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ppt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ppt

腹胀,舌淡,苔白润,脉弦无力)。 ▪ 治法:温阳散寒,暖宫安胎。 ▪ 方剂:附子汤。 ▪ 方义:用附子汤温阳散寒,暖宫安胎。
2020/10/17
9
(二)肝脾失调
▪ 【原文】 妇人怀妊,腹中 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5)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
半斤 芎藭半斤一作三两。 ▪ 【提要】
▪ 方义:方中干姜温中散寒,人参扶正补虚,半夏、
生姜汁蠲饮降逆,和胃止呕。四药合用,共奏温中
2散020/寒10/1,7 化饮降逆之功。
6
桂枝汤证与干姜人参半夏丸证比较表
证名
主要脉症
病机 治法
桂枝汤证
干姜人参 半夏丸证
2020/10/17
妊娠不能食,无寒热, 口渴但饮水不多, 或 胃气虚弱 调和阴阳 呕吐,阴脉小弱。属 阴阳失调 平冲降逆 恶阻轻证 妊娠呕吐不止,多呕 吐清水涎沫,口淡不 寒饮中阻 温中散寒 渴,舌淡苔白滑。属 脾胃虚寒 化饮降逆 恶阻重证
2020/10/17
2
➢ 1.胎癥的鉴别:
宿有癥病史(小腹刺痛)
分 癥病 经停三月后又漏下不止(血不止)
经停末及三月,胎动在脐上 无癥病史,经前三月经正常

胎 经停后6月,胎动在脐下
➢ 2. 癥病下血的治疗
▪ 病机:瘀血内阻,血不归经。
▪ 主症:月经前后无定期,血色紫暗有块,腹部刺痛
有包块。
▪ 治法:化瘀消癥。
▪ 【原文】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
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 阻,胶艾汤主之。(4) 芎归胶艾汤方: 芎藭 阿胶 甘草各二两 艾叶 当归各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四两 ▪ 【提要】 本条论述妇人冲任脉虚三种下血的证治。
2020/10/17
13
主症:
经漏
分析
妇人三种下血 半产后下血 冲任虚寒,阴血不能内守
▪ 治法:养血开郁,清热除湿。
▪ 方剂:当归贝母苦参丸。
▪ 方义:方中当归养血润燥,贝母清热开郁下气, 以复肺之通调,苦参清热燥湿而能通淋。诸药 合用,使血得濡养,热郁得开,湿热得除,水 道通调,小便自能畅利。
2020/10/17
16
六、水 肿
➢ 【原文】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 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8)
2020/10/17
11
附子汤证与当归芍药散证比较表
方证
主症
病机 治法
附子汤证
腹痛恶寒,少腹 肾阳不足 温阳散寒 如扇,其胎愈胀, 阴寒内盛 暖宫安胎 脉弦,发热
腹中拘急,绵绵 当归芍药散证 作痛,伴头昏,
面唇少华,或肢 肿,小便不利
肝脾失调
气郁血滞 养血调肝
湿阻
健脾渗湿
2020/10/17
12
四、胞 阻
胞阻下血
妇人下血色淡,腹痛隐隐,喜温喜按,神疲乏力,头
晕目眩,舌淡,脉细。
治法:调补冲任,固经养血。
方剂:芎归胶艾汤。
方义:方中阿胶补血止血。艾叶温经止血,二药均能
安胎。干地黄、芍药、当归、川芎养血和血,甘草
调和诸药,清酒助行药力。诸药合用,具有养血止
血,固经安胎,调补冲任之功。
2020/10/17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证三条 方八首
2020/10/17
1
一、胎与癥的鉴别及癥病的治疗
▪ 【原文】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
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 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 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 之。(2)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 各等分 ▪ 【提要】 本条论述妊娠与癥病的鉴别及癥病漏下的治疗。
本条论述妊娠肝脾失调腹痛的证治。
2020/10/17
10
【分 析】
▪ 主症:妊娠腹中痛,兼小便不利,下肢浮肿,心
情不畅。
▪ 病机:肝脾不和,气滞血瘀湿阻。
▪ 治法:调和肝脾,养血渗湿。
▪ 方剂:当归芍药散。
▪ 方义:方中重用芍药敛养肝血,缓急止痛,当归 助芍药补养肝血,川芎行血中之滞气,三药共以 调肝;泽泻用量亦较重,意在渗利湿浊,白术、 茯苓健脾除湿,三者合以治脾。肝血足则气条达, 脾运健则湿邪除。
14
五、小 便 难
▪ 【原文】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
参丸主之。(7)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男子加滑石半两。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 【提要】
本条论述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的证治。
2020/10/17
15
【分 析】
▪ 病机:妊娠血虚热郁,膀胱湿热。
▪ 主症:小便不利,见小便短赤或尿急、尿频、 淋漓涩痛,后世“子淋”。
7
三、腹 痛
(一)阳虚寒盛
▪ 【原文】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
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 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方未见。(3)
▪ 【提要】 本条论述妊娠阳虚寒盛腹痛的证治。
2020/10/17
8
【分 析】
▪ 病因:子脏开故也——阴寒侵犯胞胎。 ▪ 病机:阳虚阴盛,胞胎失于温养。 ▪ 主症:妊娠腹痛(少腹冷痛,形寒怕冷,
▪ 【提要】Βιβλιοθήκη 本条论述恶阻轻证的治疗。2020/10/17
4
【分 析】
▪ 1.妊娠初期脉症: 育龄妇女停经之后
脉—平脉尺脉小弱—经血归胞养胎,阴血暂时不足
证—其人呕不能食—胎气上逆,胃失和降
诊断妊娠
▪ 2.恶阻轻证治法:调阴阳和脾胃,平冲逆。
方剂:桂枝汤。
方义:用桂枝汤调阴阳,和脾胃,平冲逆。
2020/10/17
葵子茯苓散方: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 【提要】本条论述妊娠水气的证治。
➢ 【分析】
▪ 病机:胎气影响膀胱气化受阻,水湿停聚。
▪ 主症:水肿身重,小便不利,头眩。
▪ 治法:通窍利水。
5
(二)恶阻重证
➢ 【原文】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6)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干姜 人参各一两 半夏二两
➢ 【提要】本条论述恶阻重证的证治。
➢ 【分析】
▪ 病机:脾胃虚寒,寒饮上逆。
▪ 主症:妊娠呕吐不止,兼呕吐清水涎沫,口淡不
渴,舌淡苔白滑——恶阻重证。
▪ 治法:温中散寒,化饮降逆。
▪ 方剂:干姜人参半夏丸。
▪ 方剂:桂枝茯苓丸。
▪ 方义:方中桂枝、芍药通调血脉,丹皮、桃仁活血
2020/10/17 化瘀,茯苓渗湿利水。
3
二、恶 阻
(一)恶阻轻证
▪ 【原文】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 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 之。方见下利中。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 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 之。(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