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
• 胸部CT及HRCT: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由中心向外周逐 渐变细的特点消失。可见双轨征(double track sign)及印戒 征(signet ring sign )。支气管内径>伴行支气管动脉
辅助检查
• 支气管造影:有确诊意义,曾作为支扩诊断金标准。 造影前需要良好的麻醉,造影剂可灌至7-8级支气 管,应防止进入肺泡。术后造影剂数天内可排出。 可引起剧烈咳嗽,具有一定危险性,已基本为 HRCT所取代
• 发现支气管扩张应积极查找病因!
病
理
支气管扩张可分为柱状和囊状扩张,常合并存在。典型病理改变为支气 管的弹性组织,肌层和软骨等的破坏所致的管腔变形扩大,腔内含有多 量分泌物
病理
• 由于缺乏重力引流,双肺下叶的后基底段是最常 累及的部位。 • 上叶支气管扩张多发生在尖、后段,通常原因是 肺结核或支气管结核,可表现为“干性支气管扩 张”。 • 上述病理改变造成气管、支气管廓清能力下降, 容易反复发生感染、细菌定植。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肺功能检查:多数支气管扩张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 的阻塞性改变,可能同时伴有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 障碍及弥散功能下降。
辅助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价值不大。可明确出血部 位、阻塞原因,并可获取标本行细菌学及细胞学检 查,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经支气管镜灌洗可清 除气道内分泌物,有利于感染控制。
(3)硝酸甘油
2传统止血药 (1)止血敏 (2)止血芳酸 (3)氨甲环酸 (4)安络血 (5)立止血②巴曲亭(立止血):含有两种有效成分, 均选择性的在出血部位起作用,一种是类凝血酶,使 纤维蛋白转变为纤维蛋白,并能促进出血部位的血小 板聚集,形成白色血栓;另一种是类凝血活酶,促进 凝血酶生成。此药使用方便,可以肌肉注射、静脉注 射、雾化吸收。可用于垂体后叶素禁忌患者或与其他 止血药物合用,但应注意,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 3中药 云南白药
直接收缩小动脉,有利于肺血管破裂处形成血凝块。疗效迅速,有效率90%。 故仍为目前的首选药物。主要副作用为,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
痛,血压升高,便意感、过敏等。对高血压、老年动脉硬化、冠心病、肺心
病、心力衰竭、孕妇慎用。
(2)酚妥拉明 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肺循环压力而止血。 血压过低或休克者禁用。对血压不低者,连用5天。偶可 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用时注意观察血压,必要时描 记心电图。
(3)辅助措施:胸部扣击,雾化吸入。 (4)引流时间:一般安排在早晨起床时、 晚餐前及睡前。饭前1h,饭后1~3h进行。 每次引流15~20min,每日1~3次。 (5)引流中观察:病人反应 、痰液的颜 色、量、性质 。 (6)引流后护理:休息、保持口腔清洁、 记录、送检。
2.休息与环境:静卧休息,病情严重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鼓励 病人多饮水,1500ml/d。 4.用药护理:抗生素、祛痰药、支气管舒张药作用及副作用。
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
临床表现
2.反复咯血—50%~70%的患者有程度不同的咯血;咯血量与 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不一定平行; 某些以咯血为唯一症状,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 3.反复肺部感染—同一个肺段反复发生肺炎并迁延不愈。 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 等。
预 防
• 防治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增强机体抵抗力,治疗 慢性鼻窦炎和扁桃体炎,防止误吸。 • 小剂量红霉素口服可改善肺功能,减少痰量。 • 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预防特定类型病原体感染。
六、护理诊断/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 2. 有窒息的危险
与脓痰积聚、痰液粘稠、无效咳嗽有关。 与痰多、粘稠、大咯血不能及时排出有关。 与慢性感染导致机体消耗增
病理生理
• 早期—病变轻、局限,肺功能正常 • 中期—病变范围大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 晚期—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由 于缺氧、酸中毒等因素造成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临床表现
一、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为主。
1.慢性咳嗽、大量脓痰 少量 中等量 大量 痰量分度:<10毫升 10-150毫升 >150毫升 痰液特征:多为黄绿色脓性,可出现恶臭味。收集全天痰量 并静臵于玻璃瓶中可分层:上层为粘液泡沫,中层为浑浊 浆液,底层为坏死沉淀组织。
5.全身症状—支气管扩张反复发作多年以后,可出现活动后 气短、下肢浮肿、胸腔积液等症状。
临床表现
二、体征 下胸部、背部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湿啰音,可有 扭曲变调的哮鸣音;常伴杵状指(趾)。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早期无改变,逐步进展可见局部肺纹理增多增 粗,偶尔可见“轨道”征,卷发样阴影等。
手术治疗
适应症:经内科处理无效,反复大咯血,有引起窒息先兆者,一侧肺或一 叶肺有明确的不可逆病变(如支气管扩张,空洞性肺结核,肺脓肿,肺曲 菌球等). 禁忌症:两肺广泛弥漫性病变,全身情况差,心肺功能代偿不全,非原发 性肺部疾病引起咯血.
