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A2教案
滕州荆泉风景区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园林形式,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明确、严格的定义。
但一般认为,湿地公园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
湿地公园的核心内容是强调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和展示,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
湿地公园也不同于湿地自然保护区,因为湿地公园强调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的保护功能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而湿地自然保护区强调的是单纯的保护。
一、区域位置及基本概况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区,南临枣庄市薛城区,西濒微山湖、与微山县相连,北靠齐鲁故地、和邹城接壤。
滕州市地处北温带,属淮河流域,季节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6℃, 年平均风速2.8米/秒,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荆泉水源地位于腾州市城郊乡后荆村东北,是滕州市重要的水资源基地,现为目前滕州城区居民生活唯一的饮用水水源。
本规划区位于滕州市东北部。
设计的区域面积3000余亩。
二、设计要求:
本设计要求以通过整治荆泉水源周围环境,保护水源、提升城市品位为出发点,要考虑滕州古老而悠久的文化,也要考虑到现代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
设计时要将湿地、植物、山石、泉水、建筑物各要素组合应用,力求把园林景观与自然湿地、泉湖水系等景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创造出具有荆泉湿地特色的风景区生态环境景观。
基本要求:设计要素要具备园林四大基本要素。
1、强调因循自然,建设生态公园
2、强调人文特色,建设文化公园
3、强调以人为本,建设人性公园
4、强调统筹兼顾,建设和谐公园
三、设计原则:
a 生态性原则:充分尊重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以免或减少未来发展所可能导致的生态破坏。
b 人本性原则:保证各设计区域以人为本,使每个人拥有自由享受生活的权利,同时在规划中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方便和愉悦。
c 参与性原则:保证在策划、建设、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性,真正实现规划区的生活本质。
d 多样性原则:集合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并适合在本地区进行的各项活动,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活动需求。
e 关联性原则:各功能分区、活动单元能够有机布局,场所与场所、活动与活动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f 景观性原则:塑造优美的景观。
g 连续性原则:确保使用的连续性,确保分期分批的建设过程不会中断既成功能与设施的使用,尽量减少建设对使用的影响。
h 地方性原则:设计应符合地方特色,反应文化特征。
i 操作性原则:规划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规划的理念与方向符合本地区的功能定位,并且能够为开发和管理所借鉴。
四、作业要求:
(一)设计方案说明书
(二)设计图纸
1.总平面图
2.鸟瞰效果图
3.功能分区图
4.道路交通分析图
5.立面竖向设计图
6.植物种植设计图
7. 入口大门、主要景点的局部(详细)设计图
五、图纸要求:
1、符合园林制图规范,手绘或者电脑制图。
2、除设计说明外,均采用A3图纸。
3、比例尺自定,要求全部内容在3-4张图纸内表达完整。
六、评分标准:
a 设计新颖,有创新
b 设计方案合理,图件完整
c 图纸符合规范,效果好
七、时间安排
第8周到第9周:设计基础理论学习、资料收集、草图构思等
第10周到第11周:修改草图、确定方案
第12周:交图
八、参考书目:
[1] 鲁敏,李英杰.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 胡长龙编.《园林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 鲁敏,李英杰.园林景观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
[4] 中国建筑学会等编.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郑强,卢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北京:气象出版社
九、设计区域(基地)
滕州荆泉风景区湿地公园(见图)
滕州荆泉风景区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评分标准
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00分):
一、评分原则
1.设计新颖,有创新
2.设计方案合理,图件完整
3.图纸符合规范,效果好
二、评分标准
1.设计方案构思说明书(40分)
2.设计图纸(60分)
(1)总平面设计(1:500-1:1000),占50%;
(2)功能分区,占15%;
(3)局部透视及鸟瞰图,占15%;
(4)道路交通分析,占5%;
(5)地形地貌利用与竖向设计(重要节点的标高设计),占5%;
(6)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占5%;
(7)入口大门、主要景点的局部(详细)设计图,占5%。