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名词术语解释及机构名称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名词术语解释及机构名称

附件4:“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名词术语解释1.信息(Information):人类通过各种感知手段获取或收集到的关于(反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或事物存在形式、相互关系及其运动状态的消息资料(包括文字、数据和各种信号记录)中,能够用以降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面临的不确定度的内容,称为信息。

2.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信息社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智力资源,大多数人从事信息工作,其价值的增加主要靠知识,它是使人类智能和创造能力普遍开发的一种社会。

在信息社会生活中,现代化通信,计算机和终端设备的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3.工业经济(Industry Economy):工业经济是人类社会在经历了自然经济、农业经济之后进入的经济形态。

它的主要特征是资本积累,有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

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增长率和资本存量增长率,它们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属于传统增长方式。

在对分配方式的影响方面,资本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主要分配依据。

谁拥有资本,谁就掌握分配的主动权,凭借着资本的多少进行剩余劳动成果分配。

4.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主要因素的经济。

5、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使周围环境能持续不断地供给人类生存和繁衍。

可持续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要求人们讲伦理道德,不要为了眼前和自己的利益破坏人类共同的环境,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既要获得经济利益,又要注意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不能进行掠夺性经营。

6.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现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数字化光纤传输、智能化计算机处理和多媒体终端服务技术187装备等。

是地区、国家或国际规模的多用户、大容量和高速度的交互式综合信息系统。

7.地理信息(Geo-spacial Information):地理信息,又称地理空间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及运动状态的表现和知识,地理信息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各个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

基础地理信息系指反映地球表面的自然、人文、经济等具有基础性、普遍适用性强和使用频率高的信息。

主要包括:测量控制点、居民地、独立地物、管线垣栅、境界、交通、水系、地貌、地名、地表覆盖和地籍等信息。

8.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NSDI):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指对地理空间数据有效地采集、管理、访问、维护、分发利用所必需的政策、技术、标准,基础数据集和人力资源的总称。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含义是在国家层次上统筹规划和协调地理信息化工作,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生产和整合多种空间分辨率的地理空间数据,将纵横分布的众多空间数据库连接起来,形成一种类似于公路和铁路那样的基础设施,使全社会能充分地利用和共享地理空间数据。

就内涵而言,NSDI主要包括数字地理空间数据框架、地理空间数据交互网络体系、数据标准和空间数据协调管理机构四大组成部分。

9.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SII):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和政策法规,公益性、基础性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及其交换网络体系,还包含面向应用领域的空间信息处理和服务功能。

它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在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发挥作用。

10.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Digital China Geo-spatial Framework, DCGSF):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是其它地理数据的基础参考框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地理信息的公共平台,对于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进行整合和实现信息共享具有重要作用。

它主要包括五大体系: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体系,数据交换网络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11.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1998年1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188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演讲,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

戈尔指出:“数字地球”是一个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真实地球的三维表示,可以在其上添加与我们所处的星球有关的数据,实现在不同分辨率水平上对地球的三维浏览。

数字地球就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它是一个全局性的长远的战略概念,其核心在于:(I)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地处理地球问题;(II)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具体地说,就是在全球、国家和区域的层次上,长远地规划地球表层和浅表层数字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从系统论和一体化的角度来整合已有的或者正在发展的与数字地球相关的理论、技术、数据、应用和能力。

数字地球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

综合起来讲,“数字地球”是一个科学与技术的聚合体,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种新的方式,它涉及到对地观测、地球科学、计算技术、网络通讯等等多个领域。

12.数字中国(Digital China):“数字中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指对中国的一切自然资源与人文社会现象在空间位置上的统一的数字化表示。

具体来说,“数字中国”是指以高速宽带网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SII)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在统一的规范标准环境下,全面系统地揭示和反映中国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现象的信息系统体系。

13.数字区域(Digital Region):数字区域,是在不同尺度、不同范围对“数字地球”的诠释。

是指充分利用数字化及其相关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对区域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实现多分辨率、多维的存储、处理与可视化描述,并提供区域管理、服务与决策的信息支撑体系。

14.数字城市(Digital City):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数字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反映,是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

数字城市建设的任务就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信息资源(特别是空间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服务的信息平台、信息应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等。

其核心技术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以及宽带网络等技术,主体是数据、软件、硬件、模型和服务,本质是计算机信息系统。

18915.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其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网络上去完成,同时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向全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

其意义在于突破了传统的工业时代“一站式”政府办公模式,建立了适应网络时代的“一网式”、“一表式”新模式,开辟了推动社会信息化的新途径,创造了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新手段,实现管理服务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16.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 EC):“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出现于90年代初,是指以网络为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开展经济活动的方式。

电子商务的实质应该是一套完整的网络商务经营及管理信息系统,它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通过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

计算机互联网、金融电子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安全保障系统是电子商务的物理基础。

电子商务通过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实现。

分为企业间电子商务(BtoB)和企业对消费者(BtoC)的电子商务等。

17.信息共享(Information Sharing):信息共享是指信息的社会化应用,就是信息采集部门、信息用户和信息经销部门之间的一种规范化、稳定、合理的关系,以及共同使用信息及相关服务机制。

现代信息共享,以数字化形式为主,并已步入了模拟产品、数据产品和网络传输等多种方式并存的时代。

信息共享有三个基本要求:要正确地向用户提供信息;用户无歧义、无错误地接收并正确使用信息;要保障数据供需双方的权力不受侵害。

在这三个要求中,数据共享技术的作用是最基本的,它将在保障信息共享的安全性(包括语义正确性、版权保护及数据库安全等方面)和方便灵活地使用数据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8.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

它通常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标准与规范、数据输入子系统、数据库和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应用子系统等部分组成。

从技术的角度看,GIS包括硬软件条件、GIS数据、GIS基础设施(技术人员、资金支持)等。

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

19019.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是利用Web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

由于HTTP协议采用基于Client/Sever的请求/应答机制,具有较强的用户交互能力,可以传输并在浏览器上显示多媒体数据,而GIS中的信息主要是需要以图形、图象方式表现的空间数据,用户通过交互操作,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并能下载所需数据。

20.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COM是组件式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的英文缩写,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基于组建对象平台的、一组具有某种标准通信接口的、允许跨语言应用的、由软件构件组成的GIS。

它具有很强的可配置性、可扩展性、开放性,及使用更灵活性和二次开发更方便等特征。

COM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

各个GIS 控件之间,以及GIS 控件与其它非GIS 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