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人教版必修二第五课

政治人教版必修二第五课

《政治生活》第五课
我国的国家机关
我国的国家机关的关系
一、人大
1、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2、组成:
(1)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中央国家机构示意图。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行使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部分职权。

(2)地方人大
地方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本区域内的重大问题。

3、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提示①:关于立法权。

立法——包括制定、修改、废除(法律、法规)。

并非所有人大都有立法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级(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不是批准)。

二、人大代表
1、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产生及任期:
略。

3、职权及职责:
(1)职权:提案权、表决权、审议权、质询权。

(2)职责:
课本P56最后一段。

特别提示:人大的职权和人大代表的职权
区别——内容不同。

联系——人大(整体)行使职权正是通过人大代表(个体)行使职权来实现的。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性质和地位:
我国的政体,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P60)。

拓展:国体和政体
2、产生的背景:Array略。

3、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1)民主集中制的含义: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2)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①人民—人大:
产生、罢免、少数服从多数。

②人大—一府两院:
产生、监督、决定与执行。

③中央—地方:
中央统一领导、同时合理分权。

4、含义和基本内容:
(1)含义:略。

(2)基本内容:略。

5、优越性:
略。

小结: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什么、为什么。

(1)是什么:
性质和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含义和内容。

(2)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国体决定整体;产生的背景;四大优越性。

本框重点、疑点、盲点
1、重点:
(1)人大(空2行)
①性质:国家权力机关
②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大代表(空5行)
①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③职责:1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2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3听取民众意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免书写)
①是什么:
性质:我国政体。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含义: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3由人大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
②为什么:
国体决定政体;
产生的背景:党的伟大创造和历史、人民的选择。

四大优越性:1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动员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疑点:
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
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

(×)
人大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
人大行使审议权、质询权。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制度。

(×)
3、盲点
①民族集中制的表现。

(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1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2由人大代表讨论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3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罢免不称职的代表。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体现了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1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一府两院贯彻执行。

(3)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体现了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②人民代表制度的优越性。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