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主汽温控制SAMA图
第二节 主汽温控制系的DCS实现
二、控制方案的DCS实现 1、输入输出信号的连接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5个输入信号:主汽温度、喷水后温度、主蒸汽流量、送风量 和阀位反馈信号。 1个输出信号:(阀位指令)。 在INFI-90系统中,对所有的I/O信号都要分配I/O模件与端 子单元,端子单元与I/O模件相对应。该系统中涉及的I/O模件及其 端子单元如下表所示。 使用IMASI03作为热电偶输入模件,相应端子单元NTAI06, 用于输入主汽温度信号和喷水后温度信号; 使用IMFBS01作为电流信号输入模件,相应端子单NTAI05, 用于输入主蒸汽流量信号、送风量信号和阀位信号; 使用IMASO01作为模拟量输出模件,相应端子单元NTDI01, 用于输出阀位指令信号。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2)对一些单参数调节回路,采用智能变送器或 智能执行器,实现PID调节和被调参数的监控,通过现 场总线与上位机相连。 (3)对于辅助车间或系统的监控采用现场总线技术。 电厂辅助车间有水处理、除灰除渣、输煤和供水系统 (水泵房)及锅炉定期排污和吹灰系统等。这些系统 对象简单,多为单回路和顺序控制。 如广安电厂的水处理采用Profibus-DP,广东 韶关电厂的除灰除渣系统采用CC-Link现场总线,
由图可以看出,DCS的出现解决了DDC控制过于集中,系统 危险性也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伴随控制分散的过程,也使得 控制算法得到了简化。但控制系统的接线仍然复杂和繁琐,危 险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相对集中,尤其是现场控制单元的固有 结构限制了DCS的灵活性,无法实现根据控制任务的需要对控 制单元进行组态的功能。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出现,则从 根本上解决了控制系统接线的问题,采用双绞线即可将所有的 现场总线仪表单元连接在一起。它一方面大大地简化了接线, 减少了系统成本;另一方面还使控制系统的灵活组态得以实现。
二、DCS的基本构成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一节 DCS系统
三、主要DCS在我国火电机组的应用情况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一节 DCS系统
三、主要DCS在我国火电机组的应用情况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一节 DCS系统
第八章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DCS系统 主汽温控制系统的DCS实现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一节 DCS系统
一、DCS的基本概念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一节 DCS系统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四、FCS在电厂的应用情况 在电厂应用领域,从当前FCS的成熟程度和智能 现场设备的配套品种和价格看,短期内还难以取代 DCS,只能是在DCS基础上局部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组 成混合式系统或称为FDCS,应用领域如下: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DDC、DCS和FCS三种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DDC、DCS和FCS三种控制系统结构的比较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156)
(156)
喷水阀位指令
主汽流量
送风量

(15)
(12)
H//L
H
主汽温系统控制回路简化组态图
II:0-正常;1-禁止增; DI:0-正常;1-禁止减;
第二节 主汽温控制系统的DCS实现
二、控制方案的DCS实现 3、数据库组态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二、现场总线的特点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第二节 主汽温控制系统的DCS实现
I/O模件 IMASI03 端子单元 NTAI06 通道数 16 说明 通用信号输入模件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IMFBS01
NTAI05
15
4~20mA/1~5V输入模 件
IMASO01
NTDI01
14
4~20mA/1~5V输出模 件
H2
H2
H1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三、FCS几种典型结构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出连接到主调节器II和DI实现饱和时的积分限制实现的。
第二节 主汽温控制系统的DCS实现
喷水后温度 APID 主汽温度 SP PV TR TF FF II DI CO APID SP PV TR TF FF II DI CO M/A PV SP A TR TS SP O A (80)
三、主要DCS在我国火电机组的应用情况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一节 DCS系统
三、主要DCS在我国火电机组的应用情况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二节 主汽温控制系统的DCS实现
一、主汽温控制方案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1)对一些相对集中的模拟量参数采用远程智 能I/O。大型单元机组有大量温度测点,如锅炉管 壁温度、汽轮机金属温度、发电机静子温度、大型 电动机静子温度、转机的轴承温度等都相对集中且 点数相当多,其点数占模拟量的60~70%,粗略估 计约在500点以上。 采用DCS时,对重要的较独立的温度测点,是将 热电偶或热电阻直接接入DCS的I/O模件,而对相对 集中的温度群体多数采用远程智能终端。在智能终端 上,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统一信号至DCS现场 站或直接接入上位机网络,好处是减少了电缆数量和 长度。
凡是需要在操作员站OIS上显示操作的参数都必须在 数据库中进行定义,下表9所示为汽温控制的标签数据库 示例。 4、画面组态 INFI-90中,操作员站OIS上的所有显示操作画面均可 通过工程师站上的图形组态软件来制作。显示操作画面中主 要包括静态图形、动态参数及操作器等,通过图形组态软件 中相应的工具可以方便地予以实现。下图为针对本例所作的 一个简单的主汽温系统显示操作画面。
第二节 主汽温控制系统的DCS实现
减温器 过热蒸汽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 过热器
导前汽温
℃ T/h
A
%
减温水
主汽温系统显示操作画面
第三节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一、FCS的基本概念 FCS(FieldBus Contorl System)也是计算机控 制系统的一种类型(DAS、DDC、SCC、DCS、 FCS),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 FCS :“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 统的数字式、串行、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数据通讯 网络”。由现场总线与现场智能设备组成的控制系统称 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基本内容包括:以串行通讯方式取代传统的4- 20mA模拟信号,一条现场总线可为众多的可寻址现场 设备实现多点连接,支持底层现场智能设备与高层系统 利用公用传输介质交换信息。
第二节 主汽温控制系统的DCS实现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二节 主汽温控制系统的DCS实现
控制方案:串级控制。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二节 主汽温控制系统的DCS实现
其它考虑: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第二节 主汽温控制系统的DCS实现
Computer Controlled Systems
下图为主汽温控制系统的控制回路简化CAD组态图。 1、APID(即功能码FC156)为改进的PID控制算法,是一种 具有相当完善功能的数字PID算法,具有完善的跟踪、抗积分饱和、 高低限幅、前馈输入等功能; 2、M/A(即功能码FC80)为控制接口站,提供与数字量控制 站、操作员接口单元、管理命令系统和计算机接口单元等装置之间 的接口,它可以实现设定点控制以及手动/自动站转换。 上述主汽温控制采用了典型的串级控制方式,其中主调节器采用 PID控制,副调节器采用PI控制,有利于克服汽温对象的大惯性、 大滞后特性。由于导前汽温(喷水后温度)的滞后时间和惯性时间 常数与出口汽温(主汽温度)相比相对较小,副回路作为一个快速 回路,能尽快消除内扰(减温水流量)的影响,实现对出口汽温的 初调,同时也有利于消除外扰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