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区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措施

采区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措施

习水县龙宝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写:矿长:总工:编制日期:2012年5月6日第一章永久避难硐室设计一、矿井(避灾)系统概况龙宝煤矿矿井有3条直通地面地井筒.分别为主平硐、副平硐,回风斜井.运输暗斜井、轨道暗斜井、通风暗斜井分别联通井底车场,三条暗斜井斜长分别为456m、465m、421m.倾角均为16°.首采工作面布置在北翼,工作面标高为+1080m~+1060m高程,接替工作面布置在南翼,工作面标高为+1080m~+1034m高程,当工作面发生灾变(水灾、火灾、瓦斯灾害)时地避灾路线为:工作面采区运输巷运输石门联络巷运输暗斜井(轨道暗斜井)主平硐(副平硐)地面.二、避难所设置位子及服务年限龙宝煤矿经鉴定和批复为无突出危险性地高瓦斯矿井.为完善,“六大系统”,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9 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要求,结合我矿生产运输系统及避灾线路情况,在+985m标高井底车场设置一个永久避难硐室.作为全矿井+985m标高往上所有采掘工作面发生灾变时,灾区人员紧急避险之用.该永久避难硐室服务年限不少于为5a(矿井服务年限13.7a).三、避难所设置要求1、根据井下作业人员数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避难所选择和布置井底车场(C12#煤层底板茅口灰岩中).经钻探结果表明,该地段无地质构造及透水威胁.2、避难硐室地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地最多人员地避难需要,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永久避难硐室地备用系数不低于1.2. +985m水平为一采两掘,即10501采面和10502掘进工作面.根据《开采方案设计(变更)》最大班井下人数为49人,所以设计该避难硐室额定人数为60人.3、避难硐室内配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地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6、避难硐室外设置清晰、醒目地标识牌,悬挂于避难硐室外.标识牌中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悬挂避难硐室方位地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硐室.7、避难硐室内备有简明、易懂地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遇险人员正确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三、避难所设计方案1、按标准方案设计.设计有过渡室(不小于3.2m2)、生存室、设备室.避难硐室净高为2.8m,宽度为3.6m,深度33m,根据同时避难最多人数以及避难硐室内配置地各种装备来确定,每人应有不低于1.0 m2地面积.2、避难硐室地形状采用半圆形,喷浆支护.3、设置与外界相通地单向排气管,室内一侧地管口靠近避难硐室底板.4、硐室地面高于巷道底板0.2m,硐室内应设置单向排水管.5、硐室内设计承重挂钩,以方便设备安装.6、硐室外20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物品.7、采用向外开启地2道隔离门结构,以形成风障.隔离门不低于反向风门地标准,高不小于为1.6m,宽不小于1.2m.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隔离门上应设置观察窗.8、隔离门墙体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m,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地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9、压风、供水及信号传输管线在进入避难硐室前埋设于巷底或巷壁,确保在灾变发生时不被破坏.10、在通往避难硐室地入口处应有“避难硐室”地反光显示标志,标志应符合AQ 1017-2005标准要求.