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及策略10篇

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及策略10篇

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及策略10篇第一篇: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消极情绪的调节策略困扰青少年学生的消极情绪主要是焦虑、紧张、愤怒、烦躁、胆怯、自卑、抑郁、羞愧、对抗和恐惧。

在体育学习中,需要参与者具备乐观、勇敢、不怕困难、主动合作、勇于挑战等心理条件,适度的紧张、焦虑属于正常,一旦被消极情绪占主导,就会影响行动力。

比如因为紧张不敢做动作,技能掌握比较慢;当有愤怒情绪时,容易和同伴争吵,有攻击性行为,影响课堂组织与管理;当自卑、抑郁时,显得沉默不合群,不能很好地完成集体类练习等,此类消极情绪是影响体育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

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教师上课时会把一些学生消极情绪导致的行为归结于常规不好、学习态度不好,甚至容易给学生戴上品行不好的“帽子”,这是比较草率的。

有心的教师应该科学分析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原因,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调节,把对情绪的调节作为体育育人的一部分。

一、转变角色,做孩子们喜欢的大朋友低年级学生情绪容易波动,难免会紧张、恐惧,再加上性格、健康状况的原因,更容易造成消极情绪。

此时,作为低年级的老师,其更应该关爱学生,转变角色,努力成为学生的大朋友。

当老师变得不那么严厉,又具备丰富的教育智慧,学生就会喜欢老师,上课时出现消极情绪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1.口诀应答虽然低年级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老师需要提高嗓音管理组织,但是要尽可能地减少大声训斥和命令式的口令,取而代之的可以是一问一答的口诀式互动。

例如队列队形:“立正—站站好!”“眼睛———看老师!”“站立时———像松树!”“行走时———快又轻!”“12345———我是木头人!”“你到家在哪里———我的家在这里!”又如技能教学:“一摆前、二摆后———三起跳!”“高人、矮人———超人!”“抱小腿———像皮球!”2.花式哨音大多数老师的哨音主要是代替口令“121”,或集合、开始的信号。

我在课堂上尽可能丰富形式,与学生约定形成多样的特色哨音。

例如模仿老母鸡连续的叫声,表示“小鸡回家”(集合);1长+2短音表示蹲下;连续的1长1短配合手势表示向左右移步。

老师可以自行开发,配合手势,加上幽默诙谐的表情,低年级学生会被你吸引,哨音成为课堂的第二语言。

3.蹲下说话蹲下,不仅表示身体的,更主要是心理的。

在与个体学生说话的时候,老师尽可能蹲下说话,还可以轻拍学生的肩背,这样可以与学生平视,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学生仰视带来的紧张。

蹲下说话时,老师显得更亲切,学生的情绪会得到平复。

二、转变教法,做积极情绪的调剂师体育本身是积极向上、快乐愉悦的,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方式,营造快乐的氛围。

1.引发好奇感教师可游戏化教学内容,并进行适当场地布置,让学生对教什么充满好奇,如醒目的标志线、特殊的队伍及组织队形的变换等,或者是教师做精彩示范、生动的讲解,都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和兴趣,诱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好奇心和练习的积极性。

2.激发愉悦感教师要善于运用互动化的教学语言,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学生情绪进行调控和把握。

可以创设情境,努力营造令人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学生之间的互助模式,开展学生相互讨论相互评价,让学生充分交流相互启发;多采取小组合作练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在团队里获得成功;还可以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利用平板、手机等终端的数字化互动功能,辅助教学,增强趣味性,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三、因人而异,做会察言观色的心理师大班教学带来的教学难点是老师很难顾及每一个学生,没有经验的教师会更多关注教学流程和技能学习的效果,而忽视学生的情绪问题。

其实很多教学中出现的现象背后都与学生的情绪有关,而情绪问题又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处理学生的情绪问题要因人而异,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方式。

1.对于易怒型愤怒情绪是消极情绪的典型,根据我平时教学,发现并归纳出愤怒情绪的表现,分四个级别来有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见下表)。

 典型案例:小马自幼脾气暴躁,课间经常为一些小事发怒,轻则和同学争吵,重则出手打人。

一节体育课慢跑时,他后面的同学不小心踩脱了他的鞋子,小马立刻火冒三丈,没等同学道歉就推搡辱骂同学。

这个情况处在第Ⅲ级,我立刻上前制止矛盾升级,采用冷处理和再疏导的方式。

我先把他们分开,让小马先自己深呼吸10次,坐在一边休息。

等他情绪稳定些后再跟他讲道理、明是非,教他三个情绪按键,一是暂停键,先暂停发火,不要一下子就“火冒三丈”;二是呼吸键,自己先深呼吸几次,让头脑冷静;三是求助键,当遇到摩擦或受到委屈时不要自己解决,可以向老师求助,否则一时冲动既无法处理好问题,还容易伤害朋友和自己。

现在的学生容易产生愤怒情绪,这与独生子女孩子平时一个人玩耍,对身体接触特别敏感有关,很多孩子稍微被人触碰就认为被人欺负或侵犯,为此就会生气发怒,造成矛盾升级。

为此,我在教学时有意增加学生互相身体接触的游戏,为他们“脱敏”。

比如大家手搭肩膀合作跑的“开小火车”、在垫子上双手抓住前方同学脚踝的“小鼹鼠爬行”、一排人靠在墙上互相挤的“榨油渣”、蒙眼睛触摸辨认的“盲人摸象”等,通过这些身体接触很频繁的游戏,逐渐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中正常的身体接触不那么斤斤计较。

