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思考离不开逻辑学
——读《身边的逻辑学》有感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说“逻辑没有爱情的一半重要,但它能证明事情。
”逻辑能证明人们是不是在跟你胡扯,这样你就能知道真相。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这句取自《圣经》的箴言镌刻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总部的大厅内墙上。
由此可见,唯有清晰思考才能认识真理,洞悉现实,了解事物的真貌。
伯纳·派顿(Bernard M. Patten)的这本《身边的逻辑学》是写给普通读者的逻辑学入门书,它通过引用我们身边的大量实例,不仅说明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教人如何清晰思考和理性生活,目的是让我们辨别出充斥于政治、经济、广告等等之中那些看似合理、实际是谎言的说辞。
书中用传统逻辑学的理论分析了日常交谈、投资建议、传媒宣传等诸多领域的“谎言”:过度概括、模糊定义、错误类比、片面拣选证据、集体思维、回避问题等等。
这本书条理分明又不失幽默,解说深入浅出,举例广泛遍及社会各个领域。
每一章节后还设计了小练习,这让读者阅读时兴趣十足。
最后一章以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故事重温全书的重点。
联系到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本书可谓亲切通俗、简单实用。
下列略举一二。
(一)广告中的过度概括
在数学上,从概括到特定的推理称为演绎推理,从特定到概括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找到反例,就能证明概括有误。
所有科学原则都是暂定的。
比如,光速不变原理是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但2011年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研究结果,科研人员在让中微子进行近光速运动时,其到达时间比预计的早了60纳秒(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对此,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中微子是以比光速快60纳秒的速度运行。
如果这一发现被验证为真,将颠覆支撑现代物理学的爱因斯坦相对论。
科学原则尚且如此,我们欣赏过的广告又如何呢?广告中的不合理因素有很多,作者重点研究了过度概括,指出:广告的概括合理必须建立在证据上,而证据必须包括公平的样本,而非刻意挑选的例子。
例如,某明星使用某品牌洗衣粉,一方面说明明星拿的报酬越多,她的代言越可能带有偏见;另一方面,广告暗示我们也该使用该洗衣粉,作者称此为“隐含缺乏保证的概括”,而且即使一个明星使用洗衣粉后有效并不能说明广大的消费者使用后也有效。
许多广告含有非理性的过度概括。
(二)错误类比是一种思考错误
作者指出:人类与机器的类比通常是错误的。
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将整个美国政府比作一艘航行在历史航道上的巨轮,林肯总统就是这艘航船的船长,这首诗感情诚挚,感人颇深。
尼克松总统也经常说,他是驾驶国家之船的船长。
然而,总统与船长的权力地位完全不同,所受约束的对象也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地方只是“绝对的指挥权”,这正
是尼克松所需要的,不过他因为滥用权力,最后不得不辞去总统职务。
作者导出一个教训:机器类比很容易让人上当,要小心。
在数学中,类比推理是推理与证明中的重要思维方式,但是类比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却形似神离。
例如以下两小题:
①设函数f(x)=x2+bx, (x≥1),若f(x)是递增函数,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②设数列{a n}的通项a n =n2+bn, (n∈N*),若{a n}是递增数列,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这两小题都涉及到单调性,但对象完全不同,第①题涉及的是函数,第②题考查的是数列,它们在单调性方面的定义并不相同,因此这两题的解法也完全不同。
(三)集体思维的盲点
集体思维是社会思维的形式之一,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
但为了顺从团体而远离真理,并以团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判断依据时,就出现了“团体盲思”的现象。
作者举了这么一个例子: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实验室进行实验,要求123名受试者比较一条线与其他三条线,而这三条线中只有一条线与第一条线长度相同。
在个别作答时,正确率达99%,在分组作答时(里面掺杂研究助理,以错误答案误导受试者),却有36.8%的人接受团体的错误判断,四分之一的人能维持独立思考,而这些人当然也就不会接受错误判断,大多数未能独立思考的人,认为与团体立异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因此无论如何都要避免,而一部分能独立思考的人,却仍然接受错误判断,因为他们“不想破坏结果”。
曾有研究报告指出,当群众人数越多时,群众的智商就越低,这也就是为什么广告不需要过于复杂,只需要能让群众快速理解。
因此,千万不要一味地跟着群众起舞,维持独立思考,才能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不能坚持独立思考,觉得“别人是对的,自己是错的”,或者听从大多数人的结果。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可以引导每一位学生对提出的各种结果进行评价,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用实例或演绎来证明真伪。
逻辑,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或显现,或隐藏。
伯纳·派顿的《身边的逻辑学》以崭新的视角、详实的事例和严密的推理引导读者清晰思考,辨别真伪。
那么,这本书中所有的原则和教训都是正确的吗?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即可:“不要不假思索地接受任何简单答案,尤其是回答复杂问题的简单答案。
”
阅读,给我的最大馈赠是精神的愉悦与涤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