四、功能及配置1、硐室内部与外部巷道相比在灾变时处于不低于100Pa地正压状态,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渗入.2、避难硐室配备矿井灾变期间地空气供给装置或设施,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提供避险人员人均供风量不低于0.1m3/min,氧气浓度在18.5%~22.0%之间.避难硐室氧气供给以压风为主,接入矿井压风管路,设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地呼吸嘴,也可以大直径钻孔直通地面.3、避难硐室环境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4、避难硐室内应配备隔绝式自救器,自救器使用时间不低于45min,配备数量不低于额定人数地1.2倍.5、 避难硐室内配备正压氧气呼吸器,呼吸器使用时间不低于2h,数量2~4台.6、硐室设置内外环境参数检测仪器,至少应对避难硐室内地CO 、CO 2、O 2、CH 4,避难硐室外地CO 、O 2、CH 4、CO 2、温度等进行检测或监测.在避难硐室设置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终端,各种探头与矿井监控系统联网运行.7、避难硐室设与矿井调度室直通地电话,保证灾变期间通讯可靠.8、配备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额定人员生存所需要地食品和饮用水,食品不少于2000kJ/人·天,饮用水不少于0.5L/人·天.9、硐室内采用一体式矿灯照明,并储备25盏逃生用一体式矿灯.10、室内配备急救箱、工具箱、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设施设备.11、在两道隔离门之间设置喷淋装置.12、避难硐室布置示意图:项目O 2 CO CO 2 CH 4 温度 湿度 指标 18.5%~23.0% ≤24X10-6 <1.0% ≤1.0% ≤350C ≤85%12345678913101112141516171819203.0m2.73m0.3m 30.0m1.0m18191.2m 过渡室生存室25.0m 123456171819200.3m1.0m 18191.2m 过渡室图11-4-3 永久避难硐室布置示意图1、隔离门2、喷淋系统3、药品食品柜4、供水管5、压风管6、人员管理系统终端7、压风自救器箱8、座椅9、压缩氧供气系统 10、担架 11、环境参数监测仪器 12、矿用荧光灯13、空气过滤系统14、防爆空调 15、电源箱 16、矿用红外摄像仪 17、集便器 18、排水管 19、排气管 20、自救器及工具柜五、管理与维护1、避难硐室应专门设计并编制施工措施,报矿井总工程师审批后施工;竣工后由安全副矿长组织通风、安全及生产部门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2、矿井建立避难硐室管理制度,设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按相关规定对其配套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或调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施完好可靠.3、避难硐室配备地食品和急救药品,过期或失效地必须及时更换.4、避难硐室保持常开状态,确保灾变时人员可以及时进入.5、矿井应对入井人员进行避难硐室使用地培训,每年组织一次避难硐室使用演练,确保每位入井员工都能正确使用避难硐室及其配套设施.第二章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掘进方式: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循环进度为1.6m.二、通风方式:采用2×15KW对旋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采用φ800地阻燃风筒进行铺设,每节风筒必须进行吊挂.局部通风机安装在皮带斜巷落平点位置.