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十二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十二章
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 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或者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讼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
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 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4.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 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 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二)开庭审理
第 14 页
宣布 开庭
法庭 调查
法庭 辩论
休庭 合议
宣告 判决
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第 15 页
宣布开庭
首先,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 其次,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身份,宣布案由及合议庭组成人员、 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等。
二、行政诉讼受理
(一)行政诉讼受理的概念
行政诉讼受理,是指法院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
合法定条件而决定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
第7 页
二、行政诉讼受理
第8 页
(二)对起诉的审查
法院对每一个起诉都要依法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 1 . 审查起诉条件
包括原告是否有相应的资格;被告是否明确;诉讼请求是否明确,是否有事实根据;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及 受诉法院管辖等。
政行为,或要求行政主体履行法定职责等。事实根据包括权益受到侵犯的事实与证据等; ④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一、行政诉讼起诉
第6 页
(二)普通共同诉讼人
起诉时限是指提起行政诉讼所必须遵循的法定期间。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起诉时限规定如下:
1.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2. 经过行政复议,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
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第 16 页
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是指审判人员在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核实和审查各项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法庭调查
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① 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宣读答辩状; ② 首先由原告陈述其权利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事实,其次由被告陈述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合法的,并提出相关的证据; ③ 传证人出庭作证或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④ 法庭出示由当事人提供或法院调查收集的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审判人员应当询问当事人对证据的意见,当事人可以就证
(一) 行政诉讼起诉的概念
行政诉讼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的具体 行政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予以审查并裁决的诉讼行为。
(二)行政诉讼起诉的条件
① 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② 有明确的被告; ③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诉讼请求可以是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撤销、变更具体行
第一审程序,是指法院自立案至作出第一审判决的诉讼程序。由 于我国行政审判制度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因而,第一审程序是所有行 政案件必经的基本程序。
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一)审理前的准备
组成合议 制
送达诉讼 文书
审查诉讼 文书和证 据材料
确认、更 换和追加 当事人
其他准备
第 13 页
合议庭的成员由审判员或审判员、陪审员组成,人数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做出具体 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另一方面,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 法院还要审查案件有无不予公开审理的法定情形;决定开庭审理的时间、地点等。
• 2.审查起诉程序
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复议的,当事人是否经过了行政复议;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属于法 律规定的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事项;当事人是否在复议期间提起行政诉讼及是否重复起诉等。
• 3.审查起诉期限
主要审查当事人是否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起诉讼等。
二、行政诉讼受理
第9 页
据发表自己的看法; ⑤ 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鉴定人发问; ⑥ 宣读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审判人员应当询问当事人对此类证据是否有意见,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勘验人员发问。
二、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第 17 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是指双方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阐述自己的主张,并反对对方的主张的诉讼活动。法庭辩论的顺序是:
二、行政诉讼受理
(四)受理的法律后果
1 人民法院取得案件的管辖权,排斥其他法院的管辖。
2
当事人取得原告与被告的诉讼地位。
3 原告不得再向其他法院提起诉讼或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第 10 页
第二节 第一审程序
一
第一审程序的概念
二
第一审程序的内容
三
第一审程序制度
第 11 页
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
第 12 页
① 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② 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③ 若有第三人参与诉讼的,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④ 互相辩论。 需要指出的是: ① 在法庭辩论阶段,双方当事人主要是针对在法庭调查中提出的事实和理由阐述自己主张,反对对方主张,而 不是简单重复自己在法庭调查阶段所作的陈述内容; ② 法庭辩论时,当事人又提出新的事实和证据,审判长可视情况决定中止辩论,恢复法庭调查。
第1 页
12 行政诉讼程序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1 单行击政此诉处讼添起加诉文与字受内理容 2 单第击一此审处程添序加文字内容 3 单第击二此审处程添序加文字内容 4 单审击判此监处督添程加序文字内容
第4 页
第一节
行政诉讼起诉与受理
一
行政诉讼起诉
二
行政诉讼受理
一、行政诉讼起诉
第5 页
(三)审查后的处理方式
• 1 . 决定受理
法院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予以立案,并及时通知诉讼当事人。
• 2.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条件,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 3.要求限期补正
对起诉条件有欠缺的,受诉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限期补正。如果当事人限期补正后,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法 院应当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