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学 病毒的分类

微生物学 病毒的分类


一因多病, 一病多因
19
小RNA、冠状、黄病毒科
肠道病毒属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ECHO病毒 人肠道病毒68-71
小RNA病毒科 Picornaviridae
Enterovirus
鼻病毒属
基本特征: 无包膜,毒粒呈球形,2530nm,+ssRNA,细胞质内复 制。
Rhinovirus
肝病毒属
Influenzavirus C Influenza C virus
副黏病毒属
人副流感病毒
Paramyxovirus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副黏病毒亚科 Paramyxovirinae
麻疹病毒属
麻疹病毒
Morbillivirus
腮腺炎病毒属
Measles virus
腮腺炎病毒
鼻病毒属
基本特征: 无包膜,毒粒呈球形,2530nm,+ssRNA,细胞质内复 制。
Rhinovirus
肝病毒属
Hepatovirus
心脏病毒属
甲型肝炎病毒(HAV)
Cardiovirus
口疮病毒属
Aphthovirus
冠状病毒科 Coronaviridae 黄病毒科 Flaviridae
冠状病毒属
Summary
HSV-1(V?) Rubella virus(?),(+ss),(V) STD HSV-2(V?) Rabies virus (-ss), (V) VZV (V)
Ebola virus (-ss) Rotavirus(?),(ds),(V)
CMV(V?) Hantanvirus(?),(-ss), (V?) (?)

