广播联盟 4.043亿美元
日本NHK广播公司 1. 80 亿美元
澳大利亚的Channel 7 0. 638亿美元
韩国的Korea Pool 0. 175 亿美元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盈利实录单位:亿美元
内容雅典悉尼亚特兰大巴塞罗那汉城中国
电视转播权 5.97 5.77 5.68 4.71 3.27 8.33
来,近五届夏季奥运会收支情况。
㈢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权营销模式
⒈国际奥组委掌控转播权
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销售主要采用当面磋商的方式,即由电视机构与国际奥委会或奥运会组
委会磋商后敲定转播权价格。
后来,由于电视巨头竞争的日趋激烈,公开招标就成为电视转
播权更合理的销售方式。
公开招标,意味着国际奥委会对电视转播权的销售更趋公平和规范。
获得转播权的媒体还可以转卖播放权,如美国NBC 公司以4.01 亿美元中标获得美国地区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独家转播权后,又把播放权转给其他有线电视网,其中仅售给太平洋电视网有线电视广播公司巴塞罗那奥运会5h 节目一项就获得500万美元[3。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国际奥委会真正看重的是传媒机构的综合实力,并非投标者谁出价高,就把转播权交给谁。
⒉BOB:北京奥组委的印钞机
BOB是“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机构”的英文缩写该公司是北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所属的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共同出资组建的,负责为购买转播权的世界各地广播电视媒体提供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信号及相关服务。
它是北京奥运会的主转播机构和主转播商,与组委会的关系是战略合作伙伴。
为世界各国广播电视媒体提供奥运会广播电视公共信号建设、运营国际广播中心以及其它场馆的转播设施,为奥运会转播权持有者提供相关的服务,BOB的收入主要来自持权转播商,即购买了转播权的机构,也即上文提到过的美国NBC广播公司、日本NHK广播公司、欧洲广播联盟、澳大利亚电视台、新西兰电视台等
㈣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SWOT分析(仅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考虑)
优势
⒈提供了电视转播权国际合作的大舞台。
此次北京奥运会提供了许多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主转播机构BOB 就是一个中外合作企业,是在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尚不允许外资进入广播电视行业的情况下经国务院特别批准成立的,以一个中外合作企业的形式履行奥运会广播电视转播组织的职能,这不仅在中国是第1 次、在整个奥运会的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北京奥运会使中国广
播电视媒体有机会跻身世界体育电视转播先进行列。
⒉引进媒体先进管理理念。
奥运会代表了电视转播的高水平和标准化,BOB 的成立和运转将西方媒体先进的管理运行理念带到了中国,必然对中国的媒体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全球最大的奥运转播商—美国的NBC,专门发明设计了一套能够整体移动的转播技术设备系统,可以从上一届奥运会所在地直接运往下一届奥运会所在地,不用反复拆卸安装,打开四面围板直接可以连接使用。
NBC 在电视节目策划安排、内部分工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套成熟的做法,值得我国媒体认真细致地学习和借鉴。
⒊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举世瞩目,取得的收入比往届任何一届奥运会都多。
1948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仅花4000美元购买了伦敦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
而到了1960年罗马奥运会时,电视转播权费涨到了280万美元。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全球有12家电视播出机构获得奥运转播权,仅雅典奥组委就从电视转播中获益达11亿美元。
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全球瞩目,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家广播电视机构获得持权转播商资格,参与奥运赛事的转播活动。
据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费,国际奥委会已将17亿美元(这个数字的精确性有待考证,目前没有精确的数据统计)收入囊中
劣势
⒈因特网构成了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威胁。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替代了报纸和无线电广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电视对于观众是单项的,电视演什么,观众看什么,因特网却是互动的,可以直接进行反馈,速度快,而且网络的信息量大,内容可以被随时刷新,不需要像电视节目那样进行录制、编排。
对于看不到电视的地方,因特网的意义就更大了,而电视只有直
播时速度才能很快。
人们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站来收看赛事,及时了解比赛信息,这将使购买转播权的电视台受到一定的损失,而国际奥委会也将面临奥运会转播费掉价的风险。
因此,因特网对电视媒体带来了了现实的威胁。
⒉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目的与结果可能脱节。
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其出发点是为了让全世界人民关注此次奥运会,推广奥林匹克运动,增加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知名度。
盈利虽也是目的,但不能作为主要目的。
以奥林匹克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借助奥运会的精彩节目转播吸引广告客户,赚取广告费,是电视转播机构以巨额资金购买电视转播权的动机。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电视转播商转播时会加上诸如广告等方面对电视转播的干扰,影响观众的观看兴趣,导致观众兴趣转到其他活动中去,可能会失去相当一部分观众,而观众的失去则又会反过来影响电视转播商的收入,同时也是对全世界电视观众免费看奥运会的一种威胁。
如果电视转播商对奥运会失去兴趣,或者大量减少转播权费用,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将是一个问题。
⒊不能盲目乐观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收入。
虽然此次北京奥运会从电视转播权中获得了8亿多美元的收入,应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率和汇率的波动。
如2000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相比上期变化0.4℅,而2008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相比上期变化5.8646℅,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后,2008年的奥运会电视转播权收入比实际的低。
另外,从2000年到2008年人民币呈现持续对美元升值,举个例子,100元人民币在2000年约12美元,而2008年100元人民币则约为14美元,也就是说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取得的收入被高估了。
㈤推进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建议
化解威胁的策略
奥运会电视转播节目可以授权于网络,获得转播费,体育电视媒体可以深度介入电子商务。
体育新闻信息与广告是体育电视传媒的两翼,体育媒体在传播体育新闻信息的同时插播广告是不可避免的,在奥运会电视转播这种全球商家眼中的宣传自身的大好时机中更是如此。
另外还可以发展互动电视。
互动电视实际上就是以有线电视线路为基础,实现其网络化功能的一种先进的电视收看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遥控来对互动电视进行控制。
改变了普通电视传媒单向传递信息的传播方式,变“人等电视”为“电视等人”,变“想看未看”为“想看就看”,实现了观众与节目的互动。
互动电视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OVUM 调查咨询公司估计, 2006年,全球互动电视用户将增加2. 26亿。
我国国内的多家省市电视台也逐渐加大了这项服务的推广,目前北京、上海、江苏、河南、黑龙江、云南、河北等已开始进行这项业务的运营。
更可喜的是,已经运用互动电视技术进行试播的中央电视台体育信息频道已经展现了它的魅力。
该频道主要提供体育和另外相关信息服务,观众在看一场体育比赛时,可以用遥控器呼叫出一个选择菜单,可以进行分段收看的选择,精彩的回放等。
同时也可以选择收看该场比赛的一些相关信息,如赛事背景、选手介绍,相关评论等。
据业内人士估计,这种体育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一旦为广大普通电视观众服务,必将大受欢迎,将会引起收看体育赛事电视转播的一个跨时代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