进风路线:主斜井→985运输石门回风路线:985运输石门→井底车场→总回风上山→地面三、出货方式1、采用LWL-100型立爪扒斗装岩机配合矿车,经副平硐绞车提升至轨道上山上平台,再用蓄电池机车运输至地面.四、巷道支护设计1)永久支护:由于该硐室施工在茅口灰岩岩层中,固巷道成形后采用喷浆支护喷浆厚度为100mm.2)临时支护:采用初喷C20喷射混凝土对围岩进行封闭处理做为临时支护,厚五、综合防尘工作面后路必须铺设4寸消防灭尘管路,在工作面设置20m 长地灭尘软管,以便洗尘.六、安全监控1.掘进时,必须安设3台瓦斯传感器、2台风机开停传感器.2.在掘进工作面距工作面3~5m处安设瓦斯传感器(T1),在掘进工作面第一风流交汇处往里10~15m处安设瓦斯传感器(T2),在掘进工作面第一风流交汇处往外10~15m处安设排放瓦斯传感器(T3),掘进工作面主、备用风机开关地负荷侧必须安设风机开停传感器(Tk).七、供电供电流程:运输、生产设备供电、水泵电源供电:八、劳动组织:1.采用“三.八”作业制度,即每班作业8小时,三班生产.2.劳动组织以响炮进尺工序为中心,采用分工种平行作业,充分利用工时,提高生产进尺效率.3.在劳动组织上每天至少有一名技术全面、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地职工兼任带班队长负责该工作面地安全、生产、质量等工作.若工作面出现安全隐患或其他安全问题时,由带班队长负责统一安排现场工作.九、爆破说明书1、钻眼工具:选用7655型气腿式凿岩机.2、联线方式:串联.3、爆破方式:正向爆破.3、起爆方法:采用一次打眼,全断面一次装药起爆.4、爆破参数选择:1、炮眼直径:采用国产7655型风钻配合一字合金钢钻头钻眼,炮眼直径D=42mm.2、循环进度:根据现场实际经验,循环进度取1.6m.3、炮眼利用率η:根据施工经验,炮眼利用率一般为80-95%,取炮眼利用率为85%.4、炮眼深度:根据公式η=L0/L,则:L=L0/η=1.6/90%≈1.8m.根据论理和现场施工要求,掏槽眼要比一般炮眼深0.2米,故取掏槽眼深度为2.0m,其它炮眼深度为1.8m.5、单位炸药消耗量地选择q=1.1ke f/s =1.1×525/250×0.707=1.636、炮眼数目:N=qsmη/ap=1.63×10.0×0.2×0.90/0.3/0.2≈48个其中:q-单位炸药消耗量;a-炮眼装药系数,岩巷系数取0.3;p-药卷重量0.2Kg/卷;m-药卷长度0.2m/卷;s-爆破断面积;根据断面实际,炮眼数目取50个,施工过程中技术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使爆破效果达到最佳.7、一次爆破需要炸药地总量:Q=qSLη=1.63×10.0×1.8×0.90≈26.4kg.Q---一次爆破所需要地炸药量,(kg)q----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S---巷道掘进断面,(m2),M---药卷长度,(m)η---炮眼地利用率,L--- 炮眼深度,(m)十、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掘=100×q ch4×K ch4掘q ch4——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K ch4——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3.则Q掘=100×2.0×1.3=260(m3/min)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地风量,m3/min2、按风筒百米漏风率计算根据:P漏= P100×L/100=(1-Q掘/Q扇)×100%而P100=100×P漏/L故Q扇= Q掘/(1- P100L÷100)式中:P漏-----风筒漏风率,%P100 -----百米漏风率,取3%.Q扇-----扇风机需风量L ------风筒送风长度则:Q扇=260/(1-0.03×94÷100)=362( m3/min)3、按局部通风机地实际吸风量计算Q掘=Q局×I 式中:Q局——局部通风机工作时地实际吸风量,m3/min,选择2*15KW地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其正常运行时吸风量为470m3/min.I——同时通风地局部通风机台数,取24、按人数计算Q掘=4N式中: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地最多人数,取15人;则Q掘=4×15=60(m3/min)5、按风速进行验算(1)、按最低风速验算Q掘≥15×S掘式中: S掘——掘进工作面地断面:10.0m2.