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文化

我心目中的中国武术文化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从中国武术的文化渊源、文化特征和价值这三个方面,对中国武术文化进行了探讨,以此了解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理解东方文明的精髓.从而更好地学习中国武术。

关键词:中华武术精神文化意涵和特征价值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积淀,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博深涵养,共同培养了中华武术精神的中和养气、禅定参悟和宁静致柔之道。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和精粹。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积反映和产物再现。

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会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以运动作为文化的载体,在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中,具有传播发展民族文化的功效。

一、中国武术文化的源起
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时期。

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场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促进了武术的萌芽。

武术成形于奴隶社会时期。

相传在周时期出现了一部中国武术史上重要的著作《周易》,亦称《易经》,“一阴一阳为之道”这本书内涵很丰富的哲学思想,对我国养生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其“易有太级,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产生了太级学说,从此奠基中国武术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成员,这是武术发展中的又一历史性突破。

现在击剑、散打项目已经纳入各种比赛中,意味着“把武术推向世界”的雄伟目标的已经实现。

二、中国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
1、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哲理的体育项目,它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并把它作为自身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武术区别于西方体育项目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中国武术理论中,无论是拳理阐述、技法概括、训练机理、技击原则、武德修养,都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影响,道家思想确立了中国武术的练功法则,最具代表性的是“天人合一”和“阴阳学说”理论。

2、技击性。

武术的核心是技击性。

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运动和套路运动两种表现形式。

技击运动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运动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

3、健身性。

中国武术的健身功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整体性。

生命在于科学地运动,武术的修炼方法讲究即练内又练外,即注重运气,又强调心神意气的结合,尤其重视运气、刚柔相济的健身方法,对人的精神、情感上的调节作用和现代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特殊作用。

4、娱乐性。

中国武术在在奴隶社会就进入娱乐文化的领域。

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

三、中国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中国武术的发展也要顺应形势,走向国际化,将会通过多种办法来大力推广武术。

1、走向国际化。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华文化,并且喜爱中国武术,奥运会上武术比赛也让更多人了解了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可以在深度上和广度上传播中国武术文化,提高武术的生命力,让武术文化被更多国家学习和借鉴,从而让他们了解中国武术和文化,所以武术走向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武术发展的科学化。

武术的技术将更全面,动作规则将更合理,武术科学化研究将
是武术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武术套路的发展,将会实现动作规范化,竞赛制度化,理论科学化。

总之,武术的发展将更加科学化。

3、注重武术文化的教育意义。

武术文化的发展将会成为道德建设的一种手段,“教武育人”,就是说习武先修德,武术包含着深刻的道德内容和教育意义,是我国传统得到观念的体现,所以发展武术文化,将有益于深灰精神文明建设。

4、多种方式来发展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但是要走向世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今后,要采取多种渠道来发展武术文化,从多种层次,多种形式上推广武术文化,比如多建立武术会馆,开展武术比赛,还可以进行优秀武术人员巡回表演讲学,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进行武术文化的宣传与传播,让武术文化广为流传。

四、总结
武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理解其深刻文化内涵和特点,要保持武术固有的风格和特色,在此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让武术这种古老优秀的艺术,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青梅.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认同与困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2)翟立武.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
(3)王岗武术国际化的方略:维系传统与超越传统[J]中国体育科技,2005.
(4)蔡仲林.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娃,2000.
(5)周之华.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J].体育文史,20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