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链传动习题与参考答案

带、链传动习题与参考答案

1)1 A. C. 2A.带传动是依靠 _______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带的紧边拉力 带张紧的目的是_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B. D.B.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带的松边拉力提高带的寿命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3A. C. 4 A. C. 5 A. C. 6 V A. C.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_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B. 传动效率高 D.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传动效率高 B. 带的价格便宜D.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_________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带的紧边拉力D.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传动比 B. 带的型号D. 承载能力大 使用寿命长带的寿命长 承载能力大B. 带的线速度 带的松边拉力7 A. C. 8 A. C. 9 A. C. 10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小带轮直径B. 两带轮直径之和D.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B. 带工作噪声增大D.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 带的寿命缩短 B.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带的线速度 带传递的功率 _______ 决定 大带轮直径 两带轮直径之差带传动效率降低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F elim 与初拉力F 。

之间的关系为 。

A. F elim 2F °e v /(e f v1) B. F elim 2F °(e v 1)/(e f v C. F elim2F 0 (e f v 1) /(e f v1) D.F elim 2F 0 (e f v1)/e f v11设计V 带传动时, 为防止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B.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习题与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C. 带的离心力过大D. 带的长度过长12 一定型号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_ 成反比关系。

A. 带的线速度B. 带轮的直径C. 带轮上的包角D. 传动比13 一定型号V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线速度 ____________ 。

C. 成正比D. 成反比14 A. C. 15 A. C. 16 A. C. 17 A. C. 18 A. C. 带传动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带 紧边进入小带轮处 离开小带轮处进人大带轮处 B. 离开大带轮处D.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 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 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B. 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D. 带传递的中心距大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_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B.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D. 一定型号的V 带传动,当小带轮转速一定时, 小带轮上的包角 B. 传动比D. 与V 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传递功率大 B. 传动效率高D. 0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带的弹性变形不符合虎克定律 其所能传递的功率增量,取决于 带的线速度 大带轮上的包角传动比准确 带的制造成本低19 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 ______________ 。

A. 带的横截面尺寸B. 传递的功率C. 带轮的线速度D.带轮的直径20 当摩擦系数与初拉力一定时,则带传动在打滑前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随 _________________ 的增大而增大。

A. 带轮的宽度B. C. 大带轮上的包角 D. 小带轮上的包角 带的线速度21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 ___________A. 工作平稳,无噪声B.C. 制造费用低D.寿命长能保持准确的瞬时传动比. 22 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A. 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B. 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C. 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的张紧力D. 链的质量大,离心力大23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A. 的平方成正比B. 的平方成反比A. 传动效率高B. 工作平稳,无噪声C. 承载能力大D. 能传递的中心距大24 在一定转速下,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应_______________ 。

A.增大链节距和链轮齿数B. 减小链节距和链轮齿数C. 增大链节距,减小链轮齿数D. 减小链条节距,增大链轮齿数25 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链节距和小链轮齿数一定时,应限制_________________ 。

A. 小链轮的转速B. 传递的功率C. 传动比D. 传递的圆周力26 大链轮的齿数不能取得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A. 齿数越多,链条的磨损就越大B. 齿数越多,链传动的动载荷与冲击就越大C. 齿数越多,链传动的噪声就越大D. 齿数越多,链条磨损后,越容易发生“脱链现象”27 链传动中心距过小的缺点是__________ 。

A.链条工作时易颤动,运动不平稳B. 链条运动不均匀性和冲击作用增强C. 小链轮上的包角小,链条磨损快D. 容易发生“脱链现象”28 两轮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的链传动,链条的紧边应布置在上面,松边应布置在下面,这样可以使________ 。

A. 链条平稳工作,降低运行噪声B. 松边下垂量增大后不致与链轮卡死C. 链条的磨损减小D. 链传动达到自动张紧的目的29链条由于静强度不够而被拉断的现象,多发生在情况下。

A.低速重载B.高速重载C.高速轻载D.低速轻载30链条的节数宜米用。

A.奇数B.偶数C.5的倍数D. 10的倍数31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

A. 使链条产生初拉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B. 使链条与轮齿之间产生摩擦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C. 避免链条垂度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D. 避免打滑二、填空题32 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_______________ ,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四个因素。

33 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随预紧力的增大而,随包角的增大而___________ ,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随带速的增加而。

34 带内产生的瞬时最大应力由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两种应力组成。

35 带的离心应力取决于、和三个因素。

贝U它们的关系为v1 _______ v , v2_________ v。

42 V 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 ________________ 力工作的。

V带的工作面是______________ 面。

43 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是根据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选取的。

