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风蚀沙化区的治理要本着! 突出重点, 先易后 难, 分步实施, 整体推进∀ 的原则, 以外围严重沙化 区为治理的切入点, 采取飞播, 人工撒播, 封沙育林 畜草等措施, 治理区围封 管护不得少于 5 年。飞 播、撒播的草灌植物为主, 如沙打旺、紫花苜蓿、草 木樨、冰草、柠条锦鸡儿、羊柴、花棒、沙蒿、沙棘、沙 柳等; 同时再辅以人工补播技术, 建立灌草混播人 工草地, 对退化沙化草地要根据退化程度采取不同 的措施; 严重退化的草场要围封禁 ( 下转第 40 页)
有利于提高无氮浸出物含量和干物质降解率, 降低 木质素和粗纤维等难以消化利用成分的含量, 而对 粗蛋白影响不大, 从而大大提高多年生柠条枝条的 饲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毅斌 实施柠条平茬 的可行性分 析与研究%J& 北京 农业, 2008, 10( 3) : 18
%2&张改珍 包头市应大 力发展饲 料灌木 柠 条%J& 内 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2, 25( 2) : 107 108
摘要: 论述了锡林郭勒草 原生态现状和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 提出了恢 复、建 设锡林郭勒 草原生态 可持续发 展的 措施。 关 键 词: 草原生态; 沙化; 治理 ;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812 8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草原之一, 它 曾以水草丰美而著称于世, 可是最近几年草原的旱 灾、雪灾, 一场场的沙尘暴接连不断, 使得锡林郭勒 盟这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地区受到了重创, 草 场退化、沙化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 看到 赤地千里, 寸草不生的景象, 令人震惊和痛心, 这是 大自然对我们过去违背自然规律行为的惩罚, 恶化 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 的生活, 而且波及到京、津及华北地区, 阻碍了草地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草原的治理, 建设刻不容缓。
2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
锡林郭勒草原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 地形比 较平坦、开阔, 可利 用 优质 天 然 草场 面 积 18 万 km 2。海拔大 800~ 1 200m 之间, 寒冷、干旱, 年平 均气温 1~ 2 , 无霜期间 90~ 120d。年降水量从 西北向东南为 150~ 400m m, 属中温带半干旱、干 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锡林郭勒盟四季分明, 春季气 温回升迅速, 风多、风大、雨量少。夏季雨量变率较 大; 秋季天气凉爽, 天气晴朗风力不大, 气候相对稳 定; 冬季漫长严寒, 总降雪量一般在 10~ 20cm 。
%5& M A Cheng cang , G A O Y u bao, LI U Hui fen, et a l I nter specific transitio n amo ng Ca ragan micro phy lla, C dav azamciiandC kor shinskiialong g eog raphic gr adi ent % J&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45 ( 10 ) : 1218 - 1227
锡林郭勒盟草原类型完整而著称于世, 即草甸 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备, 地
上植物达1 200多种。境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 为 国 际 生 物圈 网 落 的 国 家 级 草 原 自 然 保 护 区 白音锡勒自然保护区, 在草原生物多样性的 保护方面有重要的位置和明显的国际影响。
第 22 卷 第 1 期 2 0 1 0年 3 月
内 蒙古 草业 Inner Mo ng olia P rat acult ure
Vol 22, No 1 M ar , 2010
文章编号: 1009 1866( 2010) 01 0034 03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乌仁图古苏
( 内蒙古锡林 郭勒职业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 内蒙古 锡林 浩特 0260和草畜平衡责任制, 制定好各类草场建设标准和 规模, 督促加大草原建设力度。此外, 还应加大资 金投入, 改善生产条件, 依靠先进科技增水、增草、 增畜, 改变生产方式, 扶持牧业生产化龙头企业, 实 现畜产品最终价值; 在能源结构中, 应逐步加大风 能、太阳能的利用, 取代畜粪、秸秆和薪柴, 以利于 保护植被。 4 3 全面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做好草原生态环境 治理工作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 必须 全面、准确地掌握草原的现状资料, 按草原现状进 行科学分析、科学论证、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 施工、科学管理, 因地制宜地把生态环境建设搞好, 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植被类型与区域水资 源, 土壤立地条件相匹配, 遵循自然规律, 切实做到 适地适水适草, 在生态建设, 水土流失治理, 沙源治 理工作中, 合理配置工程 措施, 生物措施以及草、 灌、乔, 科学确定草种、树种和林种比例, 体现因地 制宜, 把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 合起来, 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才的作用, 加 大科技推广力度, 积极推广先进的适用抗旱造林种 草技术, 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 同时建立 起生态系统的监测网络, 以便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发 展变化, 实施治理后的成效及作用。 4 4 找准切入点, 加快风蚀沙化地区的治理步伐
