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精)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精)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题目
1.某等温输油管道800km,管径φ162×6mm,输量220t/h,油品密度852kg/m3,油品计算粘度ν=4.2×10-6m2/s,全线处于水力光滑区,试计算其水力坡降及全程阻力损失。

2.某直径230mm的输油管道,全长600km,已知输量下管道水力坡降i=0.002,输量下各泵站扬程均为H C=313m油柱高,泵站内阻力损失h C=13m油柱高,首站进站压力17m油柱高,末站剩余压力10m油柱高,不计首末站的高度差,试估算所需泵站数。

3. 某φ325×7的热油管线,全长410km,质量流量84kg/s,管道架空处空气温度为4℃,所输油品比热为2100J/kg℃,输油管路总传热系数K=2.3w/㎡℃,如果加热站设计出站油温为58℃,进站油温30℃,摩擦升温忽略不计,试估算全线需加热站数(假设各热站间等距)。

4.某等温输油管道,采用无缝钢管,全长164km,输量210t/h,所输油品密度821kg/m3,计算粘度ν=4.2×10-6m2/s,经济适宜流速为1~1.2m/s,试计算管径并根据附表选取其规格。

计算输量下管道沿程摩阻损失(已知流态为水力光滑区)。

5.某离心泵,其特性方程为H=360-530Q1.75,现泵站采用三台该离心泵串联,试推导泵站的特性方程
6.某φ325×7的等温输油管,管路纵断面数据见下表。

全线设有两
首站泵站特性方程:H=370.5-3055Q1.75
中间站泵站特性方程:H=516.7-4250Q1.75(Q:m3/s)
首站进站压力:Hs1=20米油柱,站内局部阻力忽略不计。

7.某输油管道顺序输送柴油和煤油,管长1250km,管径φ292×6mm,输量180m3/s,已知湍流扩散系数D T=0.86m2/s;如果切割浓度分别是K B1=0.15和K B2=0.78,试计算混油罐的容积?混油段的长度?起始接触面从起点开始,多长时间开始和终止切割混油段?
8.某φ325×7的热油管道全线有5座热泵站,管道允许的最高、最低输油温度分别为65℃和30℃,管道中心埋深处自然地温为2℃,所输油品比热为2100J/kg℃,平均密度为852kg/m3,平均运动粘度为14.3×10-6m2/s,热泵站间距及管路总传热系数(以钢管外径计)见下表,各站维持进站油温30℃不变运行,摩擦升温忽略
1)min
2)、用平均温度法计算输量为300t/h时第3站间的沿程摩阻损失(已知流态为水力光滑区)。

9.某输油管道顺序输送汽油和煤油,管长850km,管径φ313×6.5mm,输量240m3/s,已知湍流扩散系数D T=0.82m2/s;如果切割浓度为0.25,对称切割,试计算混油罐的容积?混油段的长度?起始接触面从起点起点开始,多长时间开始和终止切割混有段?
10.某φ325×7的热油管道,输量为300t/h,管道允许的最高、最低输油温度分别为65℃和30℃,管道中心埋深处自然地温为2℃,所输油品比热为2100J/kg℃,平均密度为852kg/m3,平均运动粘度为14.73×10-6m2/s,热泵站间距及管路总传热系数(以钢管外径计)K=2.1w/m2℃,摩擦升温忽略不计。

各站维持进站油温30℃
不变运行,
1)、估算加热站间距,并计算加热站数;2)、求该管道的允许最小输量G 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