1、降低肺循环压力
(1)垂体后叶素 通过血管收缩,静脉回流减少,降低肺循环压力而止血,
治
• 清除痰液
疗
1.体位引流—使患者肺位臵抬高,引流支气管开口 向下,利于脓痰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一般在饭 前进行,每次15-30分钟,每日2次。引流前辅助 叩背、雾化吸入等,可提高疗效。 2.祛痰药—溴己新、盐酸氨溴索、羧甲司坦等。 3.支气管舒张药:主要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肺通 气,促进痰液排出。 4.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冲洗 注药
治
• 咯血的治疗 积极抢救,防止窒息。小量咯血可 给予止血药物,大量咯血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 疗。 • 手术治疗
(1)主要病变位于某一肺叶或肺段,而且病变是不可逆 的;
疗
(2)根据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平片检查、支气管碘油造 影 和胸部CT扫描)的结果,认为需要完整切除病变区, 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3)完整切除病变区后能达到防止疾病复发的可能。
先天性肺囊肿和囊状支扩鉴别
1、支气管扩张为继发性病变,有慢性纤维增生的特性,它病 变严重程度与纤维增生成比例增加;而肺囊肿为先天性病 变,虽常伴感染,它的囊影大小与纤维增生不成比例; 2、临床上,支扩多继发于支气管、肺的化脓性炎症、肺不 张及肺纤维化。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主要症状是咳嗽、 咯血和咳大量脓血痰。痰多带臭味。常有呼吸道感染及反 复发热。可有杵状指,儿童期可有反复肺炎;肺囊肿相对 少见,多无症状,只有在与小支气管沟通时,容易合并感 染引起相关症状。 3、影像上支气管扩张多有印戒征,轨道征;这些先天性肺 囊肿看不到。
支气管扩张及相关的护理 ----王雅娴
概 念
是支气管与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所导致的支气
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进而引起支气管壁结
构破坏,出现异常和持久的扩张与变形。这里所 指的支气管主要是指直径大于2mm中等大小的近 端支气管。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可破坏支气管壁各层组织,使支 气管弹性减弱,婴幼儿期支气管尚未发育完全,加之咳痰能力差,更易导致 支气管扩张。 2.支气管阻塞—肿瘤、异物、感染、淋巴结肿大、炎症等。右肺中叶综合征(right middle lobe syndrome)指支气管本身病变或管外受压阻塞,引起右肺中叶肺 不张、肺叶缩小,或并发炎症实变,具体阻塞病因尚需进一步查明的一类 疾患的统称。临床表现有反复咳嗽、咳粘液痰或脓性痰,有时有咳血或发 热等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症状。 。 3.支气管先天性发育不全和遗传因素—巨大气管-支气管症、先天性软骨缺失症、 肺隔离症、Kartagener综合征等。 4.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SLE、溃疡性结 肠炎、HIV感染、心肺移植术后等。
先天性肺囊肿和囊状支扩鉴别
影像表现:囊壁厚薄不均,内壁一般光滑,外壁可 为结缔组织,弹力纤维,平滑肌,粘液腺,软骨等。 如有感染、出血、囊壁受刺激可以增厚毛糙,囊液 也可变得更加粘稠,甚至可形成实质性改变,表现 为实质性囊肿。
先天性肺囊肿和囊状支扩鉴别
囊性支气管扩张的影像 表现:病变好发于两下 肺,可见多发薄壁囊状 透光影,囊内可见液平 面,支气管造影囊状扩 张见于较小分支,呈葡 萄或蜂窝状。CT上囊状 支扩则表现为一组或一 串多发性含气的囊肿, 若囊内充满液体呈一串 葡萄状,囊内可出现气 液平。
5.病情观察: 观察咳嗽、咳痰、咯血、呼吸情况,警惕窒息★
6.避免诱因:戒烟,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等。
咯
血
(hemoptysis)
定 义 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 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 者。
药物止血
垂体后叶素、立止血、普鲁卡因等
介入止血
支气管镜: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大咯血,应及时行纤维支气管 镜检查.可以明确出血部位,清除气道内的陈血及局部止血(支气管灌 洗,局部用药,气囊填塞).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于双侧病变或多部位出血,心肺功能差不 能耐受手术或晚期肺癌侵犯纵膈和大血管者.
先天性肺囊肿和囊状支扩鉴别
同一个病人,左上肺肺囊肿,左下肺支扩。
治
•
疗
控制感染 是急性感染期的主要治疗措施。根据症 状、体征、痰液性状,必要时结合药敏选抗菌药。
对于支气管扩张病史较长的患者,首选药物应该覆盖铜绿 假单胞菌,且往往需要联合用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敏 感的药物: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碳青霉烯系列) 小剂量雾化吸入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可明显降低痰 中细菌密度,减轻症状。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典型症状+肺部同一部位反复感染史+肺部固定而持久的局 限性湿啰音+胸部影像检查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