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二O一一年五月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专业技术设计书审批单位:编写单位:审批意见:编写者:编写日期:年月日审批者:审核者:审批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目录概况1项目来源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来源于国家测绘局开展的数字城市建设推广工作。

项目由****市人民政府向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提出项目建设申请,经可行性研究后,由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向国家测绘局提出立项申请,国家测绘局于2010年6月以国测国发[2010]22号文件《关于将呼和浩特等6城市列入2010年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计划的批复》进行了立项审批。

项目将采用国家测绘局制定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技术大纲(试行)》,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建立统一、权威的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

2010年12月21日,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设计书通过组织的专家组评审,2011年3月28日,省国土资源厅以“湘国土资办函[2011]35号”文批复工程设计书。

工程设计书批复后,****市国土资源局立即启动项目的实际性建设,2011年5月12日,****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就项目数据集建设部分进行国内公开招标,湖南省中标并承担本项目工作及相关服务。

2项目工作内容根据项目招标文件及合同要求,本项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项目内容中“分辨率真彩色航空摄影”根据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要求统一进行航摄,航摄工作已于2010年12月完成。

在项目设计书的总体框架下,为规范作业,统一技术要求,保证测绘产品质量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根据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市的实际情况,编制本专业技术设计书。

本专业技术设计书从航空摄影测量、公共地理框架数据、专题数据库三个部分进行详细设计。

第一部分航空摄影测量3航测概述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信息化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数字****地理空间框架项目总体建设要求,于2010年10月~12月对市区及周边地区1400平方公里范围开展了真彩色航空摄影。

摄区位于****市县部分乡镇,航摄范围为东经,北纬。

本项目在市区及周边地区1400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1:2000 DLG、DEM、DOM生产。

3.1项目主要内容1、1:2000航摄像片控制点连测1400平方公里。

2、1:2000地物、地貌调绘(室内外综合判调法)500平方公里。

3、1:2000数字线划地形图(DLG)生产(航测成图)500平方公里。

4、1:2000航片数字高程模型(DEM)生产1400平方公里。

5、1:2000航片数字正射影像图(立体纠正DOM)生产1400平方公里。

6、1:2000数字线划地形图(DLG)建库500平方公里。

项目内容具体范围见“附件1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1:2000范围图”。

4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的资料情况4.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是一个开放宜居城市,是全国绿化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作为移民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具有“五湖四海、开放包容”的特点。

****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以“古、红、绿”为特色的旅游品牌。

4.2已有资料情况4.2.1控制点资料1、2004~2006年湖南省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布设的A、B、C级GPS点。

2、2004~2006年湖南省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布设的I、II、III 等水准点。

3、****市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布设的D级GPS点及II等水准点。

4、****市1:500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项目布设的E级GPS点及一、二级导线点成果。

以上各级控制成果可作为本次像片控制测量的基础控制成果。

4.2.2地形图资料湖南省测绘局测绘的1:10000地形图可作为设计用图。

4.2.3航摄资料航摄资料由上海航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摄影。

摄区名称为****,摄区代号为1001,摄影于2010年10月~2010年12月,采用POS辅助UCXp数码相机进行数码航空摄影,摄影焦距为,为东西向真彩色摄影,像幅约103.86mm×,地面分辨率优于20cm;数据格式为*.TIF。

像片航向重叠范围数码部分为70%~80% ,旁向重叠范围数码部分为35%~70%,像片最大旋偏角数码部分为15。

其航线像片结合图见航摄资料“****市航空摄影航线像片接合图”。

航摄资料已通过鉴定,成果合格,可供后续工序使用。

5引用文件1、GB/T 6962-200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2、GB/T 7930-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3、GB/T 7931-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4、GB/T 23236-2009《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5、GB/T 15967-2008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6、CHT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线划图》7、CHT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 数字高程模型》8、CHT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9、GB/T 17158-2008《摄影测量数字测图记录格式》10、GB/T 18315《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11、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12、GB/T 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13、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14、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5、CH/T1018-2009《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与数据认定》16、GB/T 19710-2005《地理信息元数据》17、GB/T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18、GB/T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19、本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中规定了的技术要求以设计书相应条款为准,设计书中没有规定的则以相应的标准为准。