也通过游戏规则和游戏比赛让学生知道,和大家一起开心地活动才有价值,无端生气发怒只会失去伙伴。

2.对于自卑型典型案例:小芳长得胖,运动能力弱,性格内向,在上前滚翻课的时候,她始终不敢尝试。

我私下问她为何不尝试练习时,她胆怯地说同学们说她是熊猫,她不敢做,怕做错了同学嘲笑她。

自卑性格或有自卑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很普遍,表现出不主动、羞怯、紧张等,对此我采用以下方式调节:第一种:让学生获得成功。

我单独辅导小芳,采用分腿前滚翻的方式,不断鼓励她、肯定她,告诉她每个人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不要因为胖而烦恼,要做个开心自信的胖丫头。

我让她敢于用后脑勺触地,利用重心的移动获得初速度,又用海绵块夹在下巴下,强化她低头。

经过几次练习,小芳基本掌握了分腿前滚翻成直腿坐的动作。

接着,我让全体学生集中观察,让小芳示范,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她完成了示范,我带头鼓掌,祝贺她获得初步的成功。

小芳逐渐自信起来,在同伴的帮助下学会了蹲撑的前滚翻。

第二种:分层教学。

像小芳这样有自卑情绪的学生还有一部分,为此,我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设定差异的学习目标,目的在于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最近发展区。

我要求能独立完成单个前滚翻动作的学生争取连续两个前滚翻,且要滚的直、站起稳;我让不太熟练的学生在反复练习后独立完成动作;要求不太会的学生能在同伴的保护帮助下完成动作;像小芳这样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完成分腿前滚翻。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变的,在教学中学生的情绪不可能是单一的,随着参与活动的变化,学生的情绪始终在变化,因此,对情绪的研究和调节始终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转变教育观念、学会关注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将是成功教师的第一步。

作者:倪云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第二篇:篮球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一、篮球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小学生处在长身体的时期,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然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用游戏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进而有助于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这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最佳方法,在进行体育游戏时,需要学生合理运用各种技术技巧方能完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而且还能通过游戏,熟练地掌握一些运动技能,然而对于篮球游戏,其是将游戏与传接球、运球、移动、对抗等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等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充分体现,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而且篮球运动是一项由跑、跳、投等基本动作组成进攻与防守的对抗,极具竞争性和趣味性,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爱,然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篮球游戏,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进行体育学习,教师在运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过程中,由于篮球游戏会以其特有的内容、情节、形式、规则及要求显现出来,所以其可以培养出学生们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遵守纪律、不畏艰苦、诚实自制和拼搏奋进等优良品质,我们教师在进行篮球游戏教学时也应注意要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的活动,让学生能熟练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为提高其运动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以达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选择篮球游戏的原则一是所选择的篮球游戏要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学习篮球技术与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所以教师需要首先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进行了解,再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篮球游戏,比如男生和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不同,喜好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进行篮球游侠的选择时,就、要尽量选择一些能照顾到女生而又不会让男生觉得无趣的游戏;二是所选择的游戏需要紧扣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

篮球教学课需要根据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游戏的选择,以达到预期效果,不同内容的游戏,教学目的不同,例如在学习运球技术时可开展“干扰运球”游戏;在学习原地传接球的技术时,可采用“比谁传得次数多”和“传球接力”等游戏,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篮球游戏形式。

三、篮球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1)干扰运球。

这种游戏形式就是把整个篮球场分成四部分,每一部分有两队学生,这两队学生首先围成一个圈,然后从每队出三到四人,给每人一个球,让他们在此场地内运球,运球的同时还要去击拍别人的球,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手里的球被别人拍掉了;或在拍球的时候由于排球失误球自己掉了,就要离开场地,由场外的学生再进行替补,继续游戏,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球兴趣,在游戏中可提高学生的运球、控球和护球的水平。

(2)比谁传的次数多。

这个游戏一般需要三个以上孩子进行,让孩子们围成闭合图形,之后按照标准的传球动作如单手击地传球、双手胸前传球、单手特侧传球等方式进行传接球;一孩子在传球之后开始跑向接球的孩子所在的方位,然后依次进行;一般可以两队同时进行,以规定的时间内传球次数多的获胜。

(3)篮球接龙。

这种游戏形式就是根据班级的学生数量多少,把学生分成两队或四队,排头学生双手握球,待听到发令后,将球从头上向后传球,完成动作后方可转身,以此类推.到达排尾后再由排尾变排头传回,在此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先转身后传球的情况,也不允许出现地滚球的情况,这个游戏旨在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4)传球接力。

这种游戏形式就是把学生分为4组,每组学生的人数根据班级实际人数情况进行确定,每一组学生都呈一条直线站立,并间隔一小段距离,然后由第一个人开始进行传球,一直传到本组最后一个人为止,算结束,最后哪组学生的传球时间最短,失误最好,哪组获胜,这个游戏能锻炼学生的原地传球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