★ ★
咳嗽、喷嚏甚至说话都可传播
学龄儿童为易感人群 出现症状前2~3天及症状消失后 9天仍有传染性
“麻、风、腮”(MRM)三联疫苗
14
小RNA、冠状、黄病毒科
肠道病毒属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ECHO病毒 人肠道病毒68-71
小RNA病毒科 Picornaviridae
Enterovirus
7
变异性:甲型 > 乙型 > 丙型 抗原转变 antigenic shift: 甲型流感病毒每隔十几年可发生一次抗原性大变异,属质 变,可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可引起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
1)大组变异:HA和NA抗原均变异 2)亚型变异:HA抗原发生大变异,NA不变或仅发生小变异
抗原漂移 antigenic drift:
11
ICTV
正粘、副黏病毒科
甲,乙型流感病毒属
甲,乙型流感病毒
(RNA)
正粘病毒科 Orthomyxoviridae
InfluenzavirusA,B
丙型流感病毒属
Influenza A,B virus基本特征:
丙型流感病毒 有包膜,毒粒呈球形或丝状, 80-120nm, -ssRNA,分节段, 细胞质内复制。
血凝素(Hemagglutinin,HA) 柱状,为三聚体,基本上以 相同的间距覆盖了病毒的全部表面 (1)与病毒吸附和穿入宿主有关 (2)引起红细胞凝集 (3)是中和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 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不平均分布 病毒表面,而是聚合成群 (1)水解宿主细胞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 氨酸 (2)参与病毒释放,促进病毒扩散 型: (NP、M1) A(甲)、B(乙)、C(丙) 亚型: (HA、NA)
20
冠状病毒(Coronaviru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 有包膜,表面有花瓣状突起 ★ 不分节段 ★ 核酸为单正链RNA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 宿主范围广,包括人类、禽 类和野生动物
蝙蝠可能是SARS-CoV 的储存宿主 MERS-CoV
(3)相应抗体可抑制病毒从细胞内释放,但 无中和病毒活性作用
甲型流感病毒 H 1-16 x N 1-10 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不分亚型 6
基因重排
(Gene reassortment )
基因组分节段的RNA病毒通过彼此间交换RNA 节段而进行的重组,称为基因重排。
+
甲型流感病毒不同亚型间基因重排,或动物与人之间 甲型流感病毒基因重排可引起其抗原性转换。
麻疹病毒属
麻疹病毒
Morbillivirus
腮腺炎病毒属
Measles virus
腮腺炎病毒
副黏病毒科 Paramyxov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dae
Rubulavirus
Mumps virus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病毒亚科 Pneumovirinae
肺病毒属
Pneumovirus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Salk疫苗(IPV) 灭活疫苗 产生IgG 不能 保护自我 肌肉注射 不需冷藏 不可能
免疫力低下者适用性
不适用
适用
24
16
WHO原计划于2000年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
22
17
1994年9月我国发现最后一例本土脊灰野病毒感染病例, 2000年7月,经WHO认可,我国终于实现了无脊灰的目标
18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的致病性
逆转录病毒科 Retrovirdae
慢病毒亚科 Lentivinae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牛白血病-人T细胞逆 转录病毒属 BLV-HTLV 基本特征: retrovirues 有包膜,毒粒呈球形,大小为80泡沫病毒属 Spumavirus
EBV (V) GARDASIL HPV (V)
Variola poxvirus (V)
2
ICTV
正粘、副黏病毒科
甲,乙型流感病毒属
甲,乙型流感病毒
(RNA)
正粘病毒科 Orthomyxoviridae
InfluenzavirusA,B
丙型流感病毒属
Influenza A,B virus基本特征:
Zoonosis?
4
NP, M1 protein Type A, B, C HA or NA proteinSub-types
命名原则: 型别/宿主/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与NA亚型号)
A/Sydney/5/97(H5N1) A/duck/Ukraine/8/63(H3N8)
5
流感病毒的刺突
基本特征: 无包膜,毒粒呈球形,+ssRNA, 27-38nm,细胞质内复制。
15
OPV和IPV特点比较
Albert Sabin
特点 疫苗类型 免疫应答
阻断野毒株传播 免疫效果 使用方式 保存和运输 毒力返祖
Sabin疫苗(OPV) 减毒活疫苗 产生IgG & 肠道sIgA, 激发细胞免疫 能 保护自我和他人 口服 需冷藏 可能
Flavivirus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HCV
基本特征: 有包膜,毒粒呈球形,+ssRNA, 30-60nm,细胞质内复制。
嵌杯样病毒科 戊型肝炎病毒属 (HEV) Caliciviridae Hepatitis E-like virus
基本特征: 无包膜,毒粒呈球形,+ssRNA, 27-38nm,细胞质内复制。
疾病 无菌性脑 膜炎 疱疹性咽 峡炎 手足口病 心肌炎和 心包炎 流行性肌 痛或流行 性胸痛 急性出血 性结膜炎 柯萨奇病 毒A组 A7、A9 A2~6 、 A8、A10 A16、 A5、 A10 + + + 特点: + 71型 柯萨奇病 毒B组 + 埃可 病毒 + 新型肠道 病毒 71型
A24
71型
Hepatovirus
心脏病毒属
甲型肝炎病毒(HAV)
Cardiovirus
口疮病毒属
Aphthovirus
冠状病毒科 Coronaviridae 黄病毒科 Flaviridae
冠状病毒属
Coronavirus
黄病毒属
人冠状病毒、SARS病毒
基本特征: 有包膜,毒粒呈球形,+ssRNA, 80-200nm,细胞质内复制。
NeuAc-α2,6-Gal
NeuAc-α2,3-Gal NeuAc-α2,6-Gal
9
流感病毒变异
Influenza virus
10
实验室诊断方法
1.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鸡胚接种法分离 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
2. 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 ELISA
免疫荧光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3. 禽流感H5病毒核酸检测
的论战
2008年Montagnier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3
1984年5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Gallo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 首次从48名艾滋病患者体内分离出HIV,并研制出抗-HIV诊断试剂盒
法方认为美国分离的HIV是法国提供标本,并提出分享成果法律诉
讼,Gallo最初否认法方提供了病毒标本 1987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和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出面调停,并达成协议 由两国科学家共享发现HIV成果 1989年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报道,称Gallo“盗用”了法国巴斯德研 究所的HIV样本。对此,美国国会举行了一系列听证会 1994年美方承认法国Montagnier为HIV发现者,从而结束了近10年
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抗原结构小变异,由点 突变所造成,属量变,仅在亚型内形成新变种
8
Influenza virus
H1-16
Avian:H1-16(H5, H7, H9) Human:H1、H2、H3 Swine:H1、H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