* 收稿日期: 2010- 1- 18 作者简介: 乌仁图古苏( 1964 ) , 女, ( 蒙古族) , 锡盟人, 讲师 , 从事草原教学研究。
第1期
乌仁图古苏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5
3 锡林郭勒盟草地生态建设成就
近年在锡林郭勒盟在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 多年实践中, 按照! 转人、减畜、增收∀ 六字方针, 采 取综合措施恢复和保护草地生态, 确定了! 生产发 展、生 活富 裕、生 态良 好∀ 的发 展方 向。 借助国 家和 自治区的政策, 项目支持, 遵循! 不塞不流, 不止不 行∀的规律, 一方面着力转变对草原的利用方式, 把 草畜平衡制度和! 三牧∀( 春季休牧、围封禁牧、划区 轮牧) 制度作为牧区的! 两项基本制度∀ 加以落实。 按照#锡林郭勒盟草畜平衡实施细则∃, 实行以草定 畜。另一方面着力转变对牲畜的经营方式, 扎实推 进畜种改良, 饲养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化经营 等重点措施。畜牧业的集约化, 产业化程度和抵御 自然灾害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锡林郭勒草原生 态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局部地区的草原植 被恢复明显, 全盟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较 2001 年提 高了 26 个百分点, 浑善达克沙地内部人工草地面 积以上世纪 70 年代 的不足 9 3% 提高到 目前的 29 6% , 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由 2001 年7 120km 2 减少到4 053km2 , 沙地外扩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草原的生态功能有所增 强, 草原生 态环境有所改 善, 植被平均覆盖度比 2000 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左 右, 生态治理效果显著, 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和草 地大面积退化、沙化。
%6&牛西午 柠条研究论文 集%M& 山西 : 山 西科学 技术出 版社, 2003
%7&王峰, 吕海军, 温学飞, 等 提高柠条饲料利用率的研究 %J& 草业 科学, 2005, ( 3) : 35 39
%8&刘国谦, 张俊宝, 刘 东庆 柠条的 开发利 用及草 粉加工 饲喂技术 草业科学%J& 2003, 7: 26
综合以上因素, 并考虑到膨化剂成本, 认为在 柠条膨化中碳酸氢钠适宜添加量为 1 5% 。 4 2 膨化前后饲用价值
本试验所用的柠条生长年限即使超过 3 年, 其 上端的 枝 条粗 蛋 白含 量 仍较 高, 占 到干 物 质的 11 83% , 但同时木质化严重, 粗纤维和木质素含量 分别高达到 58 35% 和 43 79% , 严重限制其利用。 通过在膨化中加入助膨化剂碳酸氢钠, 由于其热分 解特性, 在密闭的膨腔中分解成 CO 2 和水, 增强了 膨化机内的高温高压作用, 极大地增强了柠条膨化 加工 效果, 与 原样 相 比, 粗 纤维 含 量 可 降低 2 85% , 木质素含量降低 5 24% , 无氮浸出物含量 增加 1 15% , 24h 干物质降解 率提高 14 89% , 而 比未加碳酸氢钠处理的粗纤维含量降低 2 46% , 木质素含量降低 2 46% , 24h 干物质降解率也提高 7 96% 。因此, 柠条在膨化时添加 1 5% 碳酸氢钠
40
内蒙古草业
2010 年
含量均降到最低, 无氮浸山物含量也达到最高, 但 是粗蛋白含量却降到了最低; 而当添加量为 1 5% 时, 其粗蛋白含量最高, 且粗灰分、粗纤维、木质素 含量均与添加量为 4 0% 的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故 此处理要比 4 0% 的处理效果好。
( 3) 瘤胃 pH 是反映瘤胃发酵是否正常最直观 和最基本的生理指标, 直接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 一般变动范围在 6 5~ 7 0 之间。从本试验的结果 可知, 1 5% 添加量 DM 降解率最高, 超过 1 5% 的 处理由于瘤胃 pH 值均已超过适宜的范围, 相应地 DM 降解率也显著下降。
2005 年 10 月 23 日, 中国最美的地 方排行榜 在京发布,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锡林郭 勒草原位列其中。锡林郭勒草原是绿色资源的宝
库, 发展畜牧业的基地和北方重要绿色屏障, 但是 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恶化, 超载放牧及资源的不 合理开发, 如违规开矿、开垦、工业污染事件越来越 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锡林郭勒草原草地资源及生 态状况正面临着逐步退化, 沙化, 根据有关调查资 料表明, 全盟风蚀沙化面积达 1260 2 万 km 2, 占全 盟总草原面积的 64% , 可利用的草地面 积日益缩 小, 草地生态系统不断恶化, 植被遭受破坏, 植物覆 盖率由 1984 年 35 5% 降低到 1997 年的 27 2% , 水土流失现象也日趋加重, 全盟二级以上水土流失 面积达1 720万 km2 , 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 84 7% , 中度以上 1 207 万 km2, 占 到全盟总 土地面积 的 59 5% 。生态条件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草地生产 力的退化, 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构成了草地资源环 境质量的退化, 已严重影响畜牧业的生产和人类的 生存环境, 治理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 刻不容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