则:Q掘≥15×10.0=150(m3/min)(2)、按最高风速验算Q掘≤240×S掘故:Q掘≤240×10.0=2400(m3/min)6、取上述计算中最大值470m3/min作为工作面掘进期间地配风量.十一、掘进施工地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执行一次性打眼一次性装药起爆.2.打眼前,带班队长必须照好中腰线,然后方尺标定眼位,眼标定好后才能进行打眼工作.3.打眼时,打眼工与开眼工必须互相配合好,开眼工开眼时,面向迎头待钻进炮眼50mm后,立即退回指挥打眼工调整炮眼方向及角度,然后协助打眼工打眼.4.每次打眼完毕后,必须将炮眼内粉尘吹干净,保证炸药装到眼底,确保爆破效果.5.必须采用正向装药爆破,装药后,先填80mm地隔水泥,然后装填1个水炮泥,最后用黄泥封填,炮眼封泥长度必须符合装药结构图地规定.6、使用7655型气腿式凿岩机打眼安全技术措施:1)每班打眼前,必须对迎头进行敲帮问顶和找掉工作,找掉必须彻底.找掉时必须设专人观山,且找掉点下方严禁有人,后路必须畅通. 2)每班打眼前,带班队长必须照好中腰线,然后方尺标定眼位,眼位标定好后再进行打眼工作.3)打眼前,打眼工必须检查风水管路各接头是否上好绑牢,防止脱扣伤人.4)打眼时,打眼工与开眼工必须互相配合好,且听从开眼工指挥.开眼工必须将毛巾围好,将衣扣、袖口扣好,防止出现意外事故.5)开眼工开眼前,必须将迎头地活矸找干净,开眼时面向迎头待眼钻进50mm后立即退回,指挥打眼工调整炮眼方向及角度,然后协助打眼工打眼.6)打眼时,打眼工要站在气腿式凿岩机地侧面操作,找好重心,两腿前后错开,不得骑在风钻地气腿上,或将重心移在风钻上,以防断杆伤人.7)使用多台气腿式凿岩机同时打眼时,要定眼、定区域打眼,不得交叉重叠作业,风水管路要理顺好.8)打眼过程中若气腿式凿岩机出现故障时,必须停风处理.9)打眼过程中,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停止打眼进行处理:(1)迎头无风、微风或瓦斯超限时;(2)迎头往外巷道内矸石多,堵塞巷道断面三分之一以上时.10)每次打眼完毕后,要将炮眼内粉尘吹干净,将气腿式凿岩机、风水管路撤到安全地点摆放好,并加以可靠地保护.11)打眼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迎头是否留有残余瞎炮,若有残余瞎炮存在,必须先处理好后方可继续打眼.12)整个打眼过程中应有一名带班队长现场指挥并负责安全工作.13)每次打眼完毕后,必须将气腿式凿岩机撤到距离迎头20m以外地安全地点放好,不许乱丢乱放.14)施工过程中打眼时,顶眼应靠下布置,尽量在靠帮顶处预留保护层进行刷挖,以利于巷道成形.7、装药、联线、爆破安全技术措施1)爆破工必须由有两年以上采掘工龄地专职人员担任,并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2)炸药、雷管要分装分运,电雷管要装在坚硬地非金属容器内,并上锁.3)爆破材料运到施工地点后,爆破工必须把炸药、电雷管分开存放在专用地炸药箱和雷管箱内,并加锁.严禁乱扔乱放.4)炸药箱和雷管箱必须放在顶板完整、支架完好、避开机械、电器设备且在放炮警戒线以外地安全地点.5)从成束地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地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电雷管抽出,抽出地单个电雷管,必须将其脚线末端扭结短路.6)装药采用正向爆破,待炸药、引药装好后,先填0.08m地隔水泥,然后装填1~2个水炮泥,最后用黄泥封填至眼口.封泥使用粘土黄泥,严禁使用煤、岩粉、块状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为炮泥使用.7)装药后,脚线末端必须扭结短路并悬空,严禁电雷管脚线、连接线、爆破母线同运输设备、电气设备及其它导电体相接触.8)装药和联线操作必须由炮工亲自进行,其它人员只可协助其进行装填炮泥,严禁非炮工进行装药、联线作业.9)放炮前后必须对迎头附近20m地巷道内进行洒水降尘.10)爆破母线、连接线和电雷管脚线必须相互扭紧并悬挂,爆破母线同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地两侧,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时,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地下方,并保持0.3m以上地悬挂距离.11)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12)每次爆破前,带班队长必须将迎头方向所有人员撤至爆破点以外方可爆破.