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九课笔记整理第一框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再铸中华文化辉煌历史求索证实的结论⑴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2.中华文化重振的转折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3.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4.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⑴是什么含义: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个面向”如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①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②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③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①他来源于人民大众,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服务于人民大众,拥有长久的生命力②他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与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③他强调人民大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⑵为什么发展①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结合以来,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②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相互激荡之势,我们要唱响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文化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跟示范作用。
在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④第1单元文化作用⑶如何发展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⑥补充: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相匹配⑵第一单元文化生活作用的相关知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⑴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⑶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⑷树立高度文化自觉、自信⑸最重要的是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⑹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内容据材料灵活选择)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②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③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④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⑴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⑶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⑷树立高度文化自觉、自信⑸最重要的是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⑹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内容据材料选择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文化自觉、自信是什么含义(自觉):是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含义(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2.为什么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为此,要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3.怎么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⑴最重要的是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⑵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的迈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第二框一.培育“四有”公民1.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⑴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⑵意义精神文明建设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⑴根本目标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迈进,必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⑵发展教育、科学与文化产业教育为什么发展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怎样发展教育①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服务③把立德树人作为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④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为什么发展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怎样发展科学①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好氛围③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出哲学自然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产业怎样发展文化产业①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④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现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⑶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什么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意义)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能够(有利于)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怎样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②我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第一框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思想道德模范的时代性和作用时代性:前人们心中的思想道德模范,总带有不同时代的印记,人们对思想道德的判断,总会因不同的生活体验而不同作用: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2.为什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与前进方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3.加强思想道德模范的要求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4.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⑴要求: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⑵思想建设的要求: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⑶基础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⑷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具体要求: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⑸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惩恶扬善,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二.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法制、公正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为什么建设⑴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⑵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⑶作用: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②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利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③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从根本上提高国家软实力第二框一.道德两难的原因及途径1.原因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常常遭遇在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2.途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的的目标二.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1.科学文化修养⑴内容: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2.思想道德修养⑴内容: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3.两修养的关系⑴首先,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⑵其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⑶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境界不断得到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4.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⑴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的的目标⑵我们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⑶我们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