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更快地提高英语水平。
(三)互动式英语教学法能给学生的英语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
互动式英语教学法消除了过去教学中不注重课堂情景设置的弊端,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其个性。
互动式英语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互动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角,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消除了过去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压抑,使学生有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的环境。
(四)互动式英语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学生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记录黑板上的笔记,很少有时间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有一个回味和理解,往往在紧张的气氛中就结束了一堂课。
课后可能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
而互动式英语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启发和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点给予分析和引导,这样无形就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发问的勇气和自信心。
同时,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得以互相启发,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互动式英语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实际应用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内容预测活动
预测活动是互动式讨论教学法的特点之一。
根据图式理论,人们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 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
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都依赖于人脑已存在的图式框架或网络。
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 才能完成信息的处理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 解码到储存。
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预测内容。
课上教师先提供课文题目或与课文主题相符的图片,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猜测; 或教师提出可能涉及到的内容, 并记录下来, 以便最后和课文内容进行比较。
这种导入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为
互动式讨论教学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互动式英语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应用
张静雯 廖丽蓉 江西新余高专外语系 338000
一.何谓“互动式英语教学法”及其理论依据
所谓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有目的、有组织,但又平等和自由的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设计有关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体参与对话、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关系,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观能动性。
而互动式英语教学法则是把互动式教学法运用于英语课堂,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好英语。
二.互动式英语教学法的优点
(一)互动式英语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教而学生被动学,缺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
而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教师以自身教学方式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有影响教师的情绪,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施
教,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二) 互动式英语教学法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促进学生的思维。
互动式英语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处在不断思考的状态中,促使学生多思考,启发学生的才智,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2.课堂组织形式
(1)师生互动的课堂内容组织形式在互动式英语教学法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
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可以先介绍有关的语言知识背景给学生,并给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对将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样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
我们可以将课堂互动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师个互动,即教师和学生个体进行交流互动;二是师班互动,即教师与全班师生互动;三是师组互动,即教师分别和学习小组进行交流互动。
(2)生生互动的课堂内容组织形式生生互动可以有同桌活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常用的活动形式。
而对英语课堂来说,生生互动体现组间互动和组际互动。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在互动中一起提高,而这种互动并不排斥不同小组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
成绩相对好的可以带动成绩相对较差的,表现好的小组可以帮助表现差一点的小组。
(3)主客互动的课堂内容组织形式教学中的主客互动主要指的是学习者和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
在合作教学中,合作学习使课堂氛围开放,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
而教师民主的领导方式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焦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指出,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的教室气氛是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条件。
合作学习所营造的这种多主体互动环境和积极的课堂气氛对师生都大有益处。
对学生来说,这种氛围促进也促使他们尝试运用语言知识而不必担心犯错,也有助于克服害羞和害怕等焦虑因素。
反过来,学生的认知和意识提高了,语言能力增强了,
有能加强合作学习环境的建设,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学习。
对教师来说,作为这种合作教学环境的监控者、观察者和改进者之一,则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和改进合作的方式方法,同时反思合作教学中的问题,提高与学生的合作能力,
也提高合作教学的效度和信度。
[3]
3.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互动式讨论教学是针对传统教育“填鸭式“教学模式提出来的。
它主张教师在
时写字进一步说明,发挥传统教学中常用的边说边写印象深刻的讲课方式。
有时候,我们原先准备的课件仍不能很好说明问题,学生课堂信息反馈显示对这个问题仍不明白。
这时,教师应注意应用画笔边说边写表达某个问题。
同时应学会操作画笔及在电脑上规范书写。
4.注意语言的表现力
多媒体课件文字清晰,条理性强,但教学仍要注意语言的表现力。
用丰富的言词和抑扬顿挫的音调,吸引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对所讲内容的理解,注意适当的时候举例说明。
5.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教师、学生和媒体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实体要素,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但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往往处理不好这三个要素的关系,直接表现为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缺乏对学生思维深度、强度的培养。
教师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脑操作员,而学生成为接受信息的“容器”。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主导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和讨论时间,捕捉学生思维的灵感和火花,并及时发现学生思考的误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多媒体能够真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6.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但并不是说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完全替代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应主要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展示图片资料、具体操作步骤等;而传统教学则可以主要用于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基本公式推导等方面。
所以,目前多媒体教学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的期末考试已经改为论文形式。
由于考试的压力,学生会认真对对待方案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时问老师。
这对于真正学会弄懂一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几轮的讲授中发现,这门课程几乎是所有学生课程中学生发文频率最高的一门,对于这个结果,笔者认为,应给与绝对肯定。
(三)通过毕业设计
在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中,分别就各个行业的典型工程,让学生完全按照国家审查标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是强化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途径。
自2003年起,水土保持专业在毕业设计中都有目的的安排5—6个不同行业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题目,供学生选择。
由于就业的需要,每次选做的学生人数都超过预计人数。
由于课堂的基础比较好,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普遍较高。
2005年校本科生优秀论文评比中,笔者所带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沈阳建筑大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获得一等奖。
(四)通过方案编制的全程跟学平时,在我们教研室接受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设计任务时,总是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参与到设计中。
例如,目前我们成立了水土保持创新小组,可以全程跟学方案编制工作。
条件允许时,我们会带参与设计的学生深入到工地,真正做到现场实堪。
这些做法,使学生对抽象的方案编制有了清晰的感官认识,编制出来的报告书就很贴切、可行。
四、结论
通过几轮的培训、学习,我们结识了很多水利部、省水利厅的有关专家,掌握到最新的规定、文件精神,这对于指导讲课内容具有前瞻性、长远性、可持续性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编制不同行业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我们在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课程讲授起来较权威。
通过编制实践,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带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反映热烈。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让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是现代高校教学中成功地教学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