爆破工必须最后离开迎头.13)爆破点距迎头距离≥100m,爆破点处应设置警戒牌或拉警戒绳,且派专人站岗.14)带班队长只有在确认警戒区内无人,且站好岗并设置好警戒后,方可下令爆破.爆破工接到爆破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5秒后,方可爆破.15)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16)井下爆破母线地接头不得超过2个且必须用冷补胶包好,母线与连接线地接头必须错开300mm以上且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8、敲帮问顶及找掉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敲帮问顶和找掉工作.2)每次爆破后,带班队长必须先组织人员对迎头顶板及两帮进行敲帮问顶和找掉工作.找掉必须两人进行,一人找掉,另一人观山.找掉人员和观山人员必须站在后方支护完好地安全地点作业.找掉点下方严禁有人.3)找掉时,必须采用2.0m以上地长柄工具按由外往里、先顶后帮地顺序进行,找掉必须彻底,后路必须畅通.4)找掉时,对找不下来地大块活矸危石,必须先打临时点锚将其锚住.处理时,现场必须有带班队长指挥,未处理好之前,严禁有人在其下方作业或逗留.9、喷浆地安全技术措施1)喷浆前,要用水冲洗受喷面, 将粉尘冲洗干净,保证喷浆效果.喷浆滞后迎头地距离小于30.0m.2)拌砂浆时,砂浆配合比:水泥:砂子=1:3(体积比),水灰比0.45,水泥标号PO32.5,速凝剂地掺合量为水泥重量地3~4%.严禁使用过期失效地水泥或含泥地砂子,拌料时必须拌均匀,以确保砂浆强度.3)喷浆顺序:先墙后拱,先下后上,先凹后凸,喷头成螺旋状运动,喷头与喷射面垂直,喷头与受喷面地距离保持在1m左右.4)喷浆机操作顺序:喷浆时,开风→开水→开机→上料;停喷时:停料→停机→关水→关风.5)喷浆时,喷浆地点必须有两人,一人把喷头,一人负责观山.把喷头地人员必须根据出料量地变化及时调整水量,保证喷射出地砂浆不流淌,不出现干斑,粘着力强,回弹少.6)喷浆过程中,喷头必须对着喷射面,严禁将喷嘴对着人.7)喷浆过程中,若发生堵管时,必须停料处理,处理方法采用敲喷浆管地方法进行,但把喷头地人员必须紧握喷嘴,且喷嘴朝下,严禁对着人;处理时,严禁用眼睛对着喷嘴往里看.若需拆管处理时,必须停风处理.8)喷浆过程中,喷浆机发生故障时,必须停电停风处理,严禁带电带风作业.9)每次喷浆结束后,必须将喷浆机清理干净,回收回弹,并对喷体进行洒水保养,确保喷体强度达到要求.10)喷浆前,必须对喷浆段及上下各3.0m范围地设备和管线用木料或旧皮带遮盖保护.11)喷浆前,必须检查锚网质量,对不合格地失效锚杆必须进行处理;同时要用水冲洗受喷岩面,保证喷浆效果.12)喷浆前,要接好风水管、输料管,输料管要铺平直,不得出现急弯,防止堵管.同时,要检查喷浆机地完好情况,并空载试运转,无问题后,方可喷浆.13)砂浆配合比:水泥:砂=1:3(体积比),水灰比0.45,水泥标号PO32.5,速凝剂掺合量为水泥重量地3-4%.14)拌料时,必须采用潮拌料,要搅拌均匀,当班搅拌地料必须当班喷完,过期失效地水泥严禁使用.15)喷浆顺序:先墙后拱,先下后上,先凹后凸,喷头成螺旋状运动,喷头与喷射面垂直,并保持0.8—1.2m地距离.16)喷浆机操作顺序:喷浆时,开水→开风→开机→上料;停喷时:停料→停机→关水→关风.17)喷浆时,把喷头地人员必须根据出料量地变化及时调整水量,保证喷射出地砂浆不流淌,不出现干斑,粘着力强,回弹少.18)喷浆时,喷浆迎头必须有两人,一人把喷头,一人负责观山.喷浆时,喷浆地点与上料地点要设信号联系,或事先规定好联系方式,以便喷浆时联系.19)喷浆过程中,喷头必须对着喷射面,严禁将喷嘴对着人.20)喷浆过程中,若发生堵管时,必须停料处理,处理方法采用敲喷浆管地方法进行,但把喷头地人员必须紧握喷嘴,且将喷嘴朝下,严禁对着人;处理时,严禁用眼睛对着喷嘴往里看.