6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6.1产品规格6.1.1投影、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任意带),中央子午线为113°08′。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6.1.2DLG基本等高距1:2000地形图(DLG)基本等高距为2米。

6.2分幅及编号采用标准分幅,图幅尺寸为50cm×50cm,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坐标公里数在前,Y坐标公里数在后,小数点前取2位,小数点后取1位,中间连以短线。

例如:图幅西南角的坐标为2838000、556000,则该图幅的图号为:。

6.3图名选取及图幅整饰6.3.1图名选取图名一般选用图幅内较大较突出的村名、地名、山名、单位名称或企业名称。

街名、道路名、河流名不能作为图名。

当图名选取有困难时,也可不注图名仅注图号。

6.3.2图幅整饰图幅整饰以图号填写接图表,测绘单位并排标注:****市国土资源局、****市测绘局;图幅右上角注“秘密”,地形图图幅左下角逐行标注:****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2米;GB/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2010年10月航摄,2011年10月航测成图。

6.4数据格式及命名地形图数据以AutoCAD 2004版的DWG格式存放,并符合南方CASS 2008相关要求,文件名保持与图幅号一致。

图形数据的存储以图幅为单位,一幅图设一个文件,地形图文件名以图幅号命名,如图号为-的1:2000地形图,文件名为。

6.5航测主要技术指标6.5.1精度要求1、像控点对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和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1的规定。

表1 像控点平面和高程中误差2、内业加密点和图上地物点对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于表2的规定。

表2 内业加密点和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3、内业加密点、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对附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3的规定。

表3 内业加密点、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高程中误差3、特殊困难地区(大面积的森林、阴影、沼泽等)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按表2相应地形类别放宽倍,高程中误差按表3相应地形类别放宽倍。

4、本技术设计取两倍中误差为最大误差。

7航测技术路线、作业方法和流程7.1成图基本方法首先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立体建模,生成DEM、DOM,采用航测数字化”内业定位、外业定性”的作业方法,先内业判读、采编地形要素,再将DLG套合正射影像激光出片,由外业现场检核和调查(包括补测航摄后至外业调绘期间新增的地物),再由内业修改和补充采集,最后根据技术要求编辑成图。

7.2作业流程图8航测控制测量8.1基础控制测量以下已有成果可作为基础控制成果使用:1、2004~2006年湖南省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布设的A、B、C级GPS点。

2、2004~2006年湖南省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布设的I、II、III 等水准点。

3、****市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布设的D级GPS点及II等水准点。

4、****市1:500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项目布设的E级GPS点及一、二级导线点成果。

8.2像片控制测量8.2.1像控点的布设8.2.1.1像控点选点条件1、选用的像控点点位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刺和立体量测。

当目标与其他像片条件发生矛盾时,应着重考虑目标条件。

2、布设的控制点宜能公用,一般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

3、像控点距离像片上各类标志应大于1mm,距像片边缘不得小于cm。

4、像控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位线的距离大于cm;当旁向重叠过大时,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分别布点;旁向重叠较小使相邻航线的点不能公用时,可分别布点,此时控制范围所裂开的垂直距离一般应小于1 cm,困难时不应大于2cm。

5、位于自由图边、待成图边以及其它方法成图的图边控制点,区域网四周控制点应布设在图廓线4mm以外。

6、航区或航摄分区接合处,像控点应布设在航线重叠接合处,邻区尽量公用。

不能满足公用要求时,应分别布点。

5、航线两端的控制点左右偏离不大于半条基线。

8.2.1.2像控点的布设原则1、像控点采用区域网法、单航线法和像主点落水标准点位落水布点方法进行布点,区域网法布点优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