44 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张紧轮一般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内侧,这样可以使带只受___________ 弯曲。

为避免过分影响___________ 带轮上的包角,张紧轮应尽量靠近带轮。

45 V 带传动比不恒定主要是由于存在 ________________ 。

46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47 V 带传动限制带速v v 25〜30 m/ s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带在小带轮上的包角i > 12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

48 为了使V带与带轮轮槽更好地接触,轮槽楔角应________________ 于带截面的楔角,随着带轮直径减小,角度的差值越____________ 。

49 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V带传动的中心距增大,则小轮的包角__________________ ,因而承载能力__________ 。

50带传动限制小带轮直径不能太小,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 。

若小带轮直径太大,则___________ 。

51带传动中,带的离心拉力发生在 ______________ 带中。

52 在V带传动设计计算中,限制带的根数z < 10是为了使________________ 。

53 链传动中,即使主动轮的角速度等于常数,也只有当_________________ 时,从动轮的角速度和传动比才能得到恒定值。

54 对于高速重载的滚子链传动,应选用节距______________ 的__________ 排链;对于低速重载的滚子链传动,应选用节距____________ 的链传动。

55 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承载能力______________ ,传动效率 _________ ,作用在轴上的径向压力__________ 。

56 在滚子链的结构中,内链板与套筒之间、外链板与销轴之间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 配合,滚子与套筒之间、套筒与销轴之间采用______________ 配合57 链轮的转速___________,节距__________ ,齿数__________ ,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58 若不计链传动中的动载荷,则链的紧边受到的拉力由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三部分组成。

59 链传动算出的实际中心距,在安装时还需要缩短2〜5 mm这是为了 ___________ 。

60 链传动一般应布置在___________ 平面内,尽可能避免布置在___________ 平面或__________ 平面内。

61 在链传动中,当两链轮的轴线在同一平面时,应将________________ 边布置在上面, _________ 边布置在下面。

三、问答题62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缺点?63 当与其他传动一起使用时,带传动一般应放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64 与平带传动相比,V 带传动有何优缺点?65 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V 带比平带的传动能力大?66 普通V 带有哪几种型号?窄V 带有哪几种型号?67 普通V 带截面角为40°,为什么将其带轮的槽形角制成34°、36°和38°三种类型?在什么情况下用较小的槽形角?68 带的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69 什么是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引起带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原因是什么?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带传动性能有什么影响?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的本质有何不同?70 带传动在什么情况下才发生打滑?打滑一般发生在大轮上还是小轮上?为什么?刚开始打滑前,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71 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因素有哪些?72 带传动工作时,带内应力如何变化?最大应力发生在什么位置?由哪些应力组成?研究带内应力变化的目的是什么?73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单根V 带所能传递的功率是根据什么准则确定的?74 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带的速度V min和V max以及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d1min ?75 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两轴中心距的最大值a max和最小值a min?76 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1?77 水平或接近水平布置的开口带传动,为什么应将其紧边设计在下边?78 带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哪几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张紧轮?张紧轮应装在什么地方?79 带传动中,若其他参数不变,只是小带轮的转速有两种,且两种转速相差3倍,问两种转速下,单根带传递的功率是否也相差3 倍?为什么?当传递功率不变时,为安全起见,应按哪一种转速设计该带的传动?为什么?80 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有哪些优缺点?81 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设计准则是什么?82 为什么小链轮的齿数不能选择得过少,而大链轮的齿数又不能选择得过多?83 在一般的情况下,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为什么不等于常数?在什么情况下它才等于常数?84 引起链传动速度不均匀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85 链传动为什么会发生脱链现象?86 低速链传动(V V0.6 m/s)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设计准则是什么?87 链速一定时,链轮齿数的大小与链节距的大小对链传动动载荷的大小有什么影响?88 为避免采用过渡链节,链节数常取奇数还是偶数?相应的链轮齿数宜取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89 在设计链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两轴中心距的最大值a max和最小值a min?90 与滚子链相比,齿形链有哪些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齿形链?91 链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张紧方法有哪些?92 链传动额定功率曲线的实验条件是什么?如实际使用条件与实验条件不符,应作哪些项目的修正?93 水平或接近水平布置的链传动,为什么其紧边应设计在上边?94 为什么自行车通常采用链传动而不采用其他型式的传动?95 链条节距的选用原则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小节距的多列链?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大节距的单列链?96 在设计链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传动比?传动比过大有什么缺点?四、分析计算题97已知单根普通V带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 = 6 kW,主动带轮基准直径d1= 100 mm,转速为n1= 1 460 r/min ,主动带轮上的包角1= 150°,带与带轮之间的当量摩擦系数f v= 0.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