若需拆管处理时,必须停风处理.21)喷浆过程中,喷浆机发生故障时,必须停电停风处理,严禁带电带风作业.22)喷浆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把喷头地人员还要戴防护眼镜和长筒胶手套.复喷时,必须用水冲洗受喷表面后,方可喷浆.23)每次喷浆结束后,必须将喷浆机清理干净,回收回弹,并对喷体进行洒水保养,使喷体强度达到要求.10、采用耙斗装岩机出货地安全技术措施1)开车前地检查和准备工作①检查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外观检查电气设备有无失爆现象.②检查耙斗机及尾轮,导向轮是否固定牢固.③检查各部螺栓是否紧固, 钢丝绳连接应固定牢固、排列是,有无跑出滑轮现象.④检查操作系统是否灵活,滚筒闸带是否完好、可靠.耙斗及绳道两侧有无防碍安全地杂物和人员.⑤上下山使用耙斗机时,还必须检查耙斗机同上方防跑车装置是否牢固、灵活、可靠.⑥检查中发现问题,必须处理好后,方可起车.2)起动、运行、停止①经检查无任何问题并向周围工作人员发出开车警告后,即可起车.②将尾绳卷筒操作手把拉向闸紧位置,将主绳滚筒闸带松开,将空耙拉到工作面尾轮处并将斗提起来,很快推回尾绳操作手把,耙斗机便以自重铲入矸石堆.③卸载后,将主绳操作手把推回原位,同时拉尾绳操作手把,进行下次装岩作业.④耙斗机停止作业后,应将操作手把放到松开位置,切断电源,并将控制开关手把打至停止位置,且闭锁,否则司机不得离开现场.3)注意事项①耙矸过程中,如耙斗受阻时,不可强行牵引耙斗,应将耙斗退回再耙.②司机操作时,不可同时将两个操作手把拉紧,以防耙斗飞起.③当耙斗地出绳方向与耙斗同地中心方向夹角过大时,司机应在出绳地对侧操作,以防耙斗穿出溜槽,伤害司机.④耙斗机在拐弯巷道耙装时,必须清理机道,并有专人指挥和信号联系.⑤严禁用手扶和运行中地钢丝绳,耙斗机工作时溜槽上要设栏,防止钢丝绳甩出伤人.⑥司机应随时清理耙斗同操作手把、电机、卷筒、开关附近地浮矸和杂物.⑦耙斗装岩(煤)时,耙斗不得触及两帮、顶部地支架和碹体、装药时应停止机械运转,放炮前应将耙斗拉到溜槽上,切断电源,保护好电缆、按钮和开关.11、绞车提升地安全措施:1)提升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钢轨地敷设应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并装设轨枕防滑装置.(2)托绳轮(辊)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经常保持转动灵活.(3)提升上端必须有足够地过卷距离.(4)提升地各车场应设有信号硐室及躲避硐.2)提升时,严禁蹬车;行车时,严禁行人.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地制度.3)运送物料时,每次开车前把钩工必须检查装载情况,超过规定、装载物料超重、超高、超宽或偏载严重有翻车危险时,都不得发出开车信号.4)绞车提升工作,必须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由各专职人员负责对轨道、钢丝绳、绞车、驱动装置、矿车、连接装置及保险装置和其它装置等进行检查,维修和调试,保证各部件及装置经常处于良好状态.5)提升巷道必须安设以下保险装置:(1)在井巷中安设能将运行中断绳、脱钩地车辆阻止住地跑车防护装置.(2)在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区段地挡车装置.(3)在上部车场入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地阻车器.(4)在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地车辆滑入斜巷地挡车装置.(5)在变坡点下方地点,应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地车辆继续往下跑车地挡车装置.(6)在各车场安设甩车时能发出警号地信号装置.6)上述阻车器和挡车装置必须经常关闭,提放车时方准打开.7)信号把钩工必须站轨道两侧摘挂钩,且必须待车辆提放到位停稳后方可摘挂,严禁在车辆运行中摘挂钩.8)提升运输过程中,绞车司机和信号把钩工必须每班固定.9)绞车司机和信号工必须是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地人员担任,并持有效证件上岗;严禁任意安排无证人员干此项工作. 12、通风与瓦斯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